9787115313911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第2版)(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

9787115313911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第2版)(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柏钦 著
图书标签:
  • 综合布线
  • 通信工程
  • 网络工程
  • 布线设计
  • 布线施工
  • 信息技术
  • 通信技术
  • 工程技术
  • 行业标准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聚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13911
商品编码:2942282346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第2版)(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推荐教材)

定价:42.00元

作者:吴柏钦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11531391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1.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写法
2. 内容紧跟技术发展趋势
3. 可作为综合布线工作手册

内容提要


本书从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工程实用出发,严格按照国家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标准,结合了综合布线安装与施工白皮书的内容,以及GB50846—2012《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847—2012《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较为全面地涉及构建综合布线系统,选择综合布线产品,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环境,安装双绞线系统,安装光缆系统,管理综合布线工程项目,测试综合布线系统性能,验收综合布线系统等内容。并通过项目和任务分解,每项任务都有学习目标和任务导入。教材给予了较多的知识准备,可供实际教学灵活选择取舍,也可供学生课外自学参考。本书中每个项目都安排了项目教学的内容与步骤。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能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有较完整的概念,并能掌握通信网络工程施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或者通信布线系统维护工作奠定的基础。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综合布线课程教材,以及电子信息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综合布线工种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目 录

项目一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1
任务1.1 调查综合布线行业的现状 1
【学习目标】 1
一、任务导入 1
二、知识准备 2
三、任务分析 10
四、任务训练 11
任务1.2 绘制综合布线系统拓扑图 11
【学习目标】 11
一、任务导入 12
二、知识准备 12
三、任务分析 15
四、任务训练 16

项目二 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 17
任务2.1 设计水平(配线)子系统 17
【学习目标】 17
一、任务导入 18
二、知识准备 18
三、任务分析 44
四、任务训练 47
任务2.2 设计垂直干线子系统 48
【学习目标】 48
一、任务导入 48
二、知识准备 49
三、任务分析 56
四、任务训练 58
任务2.3 设计建筑群子系统 59
【学习目标】 59
一、任务导入 59
二、知识准备 62
三、任务分析 67
四、任务训练 70
任务2.4 实践综合布线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70
【学习目标】 71
一、任务导入 71
二、知识准备 72
三、任务分析 72
四、任务训练 86
任务2.5 设计住宅综合布线系统 91
【学习目标】 91
一、任务导入 91
二、知识准备 92
三、任务分析 98
四、任务训练 100
任务2.6 设计无源光网络ODN系统解决方案 101
【学习目标】 101
一、任务导入 102
二、知识准备 103
三、任务分析 111
四、任务训练 117

项目三 综合布线铜缆施工 120
任务3.1 安装综合布线标准机柜 120
【学习目标】 120
一、任务导入 121
二、知识准备 122
三、任务分析 133
四、任务训练 134
任务3.2 安装综合布线金属桥架、PVC管槽 135
【学习目标】 135
一、任务导入 135
二、知识准备 136
三、任务分析 145
四、任务训练 146
任务3.3 敷设综合布线电缆 147
【学习目标】 147
一、任务导入 147
二、知识准备 148
三、任务分析 161
四、任务训练 162
任务3.4 连接语音水平子系统硬件 163
【学习目标】 163
一、任务导入 164
二、知识准备 164
三、任务分析 172
四、任务训练 173
任务3.5 连接数据水平子系统硬件 173
【学习目标】 173
一、任务导入 173
二、知识准备 174
三、任务分析 182
四、任务训练 182
任务3.6 端接常用铜质信号电缆 187
【学习目标】 187
一、任务导入 187
二、知识准备 188
三、任务分析 207
四、任务训练 207

项目四 综合布线光缆施工 209
任务4.1 敷设光缆 209
【学习目标】 209
一、任务导入 210
二、知识准备 211
三、任务分析 225
四、任务训练 226
任务4.2 接续光缆 227
【学习目标】 227
一、任务导入 228
二、知识准备 230
三、任务分析 248
四、任务训练 248
【任务训练】 248
任务4.3 端接光缆 249
【学习目标】 249
一、任务导入 249
二、知识准备 251
三、任务分析 260
四、任务训练 262

项目五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与验收 264
任务5.1 测试综合布线电缆链路 264
【学习目标】 264
一、任务导入 264
二、知识准备 266
三、任务训练 282
任务5.2 测试光缆链路 283
【学习目标】 283
一、任务导入 284
二、知识准备 286
三、任务分析 292
四、任务训练 293
任务5.3 验收综合布线工程 293
【学习目标】 293
一、任务导入 294
二、知识准备 295
三、任务分析 305
四、任务训练 305

项目六 综合布线工程管理及招投标 306
任务6 制作投标文件 306
【学习目标】 306
一、任务导入 306
二、知识准备 307
三、任务分析 322
四、任务训练 323

参考文献 325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智慧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实践指南》 引言 在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已成为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基石。从智能家居到大型商业综合体,再到尖端的科技园区,高效、稳定、可扩展的综合布线系统(Integrated Cabling System)是支撑这一切运作的关键。它如同建筑的“神经网络”,连接着每一个终端设备,传递着海量的信息。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且极具实操性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指南。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当前及未来智慧建筑发展趋势下的综合布线需求,涵盖从基础概念的梳理,到前沿技术的应用,再到实际工程中的注意事项,力求为每一位从业者、学习者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发展趋势 本章将从根本上剖析综合布线系统的内涵。我们将详细阐述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构成要素(如工作区、水平布线、垂直布线、设备间、管理间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层级关系和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布线介质,包括铜缆(如超五类、六类、六A类、七类)和光纤(单模、多模)的特性、优缺点、适用场景及发展趋势。我们将分析它们的传输速率、带宽、衰减、串扰等关键性能指标,并提供选择建议。 同时,本章将着眼于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我们将详细解读 TIA/EIA、ISO/IEC 等国际和国内标准在综合布线领域的最新演进,特别是与智慧建筑、物联网(IoT)、5G 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兴应用相关的布线要求。我们将探讨超高带宽、低时延、高密度的布线解决方案如何支撑未来信息爆炸的需求。此外,我们还将讨论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在布线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新兴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智慧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与规范 本章将进入设计的核心环节。我们将系统地阐述一个优秀综合布线系统在设计阶段必须遵循的关键原则,包括: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如何设计一个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升级和业务需求变化的系统,确保在不进行大规模翻修的情况下增加或更改端口。 可靠性与稳定性: 如何通过合理的线缆选型、连接器选择、路径规划、保护措施等,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发生率,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高性能与高效率: 如何在满足现有应用需求的同时,为未来的高速数据传输奠定基础,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安全性与保密性: 如何通过物理隔离、访问控制、加密等手段,保护布线系统和传输数据的安全。 易管理性与可维护性: 如何通过清晰的标识、合理的结构化设计、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方便系统的日常管理、故障排查和维护。 我们将详细解读国内最新的综合布线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如《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12)等,并结合国际标准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将放在如何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弱电系统的整合,包括安防监控、楼宇自控(BAS)、智能照明、无线网络(Wi-Fi)、物联网传感器等,实现“万物互联”。 第三章:通信机房与弱电竖井的规划与设计 通信机房和弱电竖井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心脏”和“动脉”,其规划与设计至关重要。本章将深入探讨: 通信机房的选址、布局与环境要求: 包括房间面积、承重、隔断、地板、天花板、门禁、温湿度控制、防尘、防雷、消防等关键因素。我们将讨论不同规模的数据中心和机房的设计考量。 机柜、配线架、跳线管理的设计: 如何选择合适规格的机柜,进行合理的设备安装布局,以及如何通过高性能的配线架和跳线管理系统,实现高效、整洁的端口连接和管理。 弱电竖井的规划与线缆路由: 如何在建筑设计初期就预留充足的弱电竖井空间,并合理规划线缆的垂直走向,避免与其他强电、水、暖等管线交叉,确保线缆的保护和散热。 水平布线与垂直布线系统的连接: 详细介绍水平线缆如何从工作区延伸至弱电竖井,再通过垂直线缆汇聚到通信机房,以及其中的连接工艺和标准。 第四章:工作区布线与信息接入点的设计 工作区是用户直接接触和使用的区域,其布线设计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本章将详细讲解: 信息插座的选型与安装: 如何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RJ45、SC、LC等信息插座,并按照标准进行规范安装,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终端设备连接方案: 如何为电脑、电话、打印机、智能家居设备等终端设备提供便捷、规范的网络接入。 无线接入点的部署设计: 结合5G、Wi-Fi 6/6E等最新无线技术,讲解无线接入点(AP)的合理布局、供电方案(PoE/PoE+)以及与有线网络的连接设计,以实现无死角的无线覆盖。 办公环境、会议室、家庭等不同场景下的布线考量: 针对不同使用环境,提供定制化的布线解决方案,例如,会议室中的音视频与网络一体化接入,家庭中的智能影音和家居控制布线。 第五章:高性能铜缆与光纤布线的施工工艺 施工是综合布线系统实现的关键环节,本章将聚焦于实际操作中的技术要点和规范: 铜缆的选型、敷设与连接: 详细介绍超五类、六类、六A类、七类等铜缆的识别、敷设方式(槽道、桥架、管内等)、弯曲半径控制、防干扰措施、水晶头制作、模块压接等关键工艺。强调避免线缆损伤和性能衰减。 光纤的选型、敷设与熔接/连接: 深入讲解单模和多模光纤的种类(OM1-OM5)、适用场景,以及光纤的敷设要求(避免过大拉力、过小弯曲半径、挤压等),并详细介绍光纤熔接(热熔、冷接)和光纤连接器(SC、LC、FC、ST)的安装与测试工艺。 线缆的标识与文档管理: 强调标准化、清晰的线缆标识在日常管理和维护中的重要性,以及完整的布线系统文档(如拓扑图、竣工图、线缆列表)的建立和维护。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强调在进行高空作业、电力接触、封闭空间作业时必须遵守的安全规程,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六章: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与验收 一个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收才能确保其性能和质量。本章将涵盖: 测试仪器的选择与使用: 介绍各类综合布线测试仪器的功能与操作,包括铜缆测试仪(如FLUKE DSX系列)和光纤测试仪(如OTDR、光功率计、光源)的使用方法。 铜缆系统的测试项目与标准: 详细介绍线缆长度、串扰(NEXT, FEXT)、衰减、回波损耗等关键测试参数,以及如何根据ANSI/TIA-568、ISO/IEC 11801等标准进行测试和判定。 光纤系统的测试项目与标准: 讲解光纤的链路损耗、光回损、反射损耗等测试方法,以及如何通过OTDR(时域反射计)检测光纤中的断点、连接点损耗等。 验收流程与文档记录: 规范验收流程,包括现场测试、目视检查、功能性测试等,并指导如何准确记录测试结果,出具合格的验收报告。 第七章:综合布线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 即便设计再完善、施工再规范,系统也可能出现故障。本章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指导: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查: 针对网络连接中断、速度缓慢、信号不稳定等常见问题,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如线缆损坏、连接不良、设备故障、配置错误等),并提供系统的排查思路和方法。 诊断工具的使用: 介绍如ping、traceroute、网线测试仪、光纤损耗测试仪等常用诊断工具,并说明其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预防性维护策略: 强调定期巡检、清洁、记录系统变更等预防性维护措施的重要性,以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系统升级与改造: 在面对技术更新和业务扩展时,如何评估现有布线系统的能力,并规划合理的升级和改造方案。 第八章:新兴技术与未来展望 本章将放眼未来,探讨综合布线系统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浪潮中的角色和演变: 物联网(IoT)与智能家居布线: 探讨如何通过灵活、低成本的布线方案,支撑海量智能设备的接入和数据传输,实现真正的智能生活。 数据中心布线解决方案: 针对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需求,深入研究10Gbps、40Gbps、100Gbps乃至更高的网络速度在数据中心布线中的应用,包括高密度连接、光模块技术、AOC/DAC的应用。 5G网络与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DAS): 分析5G时代对室内覆盖提出的新挑战,以及综合布线系统如何支持室内分布式天线系统(DAS)的部署,提供高速、低延迟的移动通信服务。 结构化布线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融合: 探讨布线系统如何与SDN等新兴网络架构相结合,实现更智能、更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布线: 关注布线材料的环保性、线缆敷设的节能性以及系统的能源效率,推动综合布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智慧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实践指南》以其系统性、前瞻性和实操性,旨在成为广大读者在综合布线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我们深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实践,读者将能够构建出更加高效、可靠、智能化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为智慧建筑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对技术充满好奇心的爱好者,尤其对那些构建现代数字世界“幕后英雄”的底层技术感到着迷。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综合布线”这个听起来有些枯燥的技术领域,变得生动有趣。从最基础的线缆知识开始,到各种连接器、模块的原理,再到整个布线系统的设计流程,作者都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进行了解释,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布线前的准备工作”的详细描述,包括如何进行现场勘测,如何绘制施工图纸,如何编制施工计划等,这些都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在施工环节,书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还配有大量的图片和图表,让我能够像跟着老师傅学习一样,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它还提醒了许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线缆的标识、线缆的余量、线缆的保护等,这些细节的积累,最终构成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了无线网络覆盖与有线布线如何协同工作,以及智能家居布线的一些新理念,让我看到了综合布线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无限可能。这本书让我对网络基础设施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更深入地探索相关技术的兴趣。

评分

作为一名初涉弱电工程领域的新人,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指导我完成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的参考书,而这本《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第2版)》无疑是我遇到的最出色的教材之一。它并没有直接给出“套路”,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综合布线的核心原理和关键要素。书中对不同场景下(如写字楼、住宅、医院、学校等)的布线要求和规范进行了深入分析,让我明白设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灵活调整。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用户需求分析”的章节,强调了在动手设计之前,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是多么重要,这包括了信息点数量、带宽要求、未来扩展性等方方面面。在施工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施工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的施工技术,比如线缆的敷设方式(桥架、槽道、穿管等)、端接、测试等。它还提供了不少实用的施工技巧和注意事项,例如如何避免线缆受损、如何进行有效的接地、如何确保施工安全等,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本书的图文并茂,大量的流程图、拓扑图、实景照片,让我能够轻松理解抽象的概念,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时刻在我身边指导。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深入了解综合布线领域的宝藏,尤其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技术时代。我一直对网络建设和基础设施搭建充满好奇,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求。从最初的概念介绍,到各种线缆类型(如超五类、六类、六A类、七类、光纤等)的特性、选型原则,再到连接器的选择和压接技术,这本书都讲解得非常细致。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而是大量引用了实际工程中的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设计方案是如何落地执行的。例如,关于水平布线、垂直干线、设备间、信息接入点等不同区域的布线策略,书中有详细的图示和说明,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系统的逻辑结构。我尤其喜欢它关于线缆管理的部分,比如如何进行合理的线缆捆扎、标记,以及在机房内如何规划走线,这对于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后期的维护至关重要。书中还提到了不少关于抗干扰、防静电等方面的设计要点,这些细节往往是新手容易忽略的,但对于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却至关重要。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通俗易懂,但又不失专业深度,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综合布线世界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网络建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扎实的准备。

评分

我是一名网络工程师,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接触到项目的网络架构设计和实施,而综合布线作为整个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它详细讲解了多种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和规范,如TIA/EIA系列标准,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理解布线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书中关于系统设计的部分,涉及到了非常多的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比如信道性能、永久链路、插入损耗、回波损耗等,并对其进行了清晰的解释和计算方法介绍,这对于我进行精确的系统设计和性能评估非常有帮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光纤布线的部分进行了重点阐述,包括不同类型光纤(单模、多模)的特性、光纤连接器、光纤熔接和光纤测试等,这在高速率、大带宽的网络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维护,如标签管理、文档记录、故障诊断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运营效率有很大帮助。这本书为我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应对复杂的布线挑战,并为构建更稳定、更高效的网络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太扎实了,从一开始的基础理论到后面的高级应用,简直是把综合布线这个领域剖析得淋漓尽致。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各种布线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等)的优缺点分析,以及不同拓扑结构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这让我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理、最高效的布线方案。在具体的施工方面,书中不仅给出了操作步骤,还强调了每一个步骤背后的原理,比如为什么需要进行线缆的衰减测试,为什么需要控制线缆的弯曲半径,为什么需要进行接地处理等等。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加深了我对技术的理解。书中还提到了关于防火、防潮、防鼠等方面的设计要求,这些细节的考虑,体现了作者在实际工程中的丰富经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布线系统验收”的章节,它详细列出了验收的标准和测试方法,让我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布线系统是否合格,这对于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内容全面、逻辑清晰、讲解深入,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综合布线领域专业书籍,它让我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到能够熟练掌握设计和施工的各项要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