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大話 5G The Myth of 5G |
| 作者 | 小火車著 |
| 定價 | 48.00元 |
| 齣版社 | 電子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21281327 |
| 齣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4G已經商用多年,5G正方興未艾。業界對5G係統的研究,已形成廣泛共識:未來5G將支持海量的數據連接,靈活適配多種空口技術,支持20Gbps的超高速率。盡管5G的場景和需求已基本明確,但是候選關鍵技術仍在不斷發展,5G技術已處於標準化的關鍵階段。 本書作為5G的早期圖書,首先從5G的需求和場景齣發,重點介紹瞭5G的業務場景和技術指標;其次闡述瞭全球5G的*研發進展,讓讀者能夠對5G的研究形成全貌的認識;再次從無綫物理層、接入網架構和核心網架構等方麵重點闡述瞭候選的5G空口關鍵技術和網絡關鍵技術。 本書立足於通信從業人員,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論述深奧的5G通信原理,適閤通信設備製造商、手機製造商、網絡運營商、科研人員、高校教師、大學生、研究生等人員閱讀與參考。 |
| 作者簡介 | |
| 小火車,生於20世紀80年代,碩士畢業後在通信行業摸爬打滾近十年,做過産品開發、標準、行業分析。從有綫做到無綫,從通信做到互聯網,跑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遊曆世界名勝之地。在通信的路上摺騰不已,並長期關注通信技術的演進,同時在5G技術研究領域也積極參與,所悟、所感、所聞盡化為全書十多萬字,既為瞭紀念,也為瞭迎接新的通信十年。 |
| 目錄 | |||||||
| 目 錄 章 移動通信係統的發展和挑戰 / 1 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 / 1 4G麵臨的挑戰 / 3 運營商麵臨的挑戰 / 3 用戶需求的挑戰 / 4 技術麵臨的挑戰 / 5 4G增強技術的演進 / 7 LTE 演進路綫 / 7 4絡架構演進 / 8 未來移動通信的需求和挑戰 / 9 未來移動通信的需求 / 10 未來移動通信的挑戰 / 11 第2章 5G的需求和場景 / 15 什麼是5G / 15 5G的需求 / 17 5G的業務需求 / 17 5G的技術需求 / 21 5G麵臨的挑戰 / 23 技術不成熟 / 23 頻譜短缺 / 24 技術融閤的障礙 / 25 能耗的挑戰 / 25 終端設備的挑戰 / 25 業務適配的挑戰 / 25 5G的場景和應用 / 26 第3章 全球5G研發進展 / 31 全球各國及組織 / 33 歐盟 / 33 中國 / 35 日本 / 42 韓國 / 44 美國 / 45 標準組織 / 46 ITU / 46 3GPP / 48 NGMN / 49 設備商 / 52 華為 / 52 三星 / 58 諾基亞 / 64 愛立信 / 66 中興 / 72 第4章 5G空口關鍵技術 / 78 新型多址 / 81 NOMA / 83 MUSA / 83 SCMA / 88 PDMA / 94 新波形 / 95 基於濾波器組的多載波技術(FBMC) / 96 F-OFDM / 99 UF-OFDM / 101 新型調製編碼 / 103 調製技術 / 104 Polar碼 / 107 Massive MIMO / 111 MIMO原理 / 112 Massive MIMO概要 / 112 Massive MIMO的優勢和挑戰 / 114 Massive MIMO應用場景 / 115 Massive MIMO總結 / 117 新頻段 / 117 毫米波通信 / 118 可見光通信 / 121 頻譜共享 / 128 第5章 5G網絡關鍵技術 / 134 扁平化 / 136 C-RAN / 137 什麼是C-RAN / 137 C-RAN的原理 / 139 C-RAN的關鍵技術 / 140 C-RAN的挑戰 / 142 C-RAN Based 5G架構 / 143 SDN-RAN/NFV / 151 什麼是SDN / 153 SDN的核心技術 / 155 軟件定義無綫接入網絡 / 156 軟件定義核心網 / 160 什麼是NFV / 162 SDN/NFV如何影響5G架構 / 166 網絡能力開放 / 168 SDN和C-RAN的融閤 / 169 Ultra-Dense Network / 170 什麼是超密網絡 / 171 超密網絡關鍵技術 / 172 CDN / 175 什麼是CDN / 175 CDN的原理 / 175 CDN在5G的應用 / 176 SDN和CDN的結閤 / 178 D2D / 179 為什麼需要D2D / 179 什麼是D2D / 180 D2D的優勢和挑戰 / 181 第6章 不能被遺忘的角落 / 183 5G語音如何設計 / 183 雙待機終端解決方案 / 183 語音迴落解決方案 / 183 VoLTE解決方案 / 184 信令風暴如何解決 / 184 信令風暴産生的根源 / 184 信令風暴解決方案 / 185 5G的安全怎麼辦 / 186 5G安全非常嚴峻 / 186 5G安全解決方案 / 187 5G終端如何發展 / 188 5G終端應用場景 / 188 5G終端技術挑戰 / 190 | |||||||
| 編輯推薦 | |
| 2016年的巴展再一次讓5G成為全球通信界的熱門,5G真的來瞭,並將在不久的將來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正如我們無法預料3G、4G帶來移動互聯網的繁榮,從而讓人類邁進令人嘆為觀止的時代一樣,我們相信5G必將開啓一個新的紀元。 《大話5G》的齣版正當時,作為早期的5G圖書,它介紹瞭外5G的發展現狀,涵蓋瞭5G的需求與場景,並重點闡述瞭當前熱門的5G空口候選技術,5絡候選技術。本書作為5G的啓濛讀物,相信會讓廣大讀者從中獲益。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深邃的藍色調,配上簡潔有力的字體,立刻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其實對技術類的書籍一直抱持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那些復雜的術語和枯燥的圖錶會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的整體感覺卻散發著一種探索和揭秘的魅力,仿佛在邀請你進入一個充滿未解之謎的殿堂。我是在一個技術論壇上偶然看到有人推薦的,說它把原本高不可攀的“5G”概念闡述得非常接地氣,不是那種照本宣科的教科書式描述,而是充滿瞭故事性和思辨性。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從封麵就能窺見一斑,讓我對它內在的講述方式充滿瞭期待。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一個非常懂得如何與讀者溝通的專傢,能夠把宏大的技術敘事轉化為引人入勝的個人體驗,而不是冷冰冰的數據堆砌。光是這個包裝,就已經成功地將我這樣一個技術“小白”拉進瞭這個世界,很期待它能否真的做到“大話”而非“空談”。
評分我發現很多技術書籍的作者,往往是技術領域的一流專傢,但在錶達上卻常常陷入“知識的詛咒”——他們太瞭解細節,反而無法用普通人理解的方式進行有效溝通。因此,我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會特彆留意作者的“翻譯”能力。小火車這個筆名,聽起來就帶有一絲親切感和輕快感,這讓我對這本書的文風抱有極高的期望。我希望它讀起來是流暢的、充滿節奏感的,而不是那種需要反復查閱詞典和技術手冊纔能勉強跟上的晦澀文本。我更喜歡那種帶有強烈個人印記的敘事風格,就像和一位學識淵博的朋友在咖啡館裏聊天,他能夠將復雜的理論包裝成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如果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它就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普及讀物,更是一部可以輕鬆享受的知識性文學作品,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吸收瞭大量前沿信息。
評分最近讀瞭一些關於未來科技趨勢的書籍,很多都沉溺於描繪一個烏托邦式的未來,各種炫酷的場景堆砌在一起,讀完後感覺信息量很大,但好像什麼也沒留下,就像吃瞭一頓華麗的自助餐,美味卻不填飽肚子。我尤其關注那些對現有技術進行深刻反思的作品,畢竟技術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光鮮亮麗的背後往往隱藏著許多被忽略的挑戰和誤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更審慎的視角,不是盲目地歌頌,也不是無端的唱衰,而是提供一種成熟的、多維度的解讀。例如,它會不會深入探討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效益、頻譜資源的分配公平性,或者是在不同國傢和文化背景下,5G推廣所遇到的阻力?一個真正有價值的評論,必然是立足於現實的泥土,而不是懸浮在雲端的幻想。我期待的,是那種能讓人在閤上書本後,對我們習以為常的移動通信技術産生全新認知的深度剖析,一種能夠挑戰既有觀念的智力冒險。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信息社會結構變遷的人來說,我一直認為任何一項革命性的通信技術,其影響遠超齣瞭技術本身。它會重塑商業模式、改變工作形態,甚至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社交習慣和思維方式。這本書的書名中那個“大話”二字,在我看來,具有雙重含義:一方麵是廣博的論述,另一方麵或許是對那些被過度渲染的“神話”進行拆解。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技術與社會、技術與經濟之間的復雜耦閤關係的。這本書會不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社會觀察傢,敏銳地捕捉到5G技術在商業落地過程中齣現的各種“水土不服”的現象?比如,那些聲稱能通過5G實現遠程手術的宏偉藍圖,在實際操作層麵究竟卡在瞭哪裏?我更看重的是那些“人”的故事,那些在技術浪潮中受惠或受挫的個體案例,因為歸根結底,技術是為人服務的。如果它能把冰冷的代碼和基站,轉化為有血有肉的社會議題,那這本書的價值就無可估量瞭。
評分購買任何一本新書前,我都會做一番“市場定位”的考量:它主要麵嚮的是開發者、投資者,還是像我這樣的普通科技愛好者?從書名和初步的瞭解來看,這本書似乎定位在瞭“破除迷思”和“全麵認知”的交叉點上。我特彆在意那些關於“5G神話”的探討部分,因為在宣傳層麵,5G常常被描繪成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鑰匙”,從自動駕駛到工業互聯網,無所不能。然而,現實往往是骨感的,技術的成熟需要時間,而且不同的應用場景對網絡的要求是韆差萬彆的。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對這些“誇大其詞”的宣傳進行嚴謹而又不失幽默的批判性審視。它應該像一麵鏡子,清晰地映照齣當前5G技術所處的真實發展階段,哪些是觸手可及的現實,哪些還隻是遙遠的願景。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個理性、不被營銷口號帶偏的5G認知框架,那麼它無疑就是一本物超所值的優秀讀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