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際科學技術奬概況
定價:168.00元
作者:張先恩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0302531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203kg
編輯推薦
本書收集7369項國際科學技術奬,這些奬項跨越瞭1 8世紀至今的曆史長河.如同一部現代科學技術史詩般展現在我們麵前。打開它,國際科學技術重要事件的代錶人物曆曆在目.每一個獲奬者都用自己的發現與發明為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史添加瞭一筆筆濃墨重彩。
在中國科技工作日益國際化的進程中,中國的科研成果也需要納入國際科學技術奬的評選過程。本書為中國科學傢瞭解國際科學技術奬的概況以及奬項的評選程序提供瞭豐富的信息。隨著我國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中國的科學技術會迎來碩果殷實的黃金時節。到那時,國際科學技術奬的獲奬者中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傢。
內容提要
本書係統、全麵地介紹瞭369個國際科學技術奬,其中包括諾貝爾奬等奬項,同時也包括國際重要組織設立的同際科學技術奬,如英國皂傢學會係列國際科技奬、美罔科學促進會係列國際科學技術奬等。編者在大量搜集和考證有關同際科技奬勵手資料和數據的基礎上,詳細介紹瞭每一個奬項的奬項名稱及起源、主辦單位概況、奬金來源及額度、評奬程序、曆年獲奬人名單及同傢分布等情況,以期把國際科學技術奬的新觀念、新做法、新動嚮和新趨勢介紹給同內。
本書適閤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和科研管理人員參閱,也可供有關科技政策的決策部門和管理者參考。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特彆欣賞本書在對不同領域科學技術奬項的介紹中所展現齣的均衡性。無論是基礎科學的突破,還是應用技術的革新,抑或是生命科學的探索,書中都給予瞭同等的重視。這讓我能夠跳齣自己熟悉的領域,去瞭解和欣賞其他學科的魅力與成就。例如,在介紹數學領域的最高奬項——菲爾茲奬時,書中不僅解釋瞭其奬項的特殊性(隻頒發給40歲以下的數學傢),還深入淺齣地講解瞭獲奬者們所解決的數學難題,即使我不是數學專業人士,也能從中感受到數學的抽象之美與邏輯的力量。同樣,在談論生物醫學領域的奬項時,書中對疾病治療、基因工程等方麵的最新進展的描述,讓我對人類對抗疾病、延長壽命的努力有瞭更深的認識。這種跨學科的視角,有助於拓寬讀者的科學視野,培養跨領域的綜閤思維能力。
評分這部書名是《9787030253132 國際科學技術奬概況》,由科學齣版社齣版,作者是張先恩。 翻開這本書,一股濃厚的學術氣息撲麵而來。序言部分深入淺齣地闡述瞭設立國際科學技術奬項的深遠意義,以及它們在推動全球科技進步、促進國際交流與閤作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作者用精煉的語言勾勒齣這些奬項的曆史脈絡,從早期萌芽到如今百花齊放,梳理瞭它們各自的評審機製、評奬標準以及所奬勵的傑齣成就。讀完序言,我對這些奬項的宏觀圖景有瞭初步的認識,也對即將展開的詳盡介紹充滿瞭期待。接著,書中逐一介紹瞭包括諾貝爾奬、菲爾茲奬、拉斯剋奬、沃爾夫奬等在內的多個重量級國際科學技術奬項。每個奬項的介紹都十分詳盡,不僅涵蓋瞭奬項的起源、發展曆程、奬項設置的學科領域,更著重於列舉瞭曆年來獲奬者的代錶性成就,以及這些成就如何改變瞭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例如,在介紹諾貝爾物理學奬時,書中不僅提及瞭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還詳細闡述瞭其對量子力學發展的 foundational 影響,以及後續科學傢如何在此基礎上取得突破。這種基於具體成就的梳理,使得抽象的奬項變得生動而具象,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科學研究的價值與力量。
評分在閱讀《9787030253132 國際科學技術奬概況》的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本書在材料的選取和呈現方式上都極具匠心。作者在介紹每個奬項時,都力求做到資料的權威性和全麵性,引用的數據和事實都經過瞭嚴謹的考證。同時,書中也穿插瞭許多珍貴的曆史圖片和科學傢的肖像,這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和視覺衝擊力。例如,在介紹早期物理學奬項時,書中配有多幅具有曆史意義的實驗裝置圖,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充滿探索與發現的時代。作者在敘述風格上也力求多樣化,既有嚴謹的學術論述,也有引人入勝的敘事,使得即便是相對枯燥的科學知識,也變得容易理解和接受。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一些雖然未獲得主流科學奬項,但同樣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研究成果,也給予瞭適當的關注和評價,體現瞭作者廣闊的學術視野和包容的科學態度。這種對科學的全麵評價,避免瞭“唯奬項論”的狹隘,更具啓示意義。
評分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它不僅羅列瞭奬項和獲奬者,更深入地探討瞭這些奬項所代錶的科學精神和價值追求。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對科學探索的熱忱,以及對那些勇於挑戰未知、甘於奉獻的科學傢們的崇敬之情。在介紹不同奬項時,書中不乏對科學研究範式轉變的洞察,例如從早期以科學傢個人成就為主導,到如今越來越強調跨學科閤作、解決全球性挑戰的趨勢。這種對科學發展趨勢的把握,讓本書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奬項介紹,更是一部關於科學發展史的縮影。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那些偉大的科學發現和創新深深打動,也從科學傢們的執著與堅韌中汲取前進的動力。書中對各個奬項評審過程中所遵循的嚴謹、公正原則的闡述,也讓我對科學界的學術誠信和道德操守有瞭更深的理解。此外,作者在分析某些奬項的設立背景時,也巧妙地融入瞭當時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狀況,使得讀者能夠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理解科學的進步與時代發展之間的緊密聯係。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科學的進步並非偶然,而是無數科學傢們數十年如一日,甚至窮盡一生努力的結晶。本書以其豐富的史料、深刻的分析和生動的筆觸,為我揭示瞭國際科學技術奬項背後所蘊含的巨大能量。張先恩教授在書中不僅梳理瞭奬項的曆史,更傳遞瞭一種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科學研究的“慢”與“難”的描述,它讓我們看到,那些改變世界的科學發現,往往需要經過漫長的孕育和艱辛的探索,這對於我們這些習慣瞭快速迭代的現代社會成員來說,是一種重要的提醒。本書不僅是一部瞭解國際科學技術奬項的工具書,更是一部激發科學興趣、培養科學素養的優秀讀物。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科學發展感興趣的讀者,相信你們也會從中獲益匪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