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是真的吗?消灭流言的超级利器
定价:36.00元
作者:艾希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388832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正视流言,揭露真相,消灭无知! ★稀奇古怪,很有趣的知识大集合,让你博学,有趣,受人欢迎的知识宝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颠覆你的世界观、科学观、认知观!★滚蛋吧,流言君,让科学风刮得更猛烈些吧!
内容提要
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是专家,所以对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总是会人云亦云。很多人道听途说,听信民间传言,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但是发现真相另有说法。总之,真真假假的传言,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让人们日渐困惑与不安。如果仅仅是一些无关轻重的流言,即便以假作真,也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可是,如果在一些重要问题(如健康问题)上不分真假,那很可能会吃大亏、倒大霉
目录
PART 01
满冰箱比空冰箱费电?——生活怎么就那么难懂
满冰箱比空冰箱费电?002
一天之“记”在于晨?004
白色的汽车安全?005
雷雨天洗澡会被“劈”?007
穿黑丝袜会显得纤瘦?008
乱摆乱放是一件坏事?010
狗尿会导致车胎爆胎?011
冷水灭火效果比热水好?013
“跳水”能够躲开子弹?014
人跳下飞机后会一直加速?016
世界上真有“”?018
泡沫多清洁力就强?019
干洗真是干着洗吗?021
吞灯泡,进得去出不来?022
看电视会让孩子变笨?024
朋友圈可以想有多大就多大?025
PART 02
银行卡能被手机“消磁”?——不小心就被手机吓到了
银行卡能被手机“消磁”?028
在加油站打手机会引起爆炸?029
SIM卡可被复制并?031
锂电池要用光电再充?033
大声打手机更耗电吗?034
雷雨天打手机易被雷击?036
手机真的需要贴膜吗?038
线路繁忙时短信更好用?040
手机一格电,辐射大无边?041
PART 03
水果也有“公母”之分?——有关饮食的那些传言
水果也有“公母”之分?044
吃木瓜可以丰胸?046
食品添加剂都是“祸害”?047
“清肺食物”真能清肺吗?050
面粉也能发生爆炸?051
蜂蜜柚子茶里有柚子?053
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054
吃韭菜可以壮阳?056
骨头汤可以补钙?058
酒越陈越好、越陈越香?060
“千沸水”真的有毒吗?062
口服胶原蛋白能美容?064
香蕉能够引发腹泻?066
PART 04
着凉会引发感冒?——健康里的流言蜚语
着凉会引发感冒?070
真有所谓的“酸碱体质”?072
用冷水吃胶囊不行?074
受伤之后要忌食“发物”?075
伤口发痒是因为发炎?077
“啤酒肚”是喝啤酒造成的?079
酒量能够“锻炼”出来?081
咬铅笔笔芯会铅中毒?083
眼镜度数会越戴越大?085
妈手也可以治病?087
寒冷会导致关节炎?088
发热了就要吃退热药?090
老年人需要的睡眠少?092
“宫颈糜烂”是一种病?094
“皮蛇”绕一圈就会死吗?095
心率慢的人活得长?097
浓茶、咖啡能够解酒?099
电视剧里的急救措施对吗?100
......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信息传播和认知心理学略有涉猎的读者,我对这本书的出现感到非常兴奋。现代社会,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机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茧房”和“回声室效应”等现象屡见不鲜,加之算法的推荐机制,人们更容易被推送符合自己既有观点的信息,而忽略甚至排斥相反的证据。这使得辨别信息真伪变得更加困难。而“流言”作为一种典型的非正式信息传播形式,其背后往往涉及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从更深层次探讨流言产生的机制,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what”和“how”,更能触及“why”。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基于科学研究的洞察,例如人们为什么容易相信流言,流言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形,以及个体和群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够提供一套严谨而实用的方法论,帮助读者识别流言的逻辑陷阱、情感诱饵,并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批判性思维体系,从而在面对海量信息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轻易误导,最终成为一个更具辨别能力的信息消费者。
评分我最近在书店里闲逛,无意间翻到了这本书。第一眼吸引我的,是它那种直观而富有力量的书名,仿佛在跟我说话一样,戳中了许多人在信息时代常常会有的疑虑。在这个信息传播速度快得惊人的年代,谣言和虚假信息似乎无处不在,它们就像看不见的病毒,侵蚀着我们的判断力和信任感。很多时候,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往往带着强烈的情绪色彩,或是耸人听闻的论调,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卷入其中,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或愤怒。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擦亮眼睛,辨别真伪?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样的渴望。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构建理论框架,如何给出具体的实践指导,让我们普通人也能拥有“火眼金睛”,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是能够深入探究,触及信息的本质。它让我看到了摆脱信息困扰,掌握主动权的希望。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书名,我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被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其中不乏一些带有误导性甚至欺骗性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信息,结果却发现很多都是无用的,甚至是错误的。这种无效的投入,极大地消耗了我们的耐心和信任。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回应了我内心深处的需求——如何更有效地筛选信息,如何识别那些“噪音”,找到真正有价值、有依据的内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过滤”机制,让我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辨别信息的真伪,避免被虚假信息所困扰。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帮助我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判断体系,让我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世界时,能够更加从容和自信。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珍贵的指南,指引我穿越信息的迷雾,抵达认知的彼岸。
评分这是一本能让你摆脱信息焦虑的绝佳读物!作为一名长期在网络上冲浪的读者,我常常感到信息爆炸带来的疲惫和困惑。各种新闻、观点、小道消息层出不穷,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这本书的名字就直击痛点,让我眼前一亮。“是真的吗?”这句日常生活中随口而出的疑问,却常常在我们试图建立对世界的认知时,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而“消灭流言的超级利器”这个副标题,更是点燃了我内心的希望,让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究竟有什么样的“秘密武器”,能够帮助我在这信息洪流中,寻找到清晰的真相,摆脱那些无端的猜测和不实的传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教会我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如何理性分析,如何不被情绪左右,从而真正成为一个独立思考、信息明辨的现代人。这本书的出现,恰逢其时,我相信它将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认知大门,让我在信息的世界里,不再迷茫,而是游刃有余。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个很容易因为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而情绪波动的人,也因此常常在事后感到后悔,觉得自己被带偏了。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信息看起来煞有介事,但细究之下却经不起推敲,可是当时却很容易信以为真。这种体验太糟糕了!我一直渴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让我不至于如此轻易地被信息牵着鼻子走,能够冷静下来,独立思考。所以,“消灭流言的超级利器”这个说法,瞬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接地气、易于操作的技巧,让我能够快速地判断一条信息的可信度,识别其中的破绽。我不需要高深的理论,我需要的是能立刻用起来的“武器”,来守护我的认知边界,不再因为错误的信源而烦恼。它让我看到了摆脱信息焦虑、获得内心平静的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