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等待綻放:一位高考母親的陪考筆記(修訂版)
定價:32.00元
作者:丁立梅
齣版社:金城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1551366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具有以下特色:(1)針對性:處於高考階段,在如何對待孩子的問題上,怎樣處理他們的那些煩憂,本書提供瞭有針對性的和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和意見。(2)指導性:書中全是作者備戰高考的親身經曆事件,因此對許多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和學生傢長都具有藉鑒意義。(3)實用性:本書既可以當做傢教書指導高三孩子如何備戰高考,也可以當做隨筆散文來讀,撫慰心靈。
內容提要
本書記錄瞭一位母親陪兒子備戰高考200多天的心路曆程,記述的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孩子,在基礎相當薄弱的情況下,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奮勇直追,實現高考*後一個月的完美衝刺,*後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上理想大學的故事。本書展現瞭高考給考生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同時也提齣瞭如何緩解壓力、剋服焦躁、跨越心理障礙的科學方法,無論對考生還是傢長都具有一定的啓發和藉鑒意義。本書帶給讀者的啓示是:沒有什麼不可能,如果有付齣,肯定會有收獲!
目錄
輯 一隻新剝開的筍
窗外,暗夜的天幕上,星星們在跳舞。而我仿佛看見無數的太陽升起,水波都開瞭花。
一隻新剝開的筍成功的另一層含義閑話一籮筐痘痘你說紅樓有點小意外時間是海綿裏的水知不足而後補每種植物,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陽光善待每一個愛它的人芝麻開門:上好“適應”課
第二輯 刹那煙火
刹那煙火,看時耀眼,過後,卻是一地灰燼。
正道通天遊動的心一隻漏瞭氣的氣球月考刹那煙火小病記勞動改造人太平盛世花開前的疼痛不過眨眼之間曙光一綫烏雲來襲芝麻開門:一起走過低迷的時光
第三輯 流星雨
星星漸漸隱沒,天空一點一點變亮,雲彩增多,它們纏綿在一起,一會兒拉成一條絲綫,一會兒鋪成一匹錦緞,散射齣奇異的光芒。
換一種心情來過體育課也是憂傷的送傘迴眸父子之戰流星雨紫茄莢子有的人是鞭策齣來的青春,青春男生女生的那些事兒當純真遇上不做玻璃人兒芝麻開門:撿拾起那一地雞毛
第四輯 破繭成蝶
我親愛的小孩啊,你會不會也破繭而齣,從一隻毛毛蟲,變成展翅的蝴蝶?
封你一個大王做兩個夢幾件事冷戰知子莫如父想做文盲媽媽心悅君兮君不知名的滋味鼕天來瞭,春天還會遠嗎凡塵的善良你準備好瞭嗎驛動的青春浮躁破繭成蝶一路的花,自會為你開放芝麻開門:找到一把前行的槳
第五輯 多夢的季節
綠樹成蔭,繁花遍地,追夢的少年隻管策馬揚鞭,一路飛奔。
不亦幸福哉樂暈瞭的那個人堅忍,是人類的品質一顆柔軟的心鼕天的太陽,是長著小絨毛的滿地找牙小不忍亂大學望前路長谘嗟一個世界,兩重天地你是我們的太陽背水一戰給父親的信門半開一隻鴕鳥芝麻開門:給孩子的夢想,插上飛翔的翅膀
第六輯 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圖騰
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圖騰。像塵世中的每一個人,哪怕再低微,他也有自己的信仰。
兒大不由父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寒假開始神仙的日子新年隨想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圖騰衝突分享感動某小孩貌似要破殼而齣歡歡喜喜過元宵芝麻開門:擬一份可操作的度假計劃
第七輯 無處不飛花
下一個春天到來時,我的小孩,你在哪裏呢?是不是如願地走在某條櫻花大道上?
一股淡香風頭正勁鹹魚大翻身全麵開花箭在弦上濃墨重彩大調整太陽好得很春天做娘的心真正的春天,遲遲不肯來上帝的禮物春天徘徊不前一樹一樹的花開無處不飛花小劫康復又遇小劫菜花開得還很爛漫芝麻開門:全麵開花與重點突破
第八輯 等待綻放
等著你的綻放我的小孩,或許你隻是尋常的一朵花,將淹沒於紅塵縴陌中。可是,對於我來說,你是的,你的絢爛,將無可替代。
殺齣重圍劍指南山直綫追擊深入敵營拔劍四顧百步穿金甲韆裏走單騎萬般終歸一敗北,朝天闕臥薪嘗膽懸梁刺股非拼命無以成學需要沉默,需要意誌不拋棄,不放棄不憤不啓艱難睏苦,玉吾於成荷露尖角低到塵埃溫故而知新不畏浮雲蜀道難不成功,便成仁知恥後勇沉默中黃河九麯終到海夢裏花開一團麻行走的靈魂定性,定性那隻魔瓶天藍藍徵戰之始俄傾風定光陰如梭做個笑到後的人人生一場重要的儀式花事碰落光陰一湖平靜的水太陽花開瞭等待綻放芝麻開門:調整心態,輕裝上陣
作者介紹
丁立梅筆名梅子,喜歡用音樂煮文字。齣版有作品集《每一棵草都會開花》《風會記得一朵花的香》《你有蔓草,我有木瓜》《嚮著美好奔跑》《風景這邊獨好》《暖愛》《遇見》《暗香》等近四十部。多篇文章被設計成中考、高考語文閱讀理解題。有文章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及大語文教材。被讀者譽為“暖人心的作傢”。據不完全統計,丁立梅的作品已經有:《如果蠶豆會說話》入選初中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教學課件;《有一種愛叫相依為命》入選全國中等職業學校通用《語文》教材;《留香》命中2016年江蘇省揚州市中考語文作文題目;《他在歲月麵前認瞭輸》被選作2016年廣西梧州市中考現代文閱讀;《那些疼我的人》被選作2015年遼寜省撫順市中考現代文閱讀;《牛皮紙包著的月餅》被選作2014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現代文閱讀;《鞦天的黃昏》被選作2014年山東省濟寜市中考現代文閱讀;《菊事》被選作2014年山東省日照市中考現代文閱讀;《從春天齣發》被選作2014年廣西梧州市中考現代文閱讀;《藍色的藍》被選作2013年浙江紹興市中考現代文閱讀;《藍色的藍》被選作2013年江蘇徐州市中考現代文閱讀;《掛在牆上的蒲扇》被選作2013年廣西桂林市中考現代文閱讀;《書香作伴》被選作2012年四川省宜賓市中考現代文閱讀;《掌心化雪》被選作2011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現代文閱讀;《品味時尚》被選作2011年廣西柳州市中考現代文閱讀;《你並不是個壞孩子》被選作2010年湖南省邵陽市中考現代文閱讀;《菊有黃花》被選作2009年四川省涼山市中考現代文閱讀;《蘿蔔花》被選作2009年桂林市、百色市中考現代文閱讀;《薔薇幾度花》被選作2009年南京市中考現代文閱讀;《每一棵草都會開花》被選作2008年徐州市中考現代文閱讀;《小扇輕搖的時光》被選作2007年河北省中考現代文閱讀;《那些溫暖的》(片斷)被選作2007年江西省中考現代文閱讀;《一朵梔子花》被選作2006年廣東省茂名市中考現代文閱讀;《祖母的葵花》被選作2006年淮安市中考現代文閱讀;《愛的語言》被選作2005年南通市中考現代文閱讀。
文摘
序言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修訂版”名字很吸引人,它暗示瞭作者在第一版之後,可能又經曆瞭一輪新的反思和沉澱。對於一個已經“畢業”多年、孩子進入大學的母親來說,我更關注的是那些“過來人”的復盤和修正。人都是會遺忘痛苦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傾嚮於美化那些最艱難的時刻,隻留下光鮮的結局。因此,修訂版提供的視角就顯得尤為珍貴,它像是一麵更誠實的鏡子,照齣那些在最初的衝動中被忽略的教訓。我好奇,在時間沉澱之後,作者是否對某些堅持的做法産生瞭動搖?比如,那些看似堅不可摧的“雞血”口號,在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後,是否變得有些蒼白無力?我特彆期待看到她如何平衡“教育的執著”與“人生的寬容性”之間的張力。這本書的價值,也許正在於它能夠提供一個跨越時間的對話框架,讓現在的焦慮者和未來的過來人,能夠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互相印證,互相校準,避免重復的彎路。
評分初讀這本書的感受,簡直就像是突然撞見瞭一個多年未見的、心有靈犀的戰友。我清晰地記得,書裏描述的那種清晨,陽光還沒完全灑進房間,但你已經醒瞭,不是因為鬧鍾,而是因為大腦裏那些關於分數、關於誌願、關於孩子早餐吃不吃得下的預演,已經自動循環播放。那種細膩到近乎偏執的觀察,比如孩子走路的姿態、說話的語氣裏那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都精準地擊中瞭我的神經。我經常在想,我們這些母親,是不是都有一種“讀心術”的潛力,專門用來解讀孩子那些微小的、試圖掩蓋壓力的信號?作者的文字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反而是非常接地氣的,像是在廚房裏一邊切菜一邊跟你拉傢常。我特彆欣賞她處理“危機事件”的方式,比如孩子一次重大的失常發揮後,是如何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重建信心,而不是陷入無休止的指責與自我譴責。這種處理衝突的智慧,比單純的“堅持到底”更有價值,因為它關乎親子關係的長期健康,這比單一場考試的結果要重要得多,不是嗎?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高考指南,不如說是一部關於“如何做一個更清醒、更有韌性的母親”的成長記錄。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衝擊,並非那些具體的應試技巧——說實話,那些每年都在變——而是作者對於“等待”這個動詞的深度詮釋。我們總是在“等待”一個結果,等待填報誌願的那一刻,等待錄取通知書的到來,但我們卻常常忽略瞭“等待”本身的狀態。作者似乎捕捉到瞭這種狀態下母親們普遍存在的“時間膨脹感”:白天的時間被瑣事填滿,一眨眼就過去瞭,但夜晚,每一分鍾都拉得很長,仿佛時間被凝固在瞭焦慮的琥珀裏。她對於如何利用這些“等待時間”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比如重新拾起被擱置的愛好,比如和丈夫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甚至隻是安靜地整理舊相冊。這提醒瞭我,孩子的成長和奮鬥是單嚮的,而我們作為母親,卻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自我的“迴溯與重建”。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視角轉換,讓我開始思考,如果這次陪考經曆是終點,那麼我在這段“等待”中,是否也完成瞭我自己的某種蛻變?如果隻關注結果,那麼過程中的自我消耗就顯得太不值得瞭。
評分這本“等待綻放”——光是這個書名就足夠讓人心頭一緊,一下子把我拉迴瞭那個熟悉的、充滿焦慮與期待的戰場。我記得我是在一個深夜,孩子已經睡瞭,我拿著手機刷著推薦書單時,不經意間點開瞭它。當時的心情很復雜,既是作為過來人對“陪考”這段經曆的懷舊與反思,也是作為一個仍在泥潭裏掙紮的母親,對一種“經驗之談”的強烈渴求。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其實挺樸素,沒有太多花哨的裝飾,這反而讓它顯得更加真誠,仿佛真的是一本被翻閱瞭無數次、寫滿瞭筆記的隨筆集。我特彆關注那種滲透在字裏行間的真實感,畢竟,高考這件事,從來不是書本上的理論,而是柴米油鹽、情緒波動、以及無數個失眠之夜的具象化。我期望能從中找到一些“獨傢秘籍”,但更深層的渴望,或許是找到一種共鳴,知道自己那些難以言說的煎熬和喜悅,並非孤例。那些關於如何平衡“推一把”和“放一放”的微妙尺度,關於如何在孩子麵前扮演“定海神針”的角色,這些都是我急需汲取的力量。我期待作者能坦誠地剖析那些高壓時刻下的內心掙紮,而不是僅僅呈現一個完美的、無懈可擊的“成功母親”形象。
評分翻閱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像是一本“非標準”的傢庭相冊,記錄的不是孩子可愛的瞬間,而是母親心路曆程的劇烈起伏。它很少著墨於具體的考點解析,這正是我欣賞它的地方,因為那些內容網上隨處可見,但真正稀缺的,是情緒的“管理學”。我尤其關注其中關於“接受不完美”的部分。在那個“唯分數論英雄”的大環境下,如何說服自己,接受孩子可能無法達到“最優解”的現實,並且仍然能給予他無條件的愛和支持?這種內在的和解,比任何外部的成功都來得艱難。作者似乎成功地描繪瞭這種掙紮,那種一邊希望孩子飛得更高,一邊又害怕他翅膀太纍的矛盾心態。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踏實的安慰,它告訴我,你所有的不安、所有的自我懷疑,都不是你一個人在經曆。它像是一個安靜的、懂得你的朋友,在你最需要傾訴的時候,遞過來一杯溫水,讓你在無聲的陪伴中,積蓄起下一次麵對黎明的勇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