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弘现代通信技术概论9787563507849赵宏波

正版弘现代通信技术概论9787563507849赵宏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宏波 著
图书标签:
  • 通信技术
  • 现代通信
  • 通信原理
  • 赵宏波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电子工程
  • 通信工程
  • 信号处理
  • 无线通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玄岩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3507849
商品编码:2952860929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3-08-01

具体描述

【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包含(二手旧书、新书)均为正版,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为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定价:37.00元

作者:赵宏波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3-08-01

ISBN:9787563507849

字数:629

页码:4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按照通信技术的发展进程和通信网的逻辑分层,结合电信业务网的划分,通过对现代通信技术进行全景式描述,使读者对通信技术的体系框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各种常用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和技术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本书介绍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与SDH、程控交换、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图像通信、电话网、支撑网、智能网、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ATM、IP技术、接入网等技术及其新的发展。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以通信技术为专业基础课的各专业学生全面学习通信技术的教材或参考书,本、专科学生均可根据需要选用相应内容学习。本书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全面了解通信技术的参考书或培训教材。

目录


章 绪论
1. 1 基本概念
1. 1. 1 通信系统
1. 1. 2 通信信号
1. 1. 3 通信信道
1. 1. 4 通信网
1. 1. 5 通信协议
1. 1. 6 标准化组织
1. 2 通信发展趋势
1. 2. 1 通信发展的技术基础
1. 2. 2 通信业务发展趋势
1. 2. 3 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1. 2. 4 通信网络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数字通信技术
2. 1 模拟信号数字化
2. 1. 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 1. 2 数字通信的特点
2. 1. 3 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
2. 2 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
2. 2. 1 时分多路复用的基本概念
2. 2. 2 时分复用中的同步技术
2. 2. 3 PCM30/32路系统的帧结构
2. 2. 4 PCM30/32路系统介绍
2. 3 数字复接技术
2. 3. 1 数字复接的概念
2. 3. 2 数字信号的复接方法
2. 3. 3 数字复接中的码速变换
2. 4 同步数字系列(SDH)
2. 4. 1 SDH的产生
2. 4. 2 SDH的特点
2. 4. 3 SDH的帧结构
2. 4. 4 SDH的复用原理
2. 4. 5 SDH网络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程控交换技术
3. 1 概述
3. 1. 1 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
3. 1. 2 程控交换机的特点
3. 1. 3 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3. 2 程控数字交换的基本原理
3. 2. 1 数字交换的原理
3. 2. 2 接线器
3. 2. 3 数字交换网络
3. 3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构成
3. 3. 1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结构
3. 3. 2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软件组成
3. 4 呼叫接续过程分析与控制原理
3. 4. 1 呼叫接续的一般过程
3. 4. 2 呼叫接续过程中的状态迁移
3. 4. 3 呼叫接续程序的结构与特点
3. 4. 4 呼叫接续程序的控制原理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4章 信息传输技术与系统
4. 1 光纤通信
4. 1. 1 光纤通信概述
4. 1. 2 光纤和光缆
4. 1. 3 光发送机和光接收机
4. 1. 4 光纤通信系统
4. 1. 5 光纤通信新技术
4. 2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
4. 2. 1 概述
4. 2. 2 微波中继通信的特点
4. 2. 3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的组成
4. 2. 4 数字微波中常用的调制技术
4. 3 卫星通信
4. 3. 1 概述
4. 3. 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 3. 3 VSAT简述
4. 3. 4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简介
4. 4 移动通信
4. 4. 1 概述
4. 4. 2 移动通信具有的主要功能
4. 4. 3 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
4. 4. 4 码分多址(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4. 5 图像通信
4. 5. 1 概述
4. 5. 2 图像通信的分类
4. 5. 3 图像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4. 5. 4 多媒体通信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5章 通信网
5. 1 电话网
5. 1. 1 电话网的结构
5. 1. 2 路由及路由选择
5. 2 支撑网
5. 2. 1 No. 7信令网
5. 2. 2 数字同步网
5. 2. 3 电信管理网
5. 3 智能网
5. 3. 1 概述
5. 3. 2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
5. 3. 3 智能网支持的业务
5. 3. 4 独立于业务的构筑块(SIB)
5. 3. 5 基本呼叫处理(BCP)
5. 3. 6 智能网新的发展与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6章 数据通信与数据网
6. 1 数据通信概述
6. 1. 1 数据通信的定义和特点
6. 1. 2 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6. 1. 3 数据电路及数据信号的传输方式
6. 2 差错控制
6. 2. 1 差错控制方法
6. 2. 2 检错和纠错的基本原理
6. 2. 3 常用的检纠错码
6. 3 物理层接口
6. 3. 1 物理层功能
6. 3. 2 物理层接口的基本特性
6. 3. 3 RS-232接口简介
6. 4 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
6. 4. 1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的功能
6. 4. 2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的种类
6. 5 数据交换技术
6. 5. 1 电路交换
6. 5. 2 报文交换
6. 5. 3 分组交换
6. 5. 4 信元交换
6. 6 数据通信网
6. 6. 1 分组交换网
6. 6. 2 帧中继网
6. 6. 3 数字数据网
6. 6. 4 计算机局域网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7章 ISDN与ATM技术
7. 1 N-ISDN
7. 1. 1 ISDN的基本概念
7. 1. 2 ISDN用户-网络接口
7. 1. 3 ISDN协议
7. 1. 4 ISDN的业务及应用
7. 2 B-ISDN与ATM
7. 2. 1 B-ISDN的基本概念
7. 2. 2 ATM基本原理
7. 2. 3 ATM网络结构
7. 2. 4 B-ISDN协议
7. 2. 5 ATM交换
7. 2. 6 ATM网络的互通. 应用及发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8章 宽带IP技术
8. 1 IP网络的基本概念
8. 1. 1 Inter概述
8. 1. 2 TCP/IP协议
8. 1. 3 Inter应用及入网方式
8. 2 宽带IP技术的发展
8. 2. 1 传统Inter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8. 2. 2 IP网络中路由器技术的进步
8. 2. 3 新的TCP/IP协议体系
8. 2. 4 宽带IP网的信息服务
8. 3 宽带IP骨干网技术
8. 3. 1 概述
8. 3. 2 IP与ATM技术结合
8. 3. 3 IP over SDH
8. 3. 4 IP over DWDM
8. 4 下一代网络技术
8. 4. 1 下一代网络的概述
8. 4. 2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的功能模型
8. 4. 3 软交换技术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9章 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9. 1 接入网概述
9. 1. 1 接入网的演变及发展
9. 1. 2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
9. 1. 3 接入网的接口
9. 1. 4 IP接入网
9. 1. 5 接入网技术的分类
9. 2 有线接入网技术
9. 2. 1 铜线接入技术
9. 2. 2 HFC接入技术
9. 2. 3 光纤接入技术
9. 3 无线接入技术
9. 3. 1 概述
9. 3. 2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技术
9. 3. 3 无线接入新技术
本章小结
思考题
附录 常用通信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远眺未来:通信技术演进与社会变革》 内容梗概: 本书并非对某一特定通信技术教材的直接评介,而是以宏观的视角,深入探讨通信技术发展脉络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将一同回溯通信技术的起源,理解其如何从简单的信号传递演变为如今无处不在的数字洪流。本书将重点剖析不同历史时期通信技术革命的驱动力、关键突破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结构、经济模式、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革。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梳理,我们得以洞察当前通信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并审慎地展望其未来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立体的通信技术发展认知框架,激发对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深刻思考。 第一章:信号的低语——早期通信的萌芽 在人类文明的黎明时分,通信的需求便已伴随而生。最初,我们依靠最原始的手段,如肢体语言、图腾、烽火和信鸽,来传递简单的信息。这些方式虽然原始,却为信息交流奠定了最初的基石。本书将追溯这些早期通信形式的演变,探究它们在不同文明中的独特应用,以及它们如何满足了群体协作、社会组织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需求。我们将看到,即使是最简单的信号传递,也蕴含着人类渴望连接、分享与协作的本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声音和视觉信号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对更远距离、更快速信息传递的渴求,促使人类开始探索新的途径。结绳记事、符号文字的出现,是信息记录和传递能力的显著飞跃,它们使得知识得以保存和传承,为文明的积累提供了可能。然而,这些仍是基于物理载体的信息传递,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第二章:电力的跃迁——电报与电话的时代 电力的发现与应用,无疑是通信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电报的发明,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摩尔斯电码的诞生,标志着一种全新的、高效的信息编码和解码方式的出现。本书将详细解析电报系统的原理、普及过程及其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新闻传播等领域的革命性影响。我们看到,电报缩短了地理距离,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也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和国家间的联系。 紧随其后,电话的出现则将通信带入了人与人之间实时、语音交流的新纪元。电话的普及,极大地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便捷性和情感的传递。本书将探讨电话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模拟信号到数字电话的演进,以及它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家庭关系。电话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情感的桥梁,它拉近了人们的距离,让世界变得更加“小”。 第三章:波动的涟漪——无线电与广播的普及 电磁波的发现与应用,为通信领域带来了又一次颠覆性的变革——无线电通信。马可尼等人进行的开创性实验,为无线电的商业化和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本书将深入分析无线电波的传播原理、不同频段的应用,以及无线电技术如何摆脱了物理线路的束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处不在”的连接。 广播的出现,更是将信息传播的能力推向了大众化。一夜之间,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听众可以通过收音机接收到同步的信息,这极大地促进了国家认同的形成、社会动员的效率以及流行文化的传播。本书将回顾广播在政治宣传、教育普及、娱乐休闲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并探讨其作为一种强大的媒体形式,如何塑造了公众舆论和集体意识。 第四章:信号的交织——有线电视与早期计算机网络 随着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技术的发展,电缆通信再次焕发了新的生机。有线电视的普及,不仅为家庭带来了丰富的娱乐内容,也为信息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载体。本书将追溯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如何从单一的电视信号传输,逐步演变为支持更高带宽、更多业务的综合性网络。 与此同时,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为信息处理和交换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早期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虽然规模有限,但它为后来的互联网奠定了基础。本书将介绍早期计算机网络的架构、协议以及它们在科研、军事等领域的应用。这些早期的探索,预示着一个更加互联互通的数字世界的到来。 第五章:数字洪流——互联网的崛起与信息爆炸 互联网的诞生,无疑是人类通信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飞跃。从最初的ARPANET到万维网的出现,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连接了全球。本书将详细阐述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包括TCP/IP协议、域名系统、浏览器等关键要素,并深入分析互联网如何颠覆了信息获取、知识传播、商业模式和社交互动。 信息爆炸是互联网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海量的信息通过网络得以快速传播,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信息过载、虚假信息泛滥等挑战。本书将探讨互联网如何重塑了信息生态,以及我们如何在数字洪流中辨别真伪、获取价值。 第六章:无处不在的连接——移动通信的革命 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半径。从第一代到第五代移动通信(5G),每一代技术的演进都带来了通信速度、连接密度和应用场景的巨大提升。本书将深入分析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如蜂窝网络、频段分配、多址技术等,并重点探讨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个人生活、社会交往、经济活动产生的深刻影响。 移动通信的普及,使得“永远在线”成为可能,催生了社交媒体、移动支付、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众多新兴业态。本书将剖析移动通信如何赋能了数字化转型,以及它在智慧城市、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第七章:数据的脉搏——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通信的未来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数据驱动的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使得海量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成为可能。而人工智能(AI)作为一种强大的赋能技术,正与通信技术深度融合,共同塑造通信的未来。本书将探讨大数据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如网络优化、用户行为分析、个性化服务等。 同时,我们将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潜力,包括智能网络管理、自然语言处理在通信交互中的应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在通信场景中的融合等。本书将展望人工智能驱动下的通信网络将如何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以及它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 第八章:连接的边界——物联网、5G与6G的畅想 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来临,物联网(IoT)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连接着传感器、设备和系统。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实现了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的网络能力。本书将探讨物联网的架构、关键技术及其在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望未来,6G技术正在孕育之中。本书将对6G进行前瞻性的探讨,包括其可能的技术突破(如太赫兹通信、可见光通信、卫星通信融合等),以及它将如何进一步拓展通信的边界,实现更深层次的感知、计算和连接。我们将思考6G时代可能涌现的颠覆性应用,以及它将如何重塑人类与信息、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第九章:社会的回响——通信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未来 通信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印刷术到互联网,通信技术始终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本书将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宏观地审视通信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我们将探讨通信技术如何促进全球化进程,重塑权力结构,改变文化传播方式,以及它在推动教育公平、医疗普惠、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潜力。 同时,本书也将审慎地关注通信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挑战,如数字鸿沟、信息安全、隐私泄露、技术伦理等问题。我们将思考如何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积极应对这些挑战,确保技术发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整体福祉。 《远眺未来:通信技术演进与社会变革》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富有启发性的视角,去理解通信技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过去、影响着我们的现在,并将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本书期望激发读者对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思考,共同探索构建一个更加互联、包容、智慧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介绍,更能引发我深入思考。我期待书中能够探讨一些通信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比如信息安全、数字鸿沟等问题,并能够给出一些前瞻性的观点。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推荐一些进一步学习的资源,比如相关的技术社区、在线课程或者权威的学术期刊,为我的持续学习打下基础。

评分

作为一个对科技前沿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通信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至今的,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期待书中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看似复杂的技术原理,比如5G、物联网、云计算等,并能够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让我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

评分

我比较看重一本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基础概念讲起,层层递进,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初学者来说,清晰的章节划分和合理的知识点编排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有详尽的目录和索引,方便我查找和回顾学习内容,并在每个章节结束后提供一些思考题或者小结,帮助我巩固所学。

评分

这本书包装得非常扎实,打开后没有一点破损,新书特有的油墨香味扑面而来,感觉很舒服。封面设计简约大气,色调沉稳,符合我对技术类书籍的期待。书的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字体大小也适中,长时间阅读眼睛不易疲劳。

评分

最近对通信技术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脉络和核心概念的入门读物。在众多书籍中,这本书凭借其权威的出版信息和良好的口碑吸引了我,尤其听说作者在该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这让我对其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充满了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