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培养未来的孩子--AQ逆商
定价:26.00元
售价:12.0元,便宜14.0元,折扣46
作者:彭爱华著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30870112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人生成败的关键、战胜逆境的指南,AQ,逆境商数,简称逆商。指的是人们在面对逆境或挫折时产生的不同反应以及由此带来不同的应对逆境的能力
美国学者、白宫知名商业顾问保罗·史托兹在综合来自当今世界数十位科学家的*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顺境要EQ,逆境需要AQ”。
孩子只有IQ(智商)、EQ(情商)还不够,因为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逆商三个因素,而在智商和情商相仿的情况下,逆商又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人生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内容提要
逆商是孩子成长的能力。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不可避免要遇到挫折。尤其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教会孩子如何调适自我,怎样更好地承受和战胜挫折,显得格外重要。
《培养未来的孩子:AQ逆商》提供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提高AQ,掌握走向 成功的*方法。
目录
章 意志力很关键
1 培养永不服输的性格
2 开发自己独特的潜能
3 排解坏情绪的训练
4 拥有坚强不屈的信念
5 从幻想这一刻开始
6 心动就开始行动
7 做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8 拒绝诱惑
9 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力
10 为理想搭起桥梁
第二章 面对挫折
1 要有跑赢别人的勇气
2 坦言与善待
3 做一个活力四射的人
4 换一种思维的智慧
5 跌倒了,算什么
6 原来可以承受
7 自我调控
8 小家伙,大志向
9 挑战极限
10 丰富生活,转移注意力
第三章 认识能力的培养
1 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2 懂得珍惜财富
3 咦?他们曾是差生
4 给自己许个未来的期望
5 正确面对失败
6 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
7 安逸背后的危机
8 认识逆境的意义
9 里根的简历
10 透过苦难看到的
第四章 懂得合作
第五章 相信自己
第六章 学会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后,我首先被它封底那段精炼的推荐语吸引住了。它没有使用任何夸张的词汇,而是平实地描述了阅读这本书可能带来的改变——“从‘解决问题’到‘构建系统’”。这句话击中了当代很多家长的痛点:我们总是忙于扑灭眼前的“火灾”,却忘记了如何建造一个防火的房屋。我注意到作者在论述中非常强调“环境重塑”的力量,这与我过去读过的许多只关注个体行为矫正的书籍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本书更像是在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环境设计师”,而不是一个“行为警察”。我翻到关于“失败教育”的一章,作者提出了一种“允许失败的剂量”的概念,这个提法非常新颖,它暗示了教育不是全有或全无,而是一个需要精确调配的科学过程。从行文的气势上来说,这本书是沉稳而有力量的,它不会给你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而是提供一套可以持续迭代和优化的心智工具箱,让人感到踏实和可靠。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手感出乎意料地好,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封面,拿在手里非常踏实,让人忍不住想要反复摩挲。我一直是个注重细节的人,尤其在挑选育儿书籍时,内容的逻辑性和结构性是我的首要考量。这本书的目录部分做得非常精妙,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章节标题,而是用一种递进的方式构建了整个知识体系,从“认知基础”到“实践策略”,再到“长期发展”,脉络清晰得如同施工蓝图。我特意翻阅了中间关于“情绪管理”的那几个章节,发现作者并没有采用那种说教式的语言,而是大量引用了心理学上的经典模型,但又巧妙地将其“翻译”成了家长可以理解和应用的日常用语。比如,对于“延迟满足”的解释,作者没有用枯燥的实验数据堆砌,而是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等待一个更甜的苹果”的小故事来阐释,这种叙事上的巧思,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吸收效率。整体来看,这本书的学术背景扎实,但表达方式却非常平易近人,对于那些害怕啃“大部头”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力量感,那种深邃的蓝色调让人一上手就有种沉静下来的感觉。我注意到作者的署名非常清晰,这通常意味着对作品内容的自信。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段关于“韧性”的引言,虽然篇幅不长,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当代家庭教育痛点的深刻洞察。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开篇没有急于抛出理论,而是用几个非常贴近生活的育儿场景作为切入点,比如孩子面对挫折时立刻的退缩反应,或者家长在处理冲突时那种不自觉的焦虑。这种叙事方式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高高在上的教育指南,而更像是邻家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长辈在耳边细语。全书的排版也相当舒服,字间距和行距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需要反复研读的教育类书籍来说,是非常人性化的细节设计。我期待接下来的内容能像这前几页给我的感觉一样,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失实践的可操作性,真正做到指点迷津而非空泛说教。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教育书籍,其价值不在于它告诉我们“做什么”,而在于它如何改变我们“看世界”的方式。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突出。它通过对“逆境商”这一概念的层层剖析,实际上是在重塑家长对“挫折”本身的定义。在很多章节中,作者会穿插一些非常具有文学性的描述,比如将逆境比作“土壤的压力”,这种富有诗意的语言,极大地软化了原本可能显得严肃和沉重的心理学内容。我特别留意到作者对于“共情”和“期待”之间平衡的论述,她没有简单地倡导无条件的爱,而是精妙地指出了如何在接纳孩子全部情绪的同时,依然坚守对他们未来潜能的合理期待。整本书的叙事节奏像是一次精心编排的交响乐,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每一个高潮和低谷都服务于最终的主题表达,读完后,留下的不是一堆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种清晰、坚定的育儿哲学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注重环保和质感,纸张的微黄处理让阅读过程变得柔和而放松。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是,会先大致浏览一下书中的图表和插图,以判断作者的表达方式是否直观。在这方面,这本书做得相当出色。它不像一些理论书那样图文分离,而是将核心概念的示意图、流程图自然地融入到文字段落之间,成为了文本的延伸而非单纯的装饰。比如,在讲解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对话”时,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心智对话树”的图示,清晰地展示了负面思维如何分叉、如何被积极引导,这种视觉化的辅助,对于快速理解复杂的心理机制非常有帮助。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引用文献和案例时都非常审慎,很少有那种“为了引用而引用”的情况,每一个被引用的研究或故事,都像是为她提出的观点添砖加瓦,让整个论证体系显得无比坚固,读者在阅读时很难产生“这是作者一家之言”的怀疑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