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農業規劃理論與實踐
定價:30.00元
售價:22.8元,便宜7.2元,摺扣76
作者:信軍;
齣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163463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自國傢發改委批準農業工程谘詢(甲級)資格單位後,特彆是黨的以來,在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的曆史階段的大背景下,緊密圍繞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開發與成果轉化工作目標,依托科技、人纔和信息優勢,麵嚮各地各級、涉農企事業單位,在農業規劃編製、農業工程谘詢、成果轉化與推廣等方麵做瞭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規劃成果不斷湧現,類型也日益多樣化。 
  本書分上下兩篇,共10章。上篇理論與方法,包括*至第七章,著眼於農業規劃理論體係論述,在係統分析外農業發展規劃研究動態及未來發展趨勢與動嚮基礎上,論述瞭農業規劃的主要類型,重點對農業總體規劃、農業專項規劃和農業園區規劃進行瞭研究與探索;以相關理論為依據,深入探討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規劃理論與方法;係統總結瞭編製農業規劃的意義、主要依據和基本原則;編製規劃的程序和方法;編製規劃的主要內容和重大措施等。下篇規劃案例,包括第八至第十章,內容為農業規劃成果選編,重點優選介紹農業總體規劃、農業專項規劃和農業園區規劃3種類型9項案例。 
  本書理論聯係實踐,深入淺齣,內容豐富,資料詳實,圖文並茂,是一部農業規劃成果專集,可供農業科技單位、工程谘詢、規劃部門,以及相關專業人員參考。
目錄
上篇理論與方法章農業規劃基本概念與研究動態(3) 
一、農業規劃的基本概念(3) 
二、農業規劃的研究動態(4) 
第二章農業規劃的主要類型(7) 
一、農業總體規劃 (8) 
二、農業專項規劃(9) 
三、農業園區規劃(10) 
第三章農業規劃的相關理論(13) 
一、現代農業理論(13) 
二、區域經濟理論 (13) 
三、景觀生態學理論 (14) 
四、田園城市理論 (14) 
五、城鄉統籌理論 (15) 
六、農業循環經濟理論(15) 
七、農業技術經濟理論(15) 
八、農業可持續發展理論(16) 
第四章農業規劃的綜閤評價方法(17) 
一、德爾菲(Delphi)法(17) 
二、AHP法——層次分析法(18) 
三、投入産齣模型(20) 
四、規劃模型(21) 
五、模糊綜閤評判法(22) 
第五章農業規劃編製的意義、依據和原則(24) 
一、農業規劃的意義(25) 
二、農業規劃的主要依據(26) 
三、農業規劃的基本原則(26) 
第六章農業規劃編製的主要內容(28) 
一、現狀分析(29) 
二、基本思路(29) 
三、發展目標(29) 
四、區域布局(30) 
五、重點項目(30) 
六、投資框架(31) 
七、效益分析(31) 
八、保障措施(32) 
第七章農業規劃編製程序和方法(33) 
一、組建機構(33) 
二、調查研究(34) 
三、編製規劃(34) 
四、審核批準(34) 
結束語(36) 
附錄(38) 
一、關於做好現代農業建設規劃的思考(42) 
二、我國農業科技園區現狀、功能定位及對策建議(47) 
三、農業園區規劃編製方法問題的初步探討(53) 
四、高新技術在農業科技園區中的應用與推廣(62) 
下篇規劃案例第八章農業總體規劃類(71) 
案例1河南省鄭州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2011—2020年)(72) 
案例2山東省青島市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2016—2020年)(92) 
案例3四川省濾州市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2014—2025年)(110) 
第九章農業專項規劃類(122) 
案例1湖北省襄陽市“中國有機榖”總體規劃 
(2014—2020年)(123) 
案例2江西省廣昌縣白蓮産業發展規劃 
(2005—2030年)(139) 
案例3河北省官廳水庫周邊及桑洋河榖區域高檔葡萄産區 
總體規劃(2010—2020年)(165) 
第十章農業園區規劃類(182) 
案例1遼陽市現代農林科技示範園區建設規劃 
(2012—2020年)(183) 
案例2天津市濱海生態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規劃 
(2010—2020年)(194) 
案例3鎮江和誠現代高效農業園區總體規劃 
(2005—2015年)(206) 
後記(220)
作者介紹
信軍,1969年1月齣生、碩士、高級農藝師、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科技産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兼工程谘詢中心副主任。社會:中國農學會高新技術農業應用委員會副秘書長、都市農業分會理事。1993年11月至2002年3月在原國傢計委信泰珂科技發展中心工作,其間主要參加科技司委托的高新技術産業化項目實施後的成果轉化和産業化管理等工作。2002年3月至今在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農業工程谘詢項目管理與開發工作。組織、參加瞭100項農業規劃和農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製、論證工作。多次獲得中國工程谘詢成果和北京市工程谘詢成果等奬。其間撰寫學術論文《農業園區規劃編製方法問題初探》《都市農業發展現狀及其探討》、《都市農業與科學技術》、《國外都市農業的實踐及其啓示》、《西部地區大開發與旱作節水農業工程建設》等多篇學術文章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我,是一種沉穩的綠色調,搭配著燙金的字體,既有學術的嚴謹感,又不失藝術的美感。書脊部分的設計也很簡潔大方,能夠輕鬆地在書架上找到它。拿到手中,能感受到紙張的厚實和柔韌,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適。我特彆留意瞭一下目錄,雖然名字聽起來有些專業,但內容劃分得非常細緻,從理論基礎到具體案例,再到未來的發展趨勢,層層遞進,讓人對整個農業規劃的體係有瞭初步的認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科學、可持續地發展我們傢鄉的農業,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思路,幫助我解決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睏惑。尤其是關於資源優化配置、生態環境保護以及農民增收的章節,這些都是我非常關注的重點。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理論著作,更是一本能夠指導實踐的寶典。
評分我一直對農業的未來發展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如何讓農業變得更加現代化、智能化,並且能夠持續地為社會創造價值。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對這些問題的探索欲。它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的農業規劃理念,而是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與農業規劃相結閤,勾勒齣瞭未來農業發展的藍圖。書中對於智慧農業、綠色農業的論述,讓我看到瞭農業發展的新方嚮。我尤其關注的是書中關於可持續農業模式的探討,這不僅關係到我們當代的福祉,更關乎子孫後代的未來。這本書的齣現,為我提供瞭一個全麵而深入的理解農業規劃的視角,也讓我對農業的未來充滿瞭信心。
評分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係統性和前瞻性。我之前接觸過一些關於農業的書籍,但大多側重於某個單一的領域,比如土壤改良或者作物種植技術。而這本書卻以一種宏觀的視角,將農業規劃作為一個整體來審視,從宏觀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可持續性等多個維度進行分析,這讓我耳目一新。書中對於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農業發展模式的探討,也讓我看到瞭農業發展的多樣性和可能性。特彆是關於區域特色農業的規劃,以及如何利用當地優勢資源打造品牌,這些內容對我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啓發意義。我所在的地區農業資源比較豐富,但如何將其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這本書中關於産業融閤、價值鏈延伸的論述,為我提供瞭新的視角和思路。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學習藉鑒他人的經驗,少走彎路。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廣闊的農業世界,感受著土地的脈搏,傾聽著農民的心聲。書中對農業規劃的闡述,不僅僅是冰冷的理論,更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對土地的熱愛。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農業倫理和價值觀的探討,這讓我意識到,農業規劃不僅僅是技術的應用,更是對生命、對自然、對未來的責任。讀這本書,讓我對農業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更加堅定瞭投身於農業事業的決心。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關於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如何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農業規劃,這些都將對我未來的工作産生深遠的影響。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讓我感到驚喜。我原本以為“農業規劃”會是一個非常枯燥乏味的學術理論,但讀瞭幾章之後,我發現它實際上蘊含著非常深刻的智慧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書中對於農業規劃的理論框架進行瞭非常詳盡的闡述,並且用大量的圖錶和數據來支持,使得理論更加直觀易懂。更重要的是,它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深入到實際操作的各個環節,包括項目立項、實施、評估等,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指導。我特彆感興趣的是關於政策引導和市場機製在農業規劃中的作用的章節,這對於理解如何推動農業産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我經常看到一些農業項目因為規劃不周而失敗,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避免類似悲劇提供瞭有力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