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 2011
定价:98.00元
作者:中联研究院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0303104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140kg
编辑推荐
《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2011)》通过跟踪市场热点,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系统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所选行业覆盖了产业规划重点扶持行业和投资者关注的市场热点板块。本书适合从事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参考学习使用,也适用于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内容提要
2010年,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存在二次探底担扰等并不乐观的经济环境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世界。《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2011)》课题组通过跟踪市场热点,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系统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报告首先系统分析了上市公司运行的国际宏观经济背景,对A股上市公司(不含保险、信托)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成果,深入征询了各界专家的意见,并吸收公众投资者的建议,终评选出中国资本市场*、系统、科学的中联百强排名。课题组还深入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机械等13个重点行业,进行了细致分析,所选行业覆盖了产业规划重点扶持行业和投资者关注的市场热点板块。
《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2011)》适合从事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参考学习使用,也适用于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在证券研究领域耕耘多年的分析师,我深知一份扎实、严谨的行业报告对于决策的重要性。《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 2011》这样一本聚焦于特定年份、特定主体(中国上市公司)的评价性报告,在我看来,承载着巨大的信息量和分析价值。我所期待的,不仅仅是对公司财务数据的简单罗列,而是能够看到报告是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衡量不同公司的业绩表现。这个体系是否考虑了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运营效率等多个维度?在评价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先进的统计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报告能否在评价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例如,哪些行业将迎来新的增长点,哪些公司的增长潜力巨大,又有哪些公司可能面临转型压力?2011年的中国经济正经历着重要的调整期,很多行业的格局可能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一份能够揭示这些变化,并提供量化分析的报告,将对我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帮助我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分我是一名热衷于阅读各类经济与商业分析类书籍的爱好者。《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 2011》这本书名,立刻勾起了我对2011年中国经济格局的追溯兴趣。在那个时期,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宏观调控的力度,全球经济的波动,以及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在深刻地影响着上市公司的运营。这份报告,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诊断师”,对当时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而细致的“体检”。我希望能从中看到,报告是如何通过一系列量化的指标和定性的分析,来评价不同公司的业绩表现。是不是对利润率、ROE、资产周转率等关键指标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报告中是否会关注到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下表现突出的行业,比如绿色经济、消费升级相关的领域?我更希望,这份报告不仅仅是对过去一年业绩的总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新趋势和新特点,为我们理解后续的市场变化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基石,让我能够对那个时期的中国企业发展有一个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关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深度、前瞻性分析的参考资料。《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 2011》的问世,无疑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尽管尚未深入阅读,但从其书名即可窥见其价值所在。2011年,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经济结构转型、政策调整、全球经济波动等因素交织,对上市公司业绩带来了复杂的影响。这份报告,若能精准捕捉到这些宏观背景下,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真实表现,并对其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那将是极具参考意义的。我尤其期待报告中能够深入剖析那些在经济寒冬中逆势增长的优秀企业,它们的成功之道究竟何在?是独特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技术应用,还是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同时,我也希望能从报告中看到那些面临困境的上市公司,分析其业绩下滑的原因,是行业性衰退、管理层失误,还是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解读,我希望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规避投资风险,并发现潜藏的投资机会。一份好的业绩评价报告,不应仅仅是数据的堆砌,更应包含对数据背后逻辑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合理预测。我满怀期待这份报告能够提供如此价值。
评分近期,我一直在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动态,尤其是上市公司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 2011》的出版,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之所以对这份报告充满期待,是因为它似乎能够解答我在阅读新闻和财务报表时所产生的诸多疑问。比如,在2011年,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究竟如何?哪些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有所提升,哪些行业则面临利润挤压?报告是否能够对这些宏观趋势进行归纳和总结?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报告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那些在2011年取得突出成就的企业,它们是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它们的创新举措、管理策略以及市场营销方式,是否具有普遍的学习意义?反之,对于那些业绩下滑的公司,报告能否进行客观的审视,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向?一份真正有价值的报告,应该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并从中获得启发,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告知。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有着长期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找到能够帮助我理解市场复杂性的工具。《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 2011》这个名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2011年,我记得那是经济转型和政策调整的关键一年,许多企业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我希望能从这份报告中,了解到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份里,中国的上市公司整体的“体检报告”是什么样的。具体来说,我特别想知道,在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等核心财务指标上,上市公司的表现是怎样的?是普遍增长,还是出现分化?报告中是否会对不同行业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例如,像新能源、高科技这样的新兴产业,以及传统的制造业、房地产行业,在2011年的表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提供清晰、易懂的分析,而不是仅仅罗列一堆数据,能够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大致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健康状况,并从中对中国经济的走向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