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们老了花什么
定价:32.00元
作者:熊涛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502063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还在迷信五险一金吗?——人社部专家建议2045年男女退休年龄均延至65岁
养老保险缴了很多年,到老了总会领到些钱吧?——保监会:我国养老金缺口确实非常大
有孩子,养儿防老!——一对夫妻一个孩,未来两个年轻人有4-8个老人要养
《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知名媒体掀起热议——我们靠什么养老?
年轻时,我们拿健康换钱,老了,我们会不会没钱换命?
求人不如求己,指望养老金,不如自己拯救自己!
内容提要
养老金领取年龄如果推后,对于个人来说,面临的有可能就是有相当一段时间,你可能已经没有工作能力了但你还没有养老金可领。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充足的钱为未来预存,那老了怎么办呢?而且现在即使生活小康,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房贷,生活中的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承受不起。
夫妻双方一人失业,老人或者孩子生病住院,再或者经济主力出现意外……
年收入低于十万、家庭资产如何配置、要储备多少钱才够养老?
孩子的教育投资多少合适、保险是理财手段吗、投资要投什么怎么投、*如何利用……少壮不算计,养老心头慌,财富时代,钱袋也得规划
把积累财富和财富规划提前开始吧!
目录
章
有钱的人,有有钱的思维模式
01规划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好吗?
02画一个财富规划金字塔
03怎样的性格,决定怎样的财富规划
04靠工作赚钱VS靠规划赚钱
05两个方法,解决你的财富规划目标
06“败家子”、“冒险家”和“保守派”
自我测评——你和你的家庭更适合于哪种模式的投资
第二章
掌控住钱,让生活品质越来越高
01诊断你的现有财务状况
02关于弹性开支——餐桌上的理财习惯
03家庭财务中的几个数字定律
04定制你的专属家庭支出计划
05性格决定方式,方式决定幸福
06多余的钱,可以干什么?
第三章
无债生活,感受“零压力”!
自我测评——从性格看你是否会负债
01用好你手中的信用卡
02合理房贷,让你少还几十万
03除了直接到银行贷款,还可以选择什么?
04贷款买车,应不应该?
05管理好你的家庭贷款容量
第四章
有保障,自己的风险别人扛!
01保障类险种有哪些?
02保险可以用来做理财收益吗?
03根据生命周期来选择合适的保障
04保险是很好的理财手段
05哪一份保险适合你?
06面对这些情况,你的保险权益可能受损
07你真的懂社保吗?
第五章
有投资,聪明人的财富累积法则
01投资,永远没有公式
02好的投资,肯定不是股票、基金
03投资自己,风险小,收益大
04熊市里面,股票反而更容易赚钱
05避免误区,选择好的股票
06进攻型股票和防守型股票,你怎么选?
07实物投资,你适合吗?
08借助其他常规理财工具,做资产的保值
第六章
养老、教育和应急储备金,一个都不能少
01我的家庭资产应该怎样去配置?
02不要让孩子的教育费消耗你的投资本金
03你需要多少养老储备金?
04配置养老资产,合理选择保险
05配置家庭资产时的一些原则和误区
专题从中产阶层到富人阶层,你只缺这一点!
附录
实战案例,欢迎对号入座
01中年教师、公务员家庭财富规划实战
02普通工薪家庭财富规划实战
03积极型家庭财富规划实战
04单亲家庭的财富规划实战
05即将有孩子的新家庭财富规划实战
06高资产家庭财富规划实战
07临退休家庭财富规划实战(一)
08临退休家庭财富规划实战(二)
09已退休家庭的财富规划实战
后记
作者介绍
熊涛国家注册高级理财规划师,现任中国太平人寿区域总监、西南财大总裁联谊会理事。18年证券投资从业经历,拥有大量的手家庭理财困境资料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擅长以家庭为单位,为不同人群设计系统、实用的理财方案,是中国家庭投资理财值得信任的专业规划师。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们老了花什么》这本书,并非我寻常会选择的类型。我更倾向于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或是逻辑严谨的非虚构作品。但这次,我破例尝试了,并且,我得承认,它成功地吸引了我。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落俗套的叙事方式。作者似乎并不急于表达什么观点,而是像一个旁观者,用一种近乎冷峻的笔调,描绘着生活中一些细枝末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有几处对于“习惯”的描写。他没有去分析习惯的成因,也没有去论述习惯的利弊,而是仅仅记录下人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那些不知不觉养成的,看似无意义却又根深蒂固的行为。比如,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机,或者是在某个固定的时间煮一杯咖啡。这些细节,在我们看来可能微不足道,但在作者的笔下,却透着一种时间的重量,一种生命在不经意间留下的痕迹。读到这些段落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去回想自己的生活,发现原来我身上也有着这样那样,不为人知的“习惯”的印记。这本书,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大道理,却让我对“生活”本身,有了一种更深的,更细致的理解。它就像一位沉默的朋友,静静地陪着你,让你在阅读中,不自觉地去反思,去体会。
评分《我们老了花什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受,是一种非常宁静的,甚至是带点怀旧的体验。它不像那种能让你拍案叫绝的文字,也没有那种让你心潮澎湃的情节。它的力量,在于它所描绘的那些,我们可能已经遗忘,或者从未在意过的生活片段。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一种淡淡的,却又十分醇厚的味道。他没有刻意去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也没有去刻意渲染某种情感,而是用一种非常质朴的语言,去讲述那些关于生活,关于岁月的故事。我记得其中有几段,描写的是关于“家”的概念。他并没有去歌颂家的美好,也没有去渲染家的温馨,而是通过一些细小的场景,比如老房子的门槛,窗户上的花纹,或是厨房里熟悉的油烟味,来勾勒出“家”在人们心中所占据的独特位置。这些描绘,非常具体,也非常生动,让我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种熟悉又温暖的氛围。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得到什么“人生指南”,也没有获得什么“成功秘诀”。我只是觉得,好像有一段被遗忘的时光,被重新唤醒了,也让我对“生活”本身,有了更深的,更细腻的体悟。它就像一杯温水,没有强烈的味道,却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带来最恰当的温暖。
评分当我拿到《我们老了花什么》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我通常对这类名字带有“人生感悟”字样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会过于鸡汤,或者空洞无物。然而,翻开第一页,我便被一种截然不同的气息所吸引。作者的文字,与其说是“感悟”,不如说是一种观察,一种细致入微的洞察。他没有去宣扬某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也没有去评判人生的得失。相反,他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记录者,将那些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事件,一一捕捉下来,并加以解读。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等待”的几个章节,作者并没有去探讨什么宏大的目标,而是着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无处不在的“等待”——等一辆公交车,等一个电话,等待时间一点点过去。他用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触,描绘了等待过程中人们内心微妙的变化,那种夹杂着焦虑、期盼、甚至偶尔的失落,却又总有一丝希望在其中涌动的感觉,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读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无数次在等待中的样子,那些熟悉的情绪,被重新唤醒,并在作者的文字中找到了恰如其分的表达。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看似平凡的时刻,发现它们并非虚度,而是构成了我们人生独特风景的一部分。
评分《我们老了花什么》这本书,我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开始读的。她当时只说,“这本书写得挺有意思的,关于人生的一些小感悟,你可能会喜欢。” 带着点好奇,我翻开了它。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文字很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却又十分扎实的思考。它不像那种上来就灌输大道理的书,更像是在跟你娓娓道来,讲一些身边发生的小事,或者是一些普遍存在的生活现象,然后慢慢引出作者的见解。我记得其中有几段,写的是关于时间流逝的那些细微之处,比如早晨起床时,看着窗外一点一点亮起来的天空,或者是在厨房里,看着一锅粥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这些平淡无奇的瞬间,在作者的笔下,却被赋予了一种特别的温度。我当时就在想,原来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我们常常因为太熟悉而忽略了,但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其中的深意。书里的很多段落,都让我产生了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共鸣感,好像作者把一些藏在我心底,却说不出来的想法,用文字清晰地表达了出来。它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惊天动地的启示,但却像一股温暖的溪流,缓缓地流淌过我的心田,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宁静和自我对话的空间。
评分《我们老了花什么》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或者说是一种“返璞归真”的阅读体验。它不属于那种让你掩卷而起,激动万分的书,也不是那种让你捧着啃,汲取知识的书。它的力量,在于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者的文笔,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华丽的辞藻,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流淌。读起来,就像是坐在一位长辈的身边,听他聊着家常,聊着过去,聊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总能捕捉到那些隐藏在生活表象下的深刻。比如,书里有一段写到,人们在年轻的时候,总想着去远方,去创造,去改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冲动会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当下,对身边事物的珍视。他并没有去批判这种变化,而是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理解它,甚至去歌颂它。这种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尊重和接纳,让我觉得非常舒服。我并不是在书中找到了什么“秘籍”来解决人生的难题,而是通过阅读,仿佛与作者达成了某种默契,一种对人生普遍境遇的理解和共鸣。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那些成长和变化,让我们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得到一种温和的慰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