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操盘术-股票大作手-利弗莫尔的交易准则
定价:45.00元
作者: 杰西·利弗莫尔,李祐兴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300221250
字数:
页码:18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杰西·利弗莫尔一向被视为“投机”,他因数次做空股市而名声大起,巨额财富也数次得而复失,宣告破产。他自创的结合时间元素和股价走势方程式,直至今天仍受到许多投资人士的赞誉,并成为学习的对象。n
许多人都认为,投机与投资是截然区分的。所以,利弗莫尔总是被贴上“投机”的标签。一笔交易行为若要分出区别的话,那只有成功的投资和失败的投资之分,而投资和投机这两扇看似并无交叉的大门后,只有一条路通向成功的投资。这个必经路径就是风险控制能力。投资和投机无非是在做好风险控制前提下的两种不同资金运用形式而已。n
投资的过程,就是用自己一次甚至几次的血泪教训换来一句话的过程。请记住利弗莫尔的核心思想:投资*一步是判断市场的大趋势所向;股票创新高时,勇于买入和持有;在损失出现的时候及时斩断;当市场和判断一致时,坚守头寸不动摇;领头羊永远是买入和关注的重点;远离内幕交易。n
n
海报: n
内容提要
在本书中,杰西·利弗莫尔详细完整地介绍了自创的“利弗莫尔市场方法”,其要素包括时间元素、关键点、分批买入、集中投资等。并详细附表,解释如何自己动手,制作股价走势以预测下一步动向和决定买卖时机。他同时还以自己的投资经历为例子,提出诸如捕捉市场信号、不要相信内幕消息、不要理会市场的小幅波动、反复验证关键点、不要急于套现或者买入等投资原则,时至今日仍然行之有效。
n为了更切合现在的市场需求,本书特别邀请原基金经理张翎审订并导读。张翎结合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和自己十多年的投资经历,以新的角度诠释利弗莫尔的投资原则,使本书更加具备实效性。
目录
杰西·利弗莫尔的传奇一生 ......005n
序 ......007n
章投机的挑战 ......013n
第二章如何判断股价走对了 ......033n
第三章追随龙头股 ......045n
第四章自己管理手中钱 ......057n
第五章关键点 ......071n
第六章沉痛的教训 ......091n
第七章大赚三百万美元 ......107n
第八章利弗莫尔的市场要诀 ......123n
第九章实战攻略 ......137n
后记 ......177n
作者介绍
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auristoLivermore,1877--1940),生于美国麻州,20世纪20年代纽约华尔街活生生的传奇人物,是那个时代极为花哨的百万富翁。Jesse LauristoLivermore:一生的,一身的疯狂。15岁时开始投机,并获利3.12美元,30岁时赚到百万美元,1929年股市大崩盘时赚到一亿美元。一生大起大落,数度破产又东山再起。
文摘
投资是一个玻璃瓶,外面看简单透明,似乎谁都能一眼看穿。但投资又是个万花筒,因为等你真正上手仔细看,里面的玄妙又会让人晕头转向。n
这本《股票作手沉思录》是《股票作手回忆录》的姊妹篇,如果说被誉为“证券期货界圣经”的《股票作手回忆录》中的内容更有传奇色彩,那么这本书自然就更为写实。在本书中,杰西利弗莫尔用简朴平实的语言,告诉我们如何看穿投资这个万花筒。事实上,当你跟随本书在利弗莫尔的下逐渐看透了其中的奥妙,投资就正如一个玻璃瓶那么简单清澈且从来不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n
技法与心法n
一本投资书籍究竟能给读者带来什么?n
初入市场的人都希望能迅速得到一本“秘笈”帮助自己练成低买高卖的绝世神功,从而笑傲江湖。但事实是,信息社会已经让投资没有一点点秘诀可言,至少从投资技巧上,你能想到的20世纪的投资天才们,威廉江恩、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等等,都已经通过著作一五一十地告诉大家如何像他们一样去投资。可是,他们的投资业绩是否也像他们的著作那样能轻易复制呢?利弗莫尔说过:“我深深意识到,数百万人在期货市场投机,很少有人花全力去研究投机艺术。然而,在我看来,这是一项专业的工作——也许不止是一项工作。也许这是一种职业,来者攘攘,出类拔萃的却很少。”这句话说明,投资这一行的壁垒很高,往往是90%的人为10%的人贡献利润。n
从事投资这个行业十几年来,我认为,投资终究是“悟”的艺术。所谓方法和技巧,永远都是那么一些,投资者即使读破万卷书,然而取得的成绩却大相径庭,秘密缘于领悟力差异。明末大画家石涛有语曰:“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这可以说是所有技艺所追求的境界写照。“呕血十斗”,是技巧上的追求,“啮雪一团”是悟道后境界上的升华,绘画当然是需要呕心沥血的功夫,但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能停留在技巧的追求上,而应技巧,由技而进于道。绘画成功的关键不是知识,而是智慧,因为它是只看结果的艺术。这和投资世界是多么地相似,无论是利弗莫尔还是巴菲特、索罗斯,他们达到被人仰视的高度,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高深的技法,而是他们对市场看得深悟得彻,运用简单的真理画出了的投资曲线。n
那么针对本节句话所提出的问题,读完利弗莫尔的书,也许能为正在求道中的投资者们带来的启发。n
投资与投机n
在我身边,有人崇拜利弗莫尔,他渴望能在交易上独孤求败;有人膜拜巴菲特,他期盼用时间换来玫瑰。听起来,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取向,所以坊间也难得有人把利弗莫尔和巴菲特联系在一起,就像绝大多数人都想当然地认为投资和投机完全是两码事一样。但是,我认为,一笔交易行为若要作出区分的话,那只有成功的投资和失败的投资之分,而投资和投机这两扇看似并无交叉的大门后,只有一条路通向成功的投资。这个必经路径就是风险控制能力。n
所以,投资和投机无非是在做好风险控制前提下的两种不同资金运用形式而已。如果之前你曾对投资或者投机有任何愚蠢的偏见,那赶快迷途知返还来得及。n
利弗莫尔之所以不是滨中泰南或者陈久霖,是因为他懂得遵守纪律,尊重市场的普遍规律,从不孤注一掷或者逆市而行。巴菲特也一样,他尊重自己的交易体系和价值观,对风险的控制和对投资安全边际的现身说法堪称。他们俩的投资套路并不一致,但对投资风险的理解和阅读市场的能力却体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在他们手中,一项大宗的投资只不过是一个个平常例行套路的延续而已,既不神秘,也不复杂,只不过外界对他们的称呼一个是天才的投机客,一个是的价值投资者,而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是在做自己熟悉和擅长的事情而已,顺便赚到了钱。n
所以,投资的乐趣全不在表面上轧空多少吨棉花的惊心动魄或者滚多大的雪球的魅力无限。投资者读完本书后会明白我想说的话,懂得锁定风险,超额利润不请自来。n
宽容与包容n
全世界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成功的方式五花八门,但他们身上大都具备忍耐和宽容这个共同的气质,而这对于投身于投机市场的众生来说,更是生存的基本功。n
你必须承认,投资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是天才,投资打眼也是家常便饭,所以,对一个投资者来说,提高水平和境界,其一是总结自己的低级失误,力求改进和杜绝再犯,以提高自己的成功率。当然,认错在职业投资圈是一门失传的艺术,我所接触到的人无不把责任推卸给市场或他人,然后获得心理的解脱,而后呢,等待下一次输钱的到来。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期间,雷曼和贝尔斯登就以被害者的身份把这种拒不认错的习惯发挥到了,而结果就是他们没有再输一次的机会了。n
当然,我认为提高水平关键的一点就是习惯承受市场的压力,坚韧却柔和。因为在市场面前我们总是犯错,所以一个宽广的胸襟会让你始终有平静的心态去面对起伏,化解压力,这可谓利弗莫尔人生的短板,也是他在书中没有提及的,也恰恰是他性格的缺陷导致了传奇人生终结于一个悲剧结尾。n
所以,既然是博弈游戏,有太多的棱角总难免终伤痕累累。一个玻璃瓶,可以装下一杯水,但却装不下一把薄薄的三角尺,因为水能适应环境而被玻璃瓶相容,这样它得到了别人无法得到的生存空间。吴清源大师倡导“中和精神”,追求的正是和谐、包容的全局平衡境界,这是因为投资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所以既需要科学的高度和精度又需要艺术的深度和广度,如果你想长久地在投资市场上生存,不妨记住这一段。n
后,希望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能打开投资道路上的智慧之门,就像阳光下一条明亮的小河,顺势穿流,笑对起落,沿路听山岳之声,观游鱼之乐,弹风石之曲,披星月之妆,投资是美不胜收,而成功投资带来的生活更妙不可言。我想,这就是利弗莫尔的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大意义吧。n
……n
序言
刚拿到这本书,还没来得及深入翻阅,只是大概浏览了一下目录和前言,就已经被它散发出的那种沉甸甸的智慧和历史感所吸引。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真正“玩转”市场,并且能将自己的经验提炼成一套可操作理论的大师们充满敬意,而“股票大作手”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似乎预示着这本书将带我进入一个截然不同的投资境界。它不像市面上许多浮于表面的技术分析书籍,更多地展现出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考,关于人性的弱点,关于市场的周期,关于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操盘术”的具体阐述,它究竟是如何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中,做出一次次精准的判断,并且最终实现财富的增长?利弗莫尔这个名字,在投资圈几乎是传奇般的存在,他的经历充满了戏剧性,他的交易理念更是被奉为圭臬。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了我一个直接学习这位传奇人物交易思想的绝佳机会。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理解他所说的“市场不会犯错,错的是人”背后的深意,去探寻他如何克服贪婪与恐惧,如何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这是一次关于智慧的探索,一次关于勇气的挑战,一次关于财富的启迪。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股票交易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的读物,只不过它恰巧选择了股市这个舞台来展现。作者在开篇就抛出了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观点,即交易的本质并非技术,而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利弗莫尔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关于人性在金钱面前挣扎、诱惑、迷失与最终超越的生动故事。我猜想,书中会详细剖析在市场波动中,投资者的情绪是如何被放大,如何导致非理性的决策。那种“想要一夜暴富”的冲动,那种“踏空就心痒”的焦虑,那些在亏损后急于回本的鲁莽,或许都在书中被一一揭示。而“操盘术”的精髓,可能就隐藏在如何识别并克服这些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之中。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或者一些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市场中人性陷阱的“信号”。毕竟,再精妙的技术分析,如果不能驾驭好自己的情绪,也可能成为纸上谈兵。这本书似乎在提醒我,真正的“大作手”并非是神,而是能够与自己内心的“魔鬼”进行一场场殊死搏斗的凡人。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被一种强烈的现实主义气息所笼罩。它没有回避市场残酷的一面,反而直面市场的波动、风险以及无数投资者因此遭受的损失。书中“股票大作手”的称号,以及“利弗莫尔的交易准则”这个副标题,都给我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期待。我猜测,这本书不会是那种“教你如何快速致富”的速成指南,而是更侧重于建立一套长期、稳健的交易体系。它可能包含了对市场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对不同市场环境下应变策略的详细阐述。我很好奇,利弗莫尔是如何在那个信息相对不发达的时代,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出那些至今仍能指导我们交易的“准则”。是关于趋势的判断?是关于资金管理的原则?还是关于风险控制的策略?我甚至想象,书中可能会引用一些真实的交易案例,来印证那些理论的有效性。读这样的书,我希望能够获得的是一种“授人以渔”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某个指标或者公式。它应该能够帮助我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思考框架,在纷繁的市场信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道。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自带一种传奇色彩,“股票大作手”和“利弗莫尔”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就足以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在波涛汹涌的股市中“乘风破浪”的交易者充满好奇,他们是如何做到在大多数人赔钱的时候,却能赚取巨额财富的?这本书无疑给了我一个近距离接触一位传奇人物交易思想的机会。我猜测,书中不会是那种纯粹的技术分析指南,而是会更侧重于交易背后的逻辑和心法。利弗莫尔的“交易准则”,一定是他多年实战经验的提炼,其中可能包含了关于如何认识市场、如何与市场相处、如何控制自身欲望的深刻见解。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揭示“操盘术”的奥秘,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技巧,更可能是一种对市场机会的敏锐捕捉能力,一种在复杂局面下做出最优决策的智慧。我想,读这本书,我希望能获得的不仅仅是交易技巧,更是一种对投资本质的理解,一种能够在变化的市场中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升级,一种对自我认知的深化。
评分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带有一种“过来人”的经验分享意味,仿佛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在向后辈传授他宝贵的实战经验。我尤其对“操盘术”这三个字感到好奇,它背后一定蕴含着一套具体、可执行的交易方法论,而非空泛的理论。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术”,让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交易技巧变得易于理解和实践。利弗莫尔的“交易准则”,我理解为他通过无数次实战验证过的、最核心的交易原则。这些原则,很可能涉及到对市场时机的把握、对风险的量化、对止损的坚决执行,以及对盈利的耐心持有。它可能是一种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艺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走出“凭感觉交易”的误区,建立起一套基于规则的交易模式。我甚至想象,书中或许会包含一些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市场“陷阱”的信号,或者在出现重大转折时,如何进行判断和应对的策略。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投资道路上的一个“路标”,指引我少走弯路,更稳健地前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