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操盤術-股票大作手-利弗莫爾的交易準則
定價:45.00元
作者: 傑西·利弗莫爾,李祐興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300221250
字數:
頁碼:180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傑西·利弗莫爾一嚮被視為“投機”,他因數次做空股市而名聲大起,巨額財富也數次得而復失,宣告破産。他自創的結閤時間元素和股價走勢方程式,直至今天仍受到許多投資人士的贊譽,並成為學習的對象。n
許多人都認為,投機與投資是截然區分的。所以,利弗莫爾總是被貼上“投機”的標簽。一筆交易行為若要分齣區彆的話,那隻有成功的投資和失敗的投資之分,而投資和投機這兩扇看似並無交叉的大門後,隻有一條路通嚮成功的投資。這個必經路徑就是風險控製能力。投資和投機無非是在做好風險控製前提下的兩種不同資金運用形式而已。n
投資的過程,就是用自己一次甚至幾次的血淚教訓換來一句話的過程。請記住利弗莫爾的核心思想:投資*一步是判斷市場的大趨勢所嚮;股票創新高時,勇於買入和持有;在損失齣現的時候及時斬斷;當市場和判斷一緻時,堅守頭寸不動搖;領頭羊永遠是買入和關注的重點;遠離內幕交易。n
n
海報: n
內容提要
在本書中,傑西·利弗莫爾詳細完整地介紹瞭自創的“利弗莫爾市場方法”,其要素包括時間元素、關鍵點、分批買入、集中投資等。並詳細附錶,解釋如何自己動手,製作股價走勢以預測下一步動嚮和決定買賣時機。他同時還以自己的投資經曆為例子,提齣諸如捕捉市場信號、不要相信內幕消息、不要理會市場的小幅波動、反復驗證關鍵點、不要急於套現或者買入等投資原則,時至今日仍然行之有效。
n為瞭更切閤現在的市場需求,本書特彆邀請原基金經理張翎審訂並導讀。張翎結閤目前的中國證券市場和自己十多年的投資經曆,以新的角度詮釋利弗莫爾的投資原則,使本書更加具備實效性。
目錄
傑西·利弗莫爾的傳奇一生 ......005n
序 ......007n
章投機的挑戰 ......013n
第二章如何判斷股價走對瞭 ......033n
第三章追隨龍頭股 ......045n
第四章自己管理手中錢 ......057n
第五章關鍵點 ......071n
第六章沉痛的教訓 ......091n
第七章大賺三百萬美元 ......107n
第八章利弗莫爾的市場要訣 ......123n
第九章實戰攻略 ......137n
後記 ......177n
作者介紹
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auristoLivermore,1877--1940),生於美國麻州,20世紀20年代紐約華爾街活生生的傳奇人物,是那個時代極為花哨的百萬富翁。Jesse LauristoLivermore:一生的,一身的瘋狂。15歲時開始投機,並獲利3.12美元,30歲時賺到百萬美元,1929年股市大崩盤時賺到一億美元。一生大起大落,數度破産又東山再起。
文摘
投資是一個玻璃瓶,外麵看簡單透明,似乎誰都能一眼看穿。但投資又是個萬花筒,因為等你真正上手仔細看,裏麵的玄妙又會讓人暈頭轉嚮。n
這本《股票作手沉思錄》是《股票作手迴憶錄》的姊妹篇,如果說被譽為“證券期貨界聖經”的《股票作手迴憶錄》中的內容更有傳奇色彩,那麼這本書自然就更為寫實。在本書中,傑西利弗莫爾用簡樸平實的語言,告訴我們如何看穿投資這個萬花筒。事實上,當你跟隨本書在利弗莫爾的下逐漸看透瞭其中的奧妙,投資就正如一個玻璃瓶那麼簡單清澈且從來不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n
技法與心法n
一本投資書籍究竟能給讀者帶來什麼?n
初入市場的人都希望能迅速得到一本“秘笈”幫助自己練成低買高賣的絕世神功,從而笑傲江湖。但事實是,信息社會已經讓投資沒有一點點秘訣可言,至少從投資技巧上,你能想到的20世紀的投資天纔們,威廉江恩、沃倫巴菲特、彼得林奇等等,都已經通過著作一五一十地告訴大傢如何像他們一樣去投資。可是,他們的投資業績是否也像他們的著作那樣能輕易復製呢?利弗莫爾說過:“我深深意識到,數百萬人在期貨市場投機,很少有人花全力去研究投機藝術。然而,在我看來,這是一項專業的工作——也許不止是一項工作。也許這是一種職業,來者攘攘,齣類拔萃的卻很少。”這句話說明,投資這一行的壁壘很高,往往是90%的人為10%的人貢獻利潤。n
從事投資這個行業十幾年來,我認為,投資終究是“悟”的藝術。所謂方法和技巧,永遠都是那麼一些,投資者即使讀破萬捲書,然而取得的成績卻大相徑庭,秘密緣於領悟力差異。明末大畫傢石濤有語曰:“嘔血十鬥,不如嚙雪一團”,這可以說是所有技藝所追求的境界寫照。“嘔血十鬥”,是技巧上的追求,“嚙雪一團”是悟道後境界上的升華,繪畫當然是需要嘔心瀝血的功夫,但一個成功的藝術傢不能停留在技巧的追求上,而應技巧,由技而進於道。繪畫成功的關鍵不是知識,而是智慧,因為它是隻看結果的藝術。這和投資世界是多麼地相似,無論是利弗莫爾還是巴菲特、索羅斯,他們達到被人仰視的高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高深的技法,而是他們對市場看得深悟得徹,運用簡單的真理畫齣瞭的投資麯綫。n
那麼針對本節句話所提齣的問題,讀完利弗莫爾的書,也許能為正在求道中的投資者們帶來的啓發。n
投資與投機n
在我身邊,有人崇拜利弗莫爾,他渴望能在交易上獨孤求敗;有人膜拜巴菲特,他期盼用時間換來玫瑰。聽起來,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行為取嚮,所以坊間也難得有人把利弗莫爾和巴菲特聯係在一起,就像絕大多數人都想當然地認為投資和投機完全是兩碼事一樣。但是,我認為,一筆交易行為若要作齣區分的話,那隻有成功的投資和失敗的投資之分,而投資和投機這兩扇看似並無交叉的大門後,隻有一條路通嚮成功的投資。這個必經路徑就是風險控製能力。n
所以,投資和投機無非是在做好風險控製前提下的兩種不同資金運用形式而已。如果之前你曾對投資或者投機有任何愚蠢的偏見,那趕快迷途知返還來得及。n
利弗莫爾之所以不是濱中泰南或者陳久霖,是因為他懂得遵守紀律,尊重市場的普遍規律,從不孤注一擲或者逆市而行。巴菲特也一樣,他尊重自己的交易體係和價值觀,對風險的控製和對投資安全邊際的現身說法堪稱。他們倆的投資套路並不一緻,但對投資風險的理解和閱讀市場的能力卻體現齣瞭驚人的一緻性,在他們手中,一項大宗的投資隻不過是一個個平常例行套路的延續而已,既不神秘,也不復雜,隻不過外界對他們的稱呼一個是天纔的投機客,一個是的價值投資者,而實際上,他們隻不過是在做自己熟悉和擅長的事情而已,順便賺到瞭錢。n
所以,投資的樂趣全不在錶麵上軋空多少噸棉花的驚心動魄或者滾多大的雪球的魅力無限。投資者讀完本書後會明白我想說的話,懂得鎖定風險,超額利潤不請自來。n
寬容與包容n
全世界各行各業的成功者,成功的方式五花八門,但他們身上大都具備忍耐和寬容這個共同的氣質,而這對於投身於投機市場的眾生來說,更是生存的基本功。n
你必須承認,投資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即使是天纔,投資打眼也是傢常便飯,所以,對一個投資者來說,提高水平和境界,其一是總結自己的低級失誤,力求改進和杜絕再犯,以提高自己的成功率。當然,認錯在職業投資圈是一門失傳的藝術,我所接觸到的人無不把責任推卸給市場或他人,然後獲得心理的解脫,而後呢,等待下一次輸錢的到來。剛剛過去的金融危機期間,雷曼和貝爾斯登就以被害者的身份把這種拒不認錯的習慣發揮到瞭,而結果就是他們沒有再輸一次的機會瞭。n
當然,我認為提高水平關鍵的一點就是習慣承受市場的壓力,堅韌卻柔和。因為在市場麵前我們總是犯錯,所以一個寬廣的胸襟會讓你始終有平靜的心態去麵對起伏,化解壓力,這可謂利弗莫爾人生的短闆,也是他在書中沒有提及的,也恰恰是他性格的缺陷導緻瞭傳奇人生終結於一個悲劇結尾。n
所以,既然是博弈遊戲,有太多的棱角總難免終傷痕纍纍。一個玻璃瓶,可以裝下一杯水,但卻裝不下一把薄薄的三角尺,因為水能適應環境而被玻璃瓶相容,這樣它得到瞭彆人無法得到的生存空間。吳清源大師倡導“中和精神”,追求的正是和諧、包容的全局平衡境界,這是因為投資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所以既需要科學的高度和精度又需要藝術的深度和廣度,如果你想長久地在投資市場上生存,不妨記住這一段。n
後,希望看過這本書的讀者都能打開投資道路上的智慧之門,就像陽光下一條明亮的小河,順勢穿流,笑對起落,沿路聽山嶽之聲,觀遊魚之樂,彈風石之麯,披星月之妝,投資是美不勝收,而成功投資帶來的生活更妙不可言。我想,這就是利弗莫爾的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大意義吧。n
……n
序言
翻開這本書,我被一種強烈的現實主義氣息所籠罩。它沒有迴避市場殘酷的一麵,反而直麵市場的波動、風險以及無數投資者因此遭受的損失。書中“股票大作手”的稱號,以及“利弗莫爾的交易準則”這個副標題,都給我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和期待。我猜測,這本書不會是那種“教你如何快速緻富”的速成指南,而是更側重於建立一套長期、穩健的交易體係。它可能包含瞭對市場運行規律的深刻理解,對不同市場環境下應變策略的詳細闡述。我很好奇,利弗莫爾是如何在那個信息相對不發達的時代,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實踐,總結齣那些至今仍能指導我們交易的“準則”。是關於趨勢的判斷?是關於資金管理的原則?還是關於風險控製的策略?我甚至想象,書中可能會引用一些真實的交易案例,來印證那些理論的有效性。讀這樣的書,我希望能夠獲得的是一種“授人以漁”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地模仿某個指標或者公式。它應該能夠幫助我建立起自己獨立的思考框架,在紛繁的市場信號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航道。
評分這本書從書名上看,就帶有一種“過來人”的經驗分享意味,仿佛一位久經沙場的將軍,在嚮後輩傳授他寶貴的實戰經驗。我尤其對“操盤術”這三個字感到好奇,它背後一定蘊含著一套具體、可執行的交易方法論,而非空泛的理論。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這些“術”,讓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交易技巧變得易於理解和實踐。利弗莫爾的“交易準則”,我理解為他通過無數次實戰驗證過的、最核心的交易原則。這些原則,很可能涉及到對市場時機的把握、對風險的量化、對止損的堅決執行,以及對盈利的耐心持有。它可能是一種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的藝術。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引導我走齣“憑感覺交易”的誤區,建立起一套基於規則的交易模式。我甚至想象,書中或許會包含一些能夠幫助我們識彆市場“陷阱”的信號,或者在齣現重大轉摺時,如何進行判斷和應對的策略。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投資道路上的一個“路標”,指引我少走彎路,更穩健地前行。
評分剛拿到這本書,還沒來得及深入翻閱,隻是大概瀏覽瞭一下目錄和前言,就已經被它散發齣的那種沉甸甸的智慧和曆史感所吸引。我一直對那些能夠真正“玩轉”市場,並且能將自己的經驗提煉成一套可操作理論的大師們充滿敬意,而“股票大作手”這個名字本身就自帶光環,似乎預示著這本書將帶我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投資境界。它不像市麵上許多浮於錶麵的技術分析書籍,更多地展現齣一種哲學層麵的思考,關於人性的弱點,關於市場的周期,關於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和獨立。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操盤術”的具體闡述,它究竟是如何在風險與機遇並存的市場中,做齣一次次精準的判斷,並且最終實現財富的增長?利弗莫爾這個名字,在投資圈幾乎是傳奇般的存在,他的經曆充滿瞭戲劇性,他的交易理念更是被奉為圭臬。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給瞭我一個直接學習這位傳奇人物交易思想的絕佳機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理解他所說的“市場不會犯錯,錯的是人”背後的深意,去探尋他如何剋服貪婪與恐懼,如何建立自己的交易係統。這是一次關於智慧的探索,一次關於勇氣的挑戰,一次關於財富的啓迪。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股票交易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人生智慧的讀物,隻不過它恰巧選擇瞭股市這個舞颱來展現。作者在開篇就拋齣瞭一個非常引人深思的觀點,即交易的本質並非技術,而是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利弗莫爾的經曆,本身就是一個關於人性在金錢麵前掙紮、誘惑、迷失與最終超越的生動故事。我猜想,書中會詳細剖析在市場波動中,投資者的情緒是如何被放大,如何導緻非理性的決策。那種“想要一夜暴富”的衝動,那種“踏空就心癢”的焦慮,那些在虧損後急於迴本的魯莽,或許都在書中被一一揭示。而“操盤術”的精髓,可能就隱藏在如何識彆並剋服這些普遍存在的人性弱點之中。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心理調適方法,或者一些能夠幫助我們識彆市場中人性陷阱的“信號”。畢竟,再精妙的技術分析,如果不能駕馭好自己的情緒,也可能成為紙上談兵。這本書似乎在提醒我,真正的“大作手”並非是神,而是能夠與自己內心的“魔鬼”進行一場場殊死搏鬥的凡人。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自帶一種傳奇色彩,“股票大作手”和“利弗莫爾”這兩個詞組閤在一起,就足以引起我極大的興趣。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在波濤洶湧的股市中“乘風破浪”的交易者充滿好奇,他們是如何做到在大多數人賠錢的時候,卻能賺取巨額財富的?這本書無疑給瞭我一個近距離接觸一位傳奇人物交易思想的機會。我猜測,書中不會是那種純粹的技術分析指南,而是會更側重於交易背後的邏輯和心法。利弗莫爾的“交易準則”,一定是他多年實戰經驗的提煉,其中可能包含瞭關於如何認識市場、如何與市場相處、如何控製自身欲望的深刻見解。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揭示“操盤術”的奧秘,這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技巧,更可能是一種對市場機會的敏銳捕捉能力,一種在復雜局麵下做齣最優決策的智慧。我想,讀這本書,我希望能獲得的不僅僅是交易技巧,更是一種對投資本質的理解,一種能夠在變化的市場中保持冷靜和理性的態度。這是一種思維模式的升級,一種對自我認知的深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