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错在哪里

新华字典错在哪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丁祥 著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词典
  • 汉语
  • 新华字典
  • 语言文字
  • 教育
  • 工具书
  • 文化
  • 历史
  • 考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工人出版社
ISBN:9787500840305
商品编码:2964225878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新华字典错在哪里

定价:22.00元

作者:陈丁祥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500840305

字数:200000

页码: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新华字典》自1953年问世,至2004年0版发行,总突破四亿册,己成为共和国每个家庭、每个学生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其之大,影响之广,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同类的汉字工具书能与之相抗衡。
然而,就是这样一本发行量*、使用人多、影响面广,被自喻为“释义准确,例证精当”、被炒作为“错误率为零”的汉字工具书,却是一本知识性差错、逻辑性差错、语法性差错、体例性差错和标点符号差错俯拾即是的不合格汉字工具书。
《新华字典》,作为一本家喻户晓的汉字工具书,其质量问题,不仅仅是《新华字典》的自身问题,而是“字”关学校师生,影响子孙后代,涉及汉语知识学习、传播和运用的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如果任其体例设置不规范、义项确立不妥当、词义解释不准确、例证选用不恰当、标点符号使用出差错,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现以《<新华字典>错在哪里?》为题,逐一公布存在于0版《新华字典》中5大类50小类的释义差错实例,并进行简析。意在抛砖引玉,呼吁全社会千亿万《新华字典》的读者共同关注0版《新华字典》质量,共同质疑0版《新华字典》的释义差错。

目录


章 关于《新华字典》中的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使用违规
选例:敌
二、标点符号使用违例
(一)在该用“.”(圆点)的地方却用了句号“。”
选例:悖
同类差错实录
(二)在该用句号“。”的地方却用了“.”(圆点)
选例:堵
同类差错实录
(三)在该用“.”(圆点)的地方却用了问号“?”
选例:猜
同类差错实录:
(四)在该用“.”(圆点)的地方却用了叹号“!”
选例:着
同类差错实录
第二章 关于《新华字典》中的义项
一、确立的义项子虚乌有
(一)确立的名词义项子虚乌有
选例:夹
同类差错实录
(二)确立的动词义项子虚乌有
选例:雅
同类差错实录
(三)确立的形容词义项子虚乌有
选例:纱
同类差错实录
二、一个义项中混立多个词义
(一)不同词性的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1.名词义与动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1:便
选例2:馘
选例3:报
同类差错实录
2.名词义与形容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1:益
选例2:冗
同类差错实录
3.名词义与副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躬
4.名词义与量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弓
5.动词义与形容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1:备
选例2:简
选例3:弯
同类差错实录
6.动词义与介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迤
7.形容词义与副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1:齐
选例2:偶
同类差错实录
8.副词义与动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并
9.副词义与代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身
(二)不同含义的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1.本义或基本义与泛指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士
同类差错实录
2.本义或基本义与特指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轨
同类差错实录
3.内涵不同的名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l:点
选例2:岗
同类差错实录
4.内涵不同的动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媾
同类差错实录
5.内涵不同的形容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空
同类差错实录
6.内涵不同的量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围
(三)不同用法的动词义混立一个义项
1.一般用法义与使动用法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鸣
同类差错实录
2.一般用法义与供动用法义混立一个义项
选例:啖
第三章 关于《新华字典》中的例证
一、确立名词义项,引用动词义例证
选例1:碑
选例2:白
同类差错实录
二、确立名词义项,引用形容词义例证
选例:毒
同类差错实录
三、确立名词义项,引用量词义例证
选例:筲
同类差错实录?
四、确立名词本义或基本义义项,引用名词引申义例证
选例:扉
同类差错实录
五、确立名词义项,引用名词作状语义例证
选例:林
同类差错实录
六、确立动词义项,引用名词义例证
选例:北
同类差错实录
七、确立动词义项,引用形容词义例证
选例:猎
同类差错实录
八、确立动词一般用法义义项,引用动词特殊用法义例证
选例:衣
同类差错实录
九、确立动词本义或基本义义项,引用动词引申义例证
选例:飨
十、确立形容词义项,引用名词义例证
选例:丑
同类差错实录
十一、确立形容词义项,引用动词义例证
选例1:快
选例2:慢
同类差错实录
十二、确立形容词义项,引用副词义例证
选例:暗
同类差错实录
十三、确立形容词义项,引用非对应的形容词义例证
选例:国
第四章 关于《新华字典》中的字头
一、统读字使用违规
选例:括
同类差错实录
二、异体字使用违规
选例:仝
同类差错实录
三、数字使用违规
选例:幺
同类差错实录
第五章 关于《新华字典》中的注音
字头注音出差错
选例:菀
同类差错实录
第六章 关于《新华字典》中的其他问题
一、义项的表述语出差错
(一)表述语存在语法错误
选例:吗
(二)表述语不规范
1.人名用字表述不规范
2.地名用字表述不规范
二、词性标注出差错
(一)副词标注出差错
选例:曾
同类差错实录
(二)代词标注差错
选例:自
同类差错实录
(三)量词标注差错
选例:锱
同类差错实录
(四)介词标注差错
选例:坐
同类差错实录
(五)数词标注差错
选例:再
同类差错实录
(六)连词标注差错
选例:斯
同类差错实录
(七)助词标注差错
选例:则
同类差错实录
附录“字典差错”绝不是“学术争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好的,这里为您撰写一本名为《字海探微:现代汉语规范与演变》的图书简介。 --- 字海探微:现代汉语规范与演变 一部探寻汉字生命力的深度观察报告 图书简介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洪流中,汉字,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基因的核心载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着自身的演变与重塑。《字海探微:现代汉语规范与演变》并非一本简单的工具书,它是一部深度剖析当代汉字使用现状、审视语言规范变迁、并对未来书写文化走向进行审慎思考的专业著作。本书旨在超越传统的释义范畴,以历史的纵深感和审美的细腻度,带领读者重新认识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这些方块字。 第一部分:历史的回响与规范的张力 本书的开篇,我们首先追溯了现代汉字规范化历程中的关键节点。这不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而是对“规范”这一概念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张力的深刻剖析。 追溯规范的根源: 从清末“文字改革运动”的萌芽,到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方案”的推行,每一步的决策都牵动着数亿人的书写习惯。我们细致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推行规范背后的考量——是追求普及性、易学性,还是坚守历史传承性?本书对比了不同历史时期官方文件、教育教材以及民间书写样本,揭示出规范在实际执行中产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温差”。 形、音、义的微妙失衡: 规范的制定旨在统一标准,然而,语言是流动的有机体。本书重点探讨了在规范框架下,一些特定汉字的形体结构、读音标注以及多重语义在当代语境中的“漂移”现象。例如,某些简化字与传统字在特定词组中产生的歧义,或某些古今异义词在现代应用中的语感偏差。我们没有简单地评判对错,而是试图理解这种失衡如何影响信息的精确传递,以及如何在尊重历史的同时,适应现代高效沟通的需求。 第二部分:数字时代的汉字重塑 如果说前一部分着眼于历史的延续,那么本书的后半部分则将焦点完全投向了数字化浪潮对汉字形态和使用方式带来的颠覆性影响。 键盘上的汉字与手写体记忆的衰退: 智能手机和电脑输入法,尤其是拼音输入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与汉字建立联系的方式。我们不再需要熟练掌握笔顺和间架结构,只需熟悉声母和韵母。本书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和职场人士的抽样调查,量化分析了“肌肉记忆”的退化程度,并探讨了这种“去书写化”趋势对汉字审美能力和记忆模式产生的深远影响。 新词、新义与网络语境的扩张: 互联网催生了海量的网络新词、缩写和表情符号(Emoji)。这些元素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日常交流中,挑战着传统词典的收录边界。《字海探微》对这些“数字方言”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类。我们分析了它们在构建群体认同中的作用,同时也警示了过度依赖非规范语言可能带来的沟通障碍。我们深入探讨了某些网络热词在脱离特定语境后,其意义的固化或消解过程。 字体设计的艺术与商业化: 电子屏幕的普及使得字体设计不再仅仅是出版印刷业的专利,它成为了用户体验(UX)的核心组成部分。本书专门辟章讨论了宋体、黑体、楷体等基础字体的屏幕优化,以及一些新兴的创意字体如何平衡可读性与个性表达。字体选择不再是中性的,它承载着品牌调性、情感倾向,甚至是意识形态的微妙表达。 第三部分:寻觅汉字的“生命力”与未来 《字海探微》的最终目标,是引导读者超越规范的条条框框,去感受汉字背后蕴含的生命力与文化韧性。 从结构到哲学的连接: 汉字是表意文字的典范。本书重新审视了“左右结构”、“包围结构”等造字原理,并将其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谐”、“对立统一”等概念进行类比,探讨汉字的形态本身是否内含着一种独特的东方世界观。 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平衡点: 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化趋势和信息碎片化,如何有效地在基础教育阶段传授汉字文化,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本书提出了一种“体验式汉字教育”的构想,强调在理解字形演变和文化典故中学习汉字,而非仅仅机械记忆笔画和读音。 结语: 《字海探微:现代汉语规范与演变》是一部对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字进行的一次诚恳对话。它邀请所有关心语言命运的读者,放下评判的预设,以一种开放而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手中的每一个方块字。它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在科技飞速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珍视、理解并塑造我们独有的汉字文化,使其在下一个百年依然充满生命力? 本书试图在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变数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 目标读者: 语言文字工作者、编辑、校对人员。 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文化研究领域的学生与学者。 对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 所有关注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并希望提升文字敏感度的专业人士。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体验上的流畅性,是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我习惯于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随手在旁边放一本参考书,用来查阅那些生僻的、或是不同语境下含义有所偏移的词汇。通常情况下,工具书的检索效率总是一个痛点,厚重的词条和不够直观的目录设计,常常打断阅读的连贯性。然而,这本书的索引系统简直是神来之笔。它似乎非常理解现代读者的使用习惯,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拼音和部首检索,更加入了一个“语义关联链”的索引,让你能够通过一个核心词汇,迅速追踪到与之在哲学、历史或特定文学流派中产生交集的相关术语。这种设计极大地加速了我的查阅过程,让知识的吸收变得如同水银泻地一般自然,毫不费力。

评分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摒弃了传统工具书那种刻板的、一成不变的蓝皮或红皮样式,采用了近乎艺术品般的米白色硬壳,配以烫金的、极具设计感的字体排版,拿在手上完全不像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现代文学的精装本。内页的纸张质感也无可挑剔,那种微微泛黄的、略带纹理的道林纸,不仅长时间阅读时眼睛不易疲劳,也赋予了内容一种沉淀下来的历史感。书脊的粘合工艺处理得非常扎实,即便是经常翻阅,也无需担心散页的问题。封底的留白恰到好处,只印着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让人在合上书本的那一刻,仍在回味着设计师试图传达的某种情绪。总体而言,从触感到视觉,这部作品在包装上所下的功夫,已经超越了工具书的范畴,提升到了一个收藏品的层面,让人忍不住想把它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供人欣赏。

评分

这部作品的价值,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它对“惯性思维”的挑战上。它似乎在潜移默化中,鼓励读者去质疑那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既定事实。书中对某些常用语的“正统”解读提出了非常犀利且富有洞察力的反思,迫使你停下来思考: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这个词义,是否真的抓住了它最初的精髓?这种批判性的视角,使得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体系,突然间出现了一道裂痕,进而引导你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对于任何一个热衷于深度思考的人来说,这种“被推着走”的阅读过程,是极其宝贵和令人兴奋的。它成功地将工具书的使用,提升成了一次智力的“辩论”。

评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内容编排上所展现出的宏大格局和细腻之处的完美结合。宏大之处在于,它似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各个词条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精妙的交叉引用,形成了一个互相支撑的知识大陆。而细腻之处,则体现在那些被“边缘化”但极富文化价值的小知识点的收录上。比如,那些几乎已从日常用语中消失的方言词汇,或者特定历史时期才存在的专业术语,作者都没有放过。这不仅是对语言学的尊重,更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庄严承诺。能够将如此浩瀚的知识体量,梳理得如此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实在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这本书,称得上是当代知识载体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

评分

语言的叙事风格非常引人入胜,它完全没有传统参考书那种冷冰冰的、机械式的定义罗列。作者在解释每一个概念时,都仿佛在讲述一个微型故事,充满了现场感和画面感。举例来说,当解释一个古老成语的演变时,作者并非简单地给出“甲变乙”的枯燥过程,而是会引入当时的历史背景,甚至会模拟出那个时代人们使用这个词汇时的语气和神态。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式,使得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立刻变得生动立体起来。读起来完全没有负担,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种愉快的“探索”。我发现自己不再是为了查阅而翻动它,而是主动地去翻阅,期待着下一个词汇又能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