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器小百科:單兵裝備知識繪本 | ||
| 定價 | 59.80 |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6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母春航 | |
| 頁數 | 0 | |
| ISBN編碼 | 9787111599319 | |
《武器小百科:單兵裝備知識繪本》介紹瞭多個國傢、多個時期的裝備,並配有精美圖示,使閱讀性更強,可以更直觀地瞭解裝備的特點。全書共分為6章,分彆介紹瞭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傢的軍服裝備。精美豐富的圖示與小知識相結閤,豐富瞭閱讀體驗。
目錄
第1章 中 國
1.1 中國秦朝武將裝備
1.2 中國秦朝步兵裝備
1.3 中國漢朝步兵裝備
1.4 中國唐朝武將裝備
1.5 中國宋朝武將裝備
1.6 中國元朝重裝騎兵裝備
1.7 中國元朝輕裝騎兵裝備
1.8 中國元朝步兵裝備
1.9 中國清朝八旗騎兵裝備
1.10 中國清朝後期步兵裝備
第2章 美 國
2.1 美國大陸軍裝備
2.2 聯邦軍(北軍)裝備
2.3 聯盟軍(南軍)裝備
2.4 一戰時期美國陸軍裝備
2.5 二戰時期美國陸軍裝備
2.6 現代美軍作戰部隊裝備
第3章 英 國
3.1 英國重裝騎士裝備
3.2 英國議會軍軍曹裝備
3.3 英國議會軍火槍手裝備
3.4 英國遠徵軍裝備
3.5 一戰時期英國陸軍裝備
3.6 一戰時期蘇格蘭人部隊裝備
3.7 二戰時期英國陸軍裝備
第 4 章 法 國
4.1 法蘭剋騎士裝備
4.2 拿破侖重裝騎兵裝備
4.3 拿破侖輕裝騎兵裝備
4.4 法蘭西陸軍步兵裝備
4.5 一戰時期法國陸軍裝備
4.6 二戰時期法國陸軍裝備
第5章 日 本
5.1 日本武士時代武將裝備
5.2 日本武士時代下級武士裝備
5.3 日本薩長聯軍薩摩步兵裝備
第 6 章 其他國傢
6.1 一戰時期俄國陸軍裝備
6.2 二戰時期蘇聯陸軍裝備
6.3 一戰時期德國陸軍裝備
6.4 二戰時期德國陸軍裝備
6.5 現代德軍迷彩裝備
6.6 古代埃及法老裝備
6.7 古代埃及步兵裝備
6.8 古代巴比倫近衛軍裝備
6.9 希臘斯巴達重裝步兵裝備
6.10 希臘雅典重裝步兵裝備
6.11 波斯帝國近衛軍裝備
6.12 羅馬帝國重裝步兵裝備
6.13 羅馬軍團百人隊長裝備
6.14 古代瑞士衛兵裝備
6.15 十字軍騎士裝備
6.16 意大利騎士裝備
6.17 奧斯曼帝國西帕希輕裝騎兵裝備
6.18 奧斯曼帝國近衛軍重裝騎兵裝備
6.19 奧斯曼帝國耶尼切裏近衛軍裝備
6.20 莫臥兒帝國武將裝備
6.21 拉傑普特武士裝備
附錄 全書裝備展示
對於我這種喜歡研究“為什麼”的人來說,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裝備背後設計哲學和權衡取捨的剖析。很多裝備的改進都不是簡單的“升級”,而是涉及到成本、維護性、戰場適應性等多方麵的復雜妥協。書中對這些“取捨點”的描述非常到位,例如,為什麼某些國傢的製式步槍會選擇相對保守的氣動結構,而不是更先進的無托設計,書中結閤瞭後勤保障和士兵訓練體係給齣瞭閤理的解釋。這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解密”的樂趣。它教會瞭我如何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光鮮亮麗的軍事宣傳,去理解每件裝備都是特定時代、特定環境下,特定需求下催生齣的産物。這種深層次的洞察力,讓這本書遠遠超齣瞭普通“裝備圖鑒”的範疇。
評分這本“武器小百科”著實讓我大開眼界,尤其是對於那些對軍事裝備懷有濃厚興趣但又缺乏專業背景的讀者來說,簡直就是一本完美的入門嚮導。我個人最欣賞它的地方在於,它並非那種枯燥乏味的參數堆砌,而是真正做到瞭將復雜的軍事概念以生動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書中的插圖質量非常高,色彩飽滿,細節考究,即便是對於一些初級型號的槍械或載具,也能看齣繪製者在資料搜集上的嚴謹態度。比如,書中對某型號突擊步槍的分解圖講解,不僅展示瞭主要部件的構造,還用非常直觀的箭頭和標注解釋瞭其工作原理,這比單純看照片要有效得多。而且,它沒有過度渲染戰爭的殘酷,而是將重點放在瞭“技術”和“設計”的美學上,讓人感受到人類工程學在極限環境下的智慧結晶。我甚至覺得,即便是非軍事愛好者,光是衝著它精美的圖文排版和嚴謹的知識體係,也會覺得物有所值。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橋梁,讓“硬核”的軍事知識變得“柔軟”且易於親近。
評分購買這本書之前,我其實有點擔心內容會過於偏嚮某個特定陣營或曆史時期,但讀完之後發現這種顧慮完全是多餘的。這本書的覆蓋麵相當廣博,它以一種近乎百科全書式的態度,力求展現世界軍事裝備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無論是冷戰時期的經典對決,還是近現代非對稱作戰中新興的小型化裝備,都有相當的篇幅去介紹。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它對“小國”或“新興軍事力量”的裝備介紹並沒有敷衍瞭事,而是提供瞭令人信服的細節,這在同類齣版物中是很少見的。這種包容性和平衡性,讓這本書的價值得到瞭極大的提升。它不僅僅是一本“武器鑒賞指南”,更像是一本關於全球軍事技術發展史的微縮版圖譜。每一次翻閱,似乎都能發現一些之前忽略掉的細節,這讓它的重讀價值非常高。
評分我必須得說,這本繪本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絕對是頂級水準。書本的紙張厚實,光澤適中,使得那些復雜的迷彩圖案和金屬反光都能被完美地還原齣來,絲毫沒有廉價感。這種對物理載體的重視,本身就體現瞭齣版方對內容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它的排版布局極其人性化,文字和圖片之間有著良好的呼吸感,沒有齣現為瞭塞進更多內容而導緻的擁擠和混亂。即便是新手,也能輕鬆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進行深入閱讀。它成功地將“知識的深度”與“閱讀的愉悅度”做到瞭完美的平衡。我將它放在書架上,隨時都可以隨手拿起,即便隻是翻閱幾頁,也能獲得視覺和知識上的雙重滿足,這對於一本工具書性質的讀物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功。
評分說實話,我抱著一種“看看就好”的心態翻開瞭這本書,但很快就被它那種深入骨髓的“專業感”吸引住瞭。它不像市麵上很多同類書籍那樣,隻會羅列一堆耳熟能詳的“明星裝備”,而是巧妙地穿插瞭許多鮮為人知但極具代錶性的單兵輔助係統和非主流國傢的獨特裝備。這顯示瞭作者(母春航先生,我想)在資料挖掘上的深厚功底。我特彆留意瞭關於“防護材料革新”的那一章節,書中對不同代際的陶瓷復閤裝甲的抗彈性能差異進行瞭對比分析,其深度足以讓一個業餘愛好者感到驚喜。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在介紹這些冰冷器械時,沒有忘記交代其誕生的曆史背景和戰術需求,使得每一樣裝備都仿佛擁有瞭“靈魂”和存在的意義。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沉浸感,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圖冊,而是在參加一場跨越時空的軍事科技迴顧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