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课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解读版)
定价:19.00元
售价:12.9元,便宜6.1元,折扣67
作者: 车万育,李渔,魏冰戬,陈鹤龄 注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67733398
字数:
页码:16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声律启蒙》和的《笠翁对韵》不仅音韵美,而且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地理、典故神话、时令文史、世俗人伦、宫室珍宝、山河景物、器用饮食、花木鸟兽等。
原著的精美语句多源于古代的诗、词、文、赋,如果没有详细的注释很难理解其中的寓意。《国学课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解读版)》详尽地注解了原文中容易和现代语言相混淆的以及比较生僻难以理解的地方。注释中汲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解释每句话背后真正的含义。以展现其精深广博的文化内涵。读《国学课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解读版)》,读的不仅是韵律,读的还是鲜为人知的优美诗文和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更利于读者对韵律的理解、记忆和应用。
目录
声律启蒙上卷
一 东
二 冬
三 江
四 支
五 微
六 鱼
七 虞
八 齐
九 佳
十 灰
十一 真
十二 文
十三 元
十四 寒
十五 删
声律启蒙下卷
一 先
二 萧
三 肴
四 豪
五 歌
六 麻
七 阳
八 庚
九 青
十 蒸
十一 尤
十二 侵
十三 覃
十四 盐
十五 成
笠翁对韵上卷
一 东
二 冬
三 江
四 支
五 微
六 鱼
七 虞
八 齐
九 佳
十 灰
十一 真
十二 文
十三 元
十四 寒
十五 删
笠翁对韵下卷
一 先
二 箫
三 肴
四 豪
五 歌
六 麻
七 阳
八 庚
九 青
十 蒸
十一 尤
十二 侵
十三 覃
十四 盐
十五 成
作者介绍
文摘
《国学课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解读版)》:
这是唐玄宗在位时的一个故事:仲夏时节,长安东面的骊山上,林木葱茏,花草繁茂,画栋雕梁的宫殿楼阁,在满山浓绿中错落隐现,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那座华清宫,更是雄伟壮丽,美不胜收。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这里寻欢作乐,浴温泉,赏美景,殿上歌舞百戏杂陈,席间山珍海味满眼,这种骄奢的生活,在他们已是司空见惯。这天午后,杨贵妃懒懒地对高力士说:“那东西该来了罢!”高力士回禀道:“娘娘,奴才估摸今天就到了。这是限时限刻的,皇上的圣旨,岭南、蜀地的那些地方官怎么敢怠慢呢!他们不怕脑袋吗?”正在说着,一个宫女快步进来禀告:“娘娘,大道上已远远看到驿使的马来了!”
这时,从华清宫一直到山下的千百扇门户,全都先后打开了,太监和宫女们急切地注视着山下大道上的飞骑,在滚滚尘土中急急驰来。两个驿使和他们的坐骑,口里不断吐着白沫。来到山下,没等他们跨下马,就全都昏死过去,沉重地跌在地上。接着,那匹高大的马也倒了下去。从山上飞跑下来的几个太监,口里叫着:“娘娘的宝贝来了!”他们走过去卸下马背上驮着的几个金漆木箱,飞也似的抬到山上去了,全都不管驿使和马儿的死活。
……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封面和内文的用纸质感非常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油然而生一种珍惜之感。在内容上,我认为它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其“系统性”和“兼容性”。它没有把《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割裂开来,而是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的音韵学习体系进行讲解,指出二者在格律上的共通点和各自的侧重点。这种宏观的视角,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尤其是对于“平仄”的讲解,我以往总是记不住那些复杂的口诀,但这本书用非常直观的方式,结合现代的音标和发音练习,帮助我迅速掌握了辨识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学习这些基础格律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卖弄学问,而是为了培养一种对语言精妙之处的敏感度。书中后半部分的一些“实践运用”章节,展示了如何将这些对仗和平仄知识融入到日常的书信往来或即兴对谈中,这种实用性极强的指导,让我感到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而是真正可以融入生活的。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原本对“解读版”这类书籍抱持怀疑态度,总觉得它们为了迎合市场而牺牲了原著的纯粹性。然而,这本《国学课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解读版)》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的解读是克制的、有分寸的,绝非泛泛而谈的“大白话”。它处理历史文本的方式非常尊重原文的结构和意境,解读部分更像是对文本的“深度扫描”,而非“简单翻译”。我尤其欣赏它对文化背景的梳理。许多对仗的精妙之处,若不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地理知识乃至民间传说,就难以体会其妙处。这本书在注解中穿插了大量类似的小背景知识,比如对某种花卉、某种器皿的介绍,一下子就让那些原本冰冷的词汇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它成功地将“学习”变成了一种“文化沉浸体验”。读完此书,我感觉自己不仅掌握了一套格律知识,更像是完成了一次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对古典文学的美学标准有了全新的认识,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文化自信,是其他任何工具书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经典启蒙读物是抱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它们太过刻板,恐怕读起来会像完成任务一样枯燥乏味。然而,当我开始阅读这本号称“解读版”的著作时,我的固有印象被彻底颠覆了。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找到了古老智慧与现代语境之间的完美连接点。它没有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采用了大量的“情境再现”手法。比如,在解析“笠翁对韵”中一些看似寻常的对仗时,书中会模拟一个古代的场景,想象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对仗的,这样一来,那些拗口的句子瞬间就活了起来,充满了烟火气。我个人尤其喜欢它对音韵美感的剖析,讲解了古代汉语发音与现代普通话的差异,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古诗词读起来总有一种特别的韵味,那种“抑扬顿挫”的感觉,书中用现代声学和美学的角度进行了解构,既科学又充满诗意。对于像我这样注重实践的读者来说,书中提供的那些“仿写练习”也是极好的工具,它鼓励我们动手去尝试,去感受音韵的魅力,而不是仅仅做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这本书的编排结构非常流畅,层次感极强,读起来让人感到酣畅淋漓,丝毫没有拖沓之感。
评分这本《国学课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解读版) 9787567733398》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却又苦于没有系统入门途径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记得我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就被那种古朴典雅的排版风格所吸引,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书中对于“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解读,深入浅出,完全没有一般古籍那样晦涩难懂的感觉。作者似乎深谙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总能在关键之处给出精准的注释和生动的例证,这使得原本复杂的平仄韵律规则变得清晰明了。我特别欣赏它在解释对仗时,不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工整,更深入挖掘了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哲学思想。比如,在讲到某一特定韵脚时,会引申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风气或文人墨客的审美趣味,这种跨学科的解读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读完一章,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辨识和创作对联,更是对古代文人的思维方式有了一种更深刻的体悟。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作为一本入门教材,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私塾先生,引领着我们穿越时空,去触摸中华文明那份细腻而深邃的美感。
评分自从这本书进入我的书架,它就成了我日常碎片时间里的最佳伴侣。我发现,即便是只翻阅其中一两页,也能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与其他晦涩的国学书籍不同,这本书的“解读”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它并没有过度地进行“现代化翻译”,而是巧妙地在原文的旁边,用一种非常贴合原意的现代白话进行阐释,保留了古籍的韵味,却消弭了理解上的障碍。例如,书中对某些带有浓厚地域色彩或历史典故的词汇进行注解时,会旁征博引,甚至会配上相关的历史小故事,这使得知识点的吸收过程,变成了一次愉快的历史探秘之旅。我最欣赏的是,它似乎能洞察到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有疑虑,并在读者提问之前就给出解答。这种预见性让阅读体验非常顺畅,仿佛有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大师,时刻陪伴在侧,随时为你拨开云雾。对于想要提升个人素养,又缺乏专业训练的上班族而言,这本书无疑是打开国学大门的金钥匙,它让人感觉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件既高雅又充满乐趣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