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论语》品读 绘图本(中国传统文化品读书系)
定价:35.00元
作者:马世年 甄惠娟著
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490055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将孔子放在了一个平凡人的角度来描写,把他的喜怒哀乐与他的思想密切结合,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孔子所倡导的“仁、礼、忠、信”“有教无类”,以及“伤人乎?不问马”的人文主义关怀,也能使读者站在孔子的角度为他永不放弃的理想而喝彩。
内容提要
◆该书将孔子放在了一个平凡人的角度来描写,把他的喜怒哀乐与他的思想密切结合,对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忠、信”,以及“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思想从故事的层面重新解读。全书以比较通俗、生动的语言将孔子深奥的思想略加拓展、引申,力图使广大读者能够感知到真实的孔子,理解其为人与思想,并能够在学习、生活、事亲、、为人、教育、为政等方面有所启迪和收获。书中也配有大量手绘插图,图文并茂,知识性、可读性与趣味性兼具。
目录
壹 孔子的故事
1.孔子出生
2.少年孔子
3.青年孔子
4.洛阳见
5.孔子适齐
6.鲁国从政
7.周游列国
8.子畏于匡
9.子见南子
10.坎坷的旅途
11.学琴师襄子
12.前后为难的抉择
13.卫国内乱
14.绝境逢生
15.楚国的生活
16.生命的挽歌
17.《论语》与“十三经”
18.半部《论语》治天下
19.《论语》的传本之谜
20.孔门弟子(一)
21.孔门弟子(二)
贰 仁德篇
1.何为仁之本
2.礼后于仁
3.里仁为美
4.颜渊问仁
5.身边的仁德
6.樊迟问仁
7.仁者管仲
8.子贡问道
9.仁者爱人
10.孟武伯问仁
11.智者为仁
12.陈文子的故事
13.立己难,立人更难
14.杀身成仁
叁 孝道篇
1.真孝子闵子骞
2.三年之丧
3.父子俩的同一个问题
4.什么叫“色难”
5.子欲养而亲不待
6.百善孝为先
7.以孝治天下
8.孟庄子的孝道
9.百里负米的故事
肆 君子篇
1.天下有德者居之
2.君子必先正名
3.君子的道德标准
4.伯夷、叔齐的故事
5.柳下惠的故事
6.真正的君子
7.史鱼和蘧瑗
8.君子以义为上
9.君子小人
10.光风霁月真君子
伍 篇
1.朋友之道
2.交什么样的朋友
3.司马牛之忧
4.的艺术
5.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
6.以文会友
7.志同道合的朋友
陆 处世篇
1.傲寒独立
2.胜者为王败者寇
3.做一个完美的人
4.识人必察
5.行己有耻
6.夫子言志
7.不与鸟兽同群
8.四子侍坐
9.圣人之道
10.路遇隐士
11.孔子击磬
12.敢说真话的子路
13.吃饭乃是大问题
14.孔子的为人
15.尊礼为礼
16.士的标准
17.夫子的幽默
18.韶华易逝
柒 论学篇
1.六言六蔽
2.孔鲤学诗
3.樊迟学稼
4.有教无类
5.因材施教
6.好学生颜渊
7.宰予昼寝
8.崇德辨惑
9.一以贯之
捌 论政篇
1.叶公问政
2.昏庸的卫灵公
3.割鸡焉用牛刀
4.孔子不做官
5.尧舜禹的传说
6.季康子问政
7.为正义而言
8.谁才是真正的霸主
9.子张问政
10.冉有做官
11.冉有的无奈
12.冉有之过
13.一句话定成败
作者介绍
马世年,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先秦诸子散文研究”负责人。出版专著有:《〈韩非子〉的成书及其文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历代赋评注?先秦卷》(合著,巴蜀书社2010年);《〈新序〉译注》(中华书局2013年)。
文摘
序言
我发现这本书在引人入胜这一点上做得极其出色,它成功地避免了许多传统文化解读书籍的通病——即理论性过强而趣味性不足。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参与一场精彩的对话,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洞察力和穿透力,总能从细微之处发掘出深刻的道理。举例来说,对于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描绘,作者总能联系到当下的社会现象进行巧妙的对比和延伸,这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原来如此”的惊喜感。我尤其欣赏它那种探讨而非断言的语气,它鼓励读者去思考,去形成自己的见解,而不是被动接受既定答案。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相关领域知识的进一步探究欲望。它不是让你记住几句格言,而是让你学会一种看待世界的独特角度。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编排逻辑非常清晰流畅,结构上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现代读者的学习习惯。它似乎并不急于将所有内容一股脑地抛出来,而是采用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人感觉每一步的深入都是水到渠成的。我留意到,在对一些核心概念的阐释上,作者并没有采取生硬的翻译腔,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富有哲理的现代语言进行了解读,这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这种处理方式,使得那些看似遥远的古代智慧,瞬间变得触手可及,仿佛孔子本人就在我们身边娓娓道来。对于我们这些在快节奏生活中摸索方向的人来说,这种来自古人的点拨,无疑是提供了一种稳定而深刻的精神锚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远比枯燥的说教来得有效得多,它真正做到了让经典“活”起来。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阅读感受,可以概括为一种“心灵的净化与重塑”。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读完某个章节后,我常常会停下来,默默地回味其中的哲思,并尝试在接下来的日常行为中去印证和实践。这种由内而外的推动力,是很多教辅读物难以企及的高度。它所传递的,是一种积极、自律且充满人文关怀的生活哲学,它帮助我梳理了许多平日里纷乱的思绪,让我对人际交往中的许多困惑也有了更豁达的视角。可以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阅读”范畴,它更像是一位良师益友,在我人生的某个阶段,为我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坚定的信念支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封面色彩搭配得很有古典韵味,既不过分陈旧,又能让人联想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字体选择既易于阅读,又带着一种典雅的书卷气。对于像我这样,虽然对传统文化有兴趣,但又常常被过于严肃的古籍劝退的读者来说,这种兼顾了美观与实用的设计简直是福音。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视觉上的小旅行,让人心情平静下来,更容易沉浸到文字所营造的意境之中。而且,纸张的质感摸起来很舒服,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太大的疲劳。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是现在很多快餐式出版物所缺乏的,足见编辑团队对“品读”二字的深刻理解——品味,自然需要良好的载体来承载。
评分这本书的文化厚重感是毋庸置疑的,但更难得的是它所展现出的对当代读者的极大诚意。在阅读过程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在力求还原历史原貌与方便现代理解之间所做的精妙平衡。它没有为了迎合大众而牺牲内容的深度,也没有因为追求高深而疏远了普通的学习者。这种恰到好处的拿捏,使得它既能成为资深爱好者案头常备的参考书,也能成为初次接触传统文化的新手入门的优秀向导。它就像一座精心搭建的桥梁,稳固地连接了过去与现在,让古老的智慧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可以融入我们日常思考和决策的活水源头。这份对读者的尊重,体现在每一个论述的严谨性与表达的通俗性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