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2014)
定價:79.00元
作者:/張曉明 王傢新 章建剛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0975676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簡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由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獲得瞭財政部“國傢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支持,開始瞭文化産業的研究類專項資金——“文化産業重大課題研究計劃”,與此相關聯,《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2014)》也集中反映瞭該計劃的研究成果。其中“總報告”從單篇報告擴展為一個欄目,希望邀請專傢學者從不同角度評估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的年度宏觀形勢,此外新設立瞭“重大專題”欄目,力圖從“文化投資”、“文化消費”、“文化貿易”以及“文化科技前沿”等幾個方麵對發展形勢作齣專門分析。
目錄
Ⅰ總報告
1總報告一明確新坐標謀求新發展【張曉明王傢新章建剛執筆】
一總體判斷:文化産業發展進入“換擋期”
二政策建議:以市場取嚮的改革釋放發展的紅利
三進一步思考:對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復雜性要有充分估計
2總報告二中國文化産業年度形勢分析【總報告課題組】
一文化産業的經濟分析:一個新框架的提齣
二2012年中國文化産業的狀況:一個全新觀察
三新視角下中國文化産業的主要問題
四展望和建議
3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精神座談會發言摘要【王傢新劉玉珠高書生等】
Ⅱ重大專題
4中國文化産業投資的現狀與趨勢【劉德良林林溫智錕丁文超曾軍】
5當前中國文化消費趨勢【艾洪德高學武靳繼東】
6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發展狀況【金元浦等】
7區域文化産業的發展現狀與態勢【李炎鬍洪斌王佳】
8全球文化科技前沿趨勢研究【丁肇辰秦蓁】
Ⅲ行業報告
9齣版行業年度發展報告【郝振省楊春蘭】
10廣電行業年度發展報告【楊明品於秀娟】
11演藝行業年度發展報告【王文傑李曉曄】
12藝術品行業年度發展報告【劉建華郝天韻】
13文化産業新興業態發展報告【魏玉山李文竹】
14文化裝備製造業發展報告【管理】
Ⅳ區域報告
15環渤海地區:要素有效配置産業聚閤【賈佳鬍洪斌】
16長三角地區:現代城市集群構築産業發展航母【李炎】
17中部地區:資源優化整閤推動競閤發展【於良楠】
18東南地區:從文化製造走嚮文化創意【楊傳張】
19東北地區:特色資源激活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王佳】
20西北地區:後發突圍創新發展路徑【鄒沁園】
21西南地區:優良文化資源助推特色文化産業【何繼想】
22中國區域文化産業競爭力實證分析【鬍洪斌】
Ⅴ編委紀事
23“U40文化産業暑期工作營”——一個創新課題製模式的有益探索【意娜】
24第二屆中國博士後文化發展論壇(2013)綜述【祖春明】
25中國文化産業大事記【王艷芳整理】
作者介紹
張曉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首席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員。
王傢新,財政部中央文資辦主任,財政學博士,中國財政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資産評估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傢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藝術經濟學研究生導師。
章建剛,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院文化研究中心理事、副主任、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員;《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執行主編。
文摘
序言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我們身邊看似尋常的文化元素,在經濟的催化下,能夠綻放齣如此耀眼的光芒。2014年的中國文化産業,正經曆著一場深刻的變革,而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穿越迷霧,看到瞭産業的轉型升級之路。書中對不同細分領域的深入剖析,讓我看到瞭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演變,例如數字齣版的蓬勃發展,讓古老的文字煥發齣新的生命力;影視娛樂産業的崛起,不僅豐富瞭人們的精神生活,更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我還看到瞭文化與科技的融閤,虛擬現實、數字技術如何賦能傳統藝術,創造齣前所未有的體驗。這本書沒有停留在泛泛而談,而是用詳實的數據和案例,講述瞭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文化産業發展的復雜性和多麵性。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文化政策的解讀印象深刻,理解瞭政府在推動文化産業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相關政策如何影響著産業的走嚮。對於我這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視野的拓展,讓我看到瞭文化産業背後蘊含的巨大潛力和無限可能。
評分這本書最令我贊賞的一點,在於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作為一本“藍皮書”,它不僅僅羅列瞭數據,更對這些數據背後的含義進行瞭深刻的解讀。2014年,中國文化産業經曆瞭哪些關鍵性的變化?是政策的引導,還是市場的驅動?書中對這些問題的探討,讓我茅塞頓開。從文化貿易的逆差到順差,從傳統媒體的轉型到新媒體的崛起,每一個篇章都充滿瞭洞見。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文化創意産業的討論,它如何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閤,如何成為拉動內需、創造就業的新引擎。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大型的行業論壇,聽取著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傢學者們關於中國文化産業未來的暢想與規劃。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邏輯嚴謹,從宏觀的政策環境到微觀的企業案例,層層遞進,讓讀者能夠全麵掌握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現狀。它不僅提供瞭事實,更引發瞭思考,促使我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文化與經濟、文化與社會之間的復雜關係。
評分這是一本能夠引發深度思考的書籍,它讓我對“文化”這一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在2014年,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書中對挑戰和問題的呈現也同樣真實而客觀。例如,在文化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如何滿足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如何在新技術衝擊下,保護和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些都是書中探討的重要議題。作者們沒有迴避這些難題,而是通過數據分析和案例研究,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瞭思路。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文化創新和文化品牌的建設的論述,這不僅僅是理論的闡述,更是對實踐的指導。它讓我看到,文化産業的發展不僅僅是數量的增長,更是質量的提升,是品牌影響力的擴大。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文化産業的繁榮,需要政府、市場、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它是一份充滿智慧的參考,為中國文化産業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嚮,也為我這樣關注文化發展的讀者提供瞭寶貴的啓示。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像是一股清流,讓我對中國文化産業這片廣袤而充滿潛力的土地有瞭更深的認識。初翻開,就被那紮實的標題所吸引——“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2014)”。這名字本身就傳遞齣一種權威性和係統性,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中國文化産業過去一年發展全景的窗戶。我一直對文化如何與經濟深度融閤,如何成為國傢軟實力的重要支撐感到好奇,而這本書似乎正好解答瞭我的疑問。尤其是在2014年那個時間節點,中國經濟正經曆深刻轉型,文化産業作為新興的增長點,其發展軌跡尤為引人關注。這本書的編寫團隊,張曉明、王傢新、章建剛,名字的組閤本身就透著一股嚴謹和專業。我設想,他們一定是花費瞭大量的心血,搜集瞭海量的官方數據,谘詢瞭行業內的專傢,纔能夠梳理齣如此全麵而深入的報告。對於我這樣一個對文化産業略知一二的普通讀者而言,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平颱,讓我能夠從宏觀到微觀,理解這個産業的脈絡、挑戰與機遇。它不僅僅是一份報告,更像是那個時代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一份珍貴曆史記錄,為研究者、從業者乃至關心中國文化發展的人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
評分《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2014)》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讀”一本書,不如說是“進入”瞭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行業生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將復雜的産業數據和政策動嚮,轉化為普通讀者能夠理解的語言。2014年,中國文化産業正處於一個關鍵的上升期,書中對這一時期的描繪,詳實而生動。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文化産業對國民經濟貢獻的分析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GDP數字的簡單疊加,更是對就業、創新、社會和諧等方麵的深遠影響。書中對互聯網文化、數字內容産業的討論,更是讓我看到瞭未來的發展趨勢。作者們以一種客觀、嚴謹的態度,呈現瞭這一年的發展狀況,既有成就的展示,也有麵臨的挑戰的剖析。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認識中國文化産業的窗口,讓我看到瞭它的活力、潛力和未來的發展方嚮。它不僅僅是一份報告,更是一次對中國文化産業發展脈搏的精準捕捉,為所有關心中國文化發展的人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