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吧1

問吧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慶茹 著
圖書標籤:
  • 問答
  • 知識
  • 學習
  • 科普
  • 趣味
  • 益智
  • 兒童
  • 青少年
  • 教育
  • 成長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北京愛讀者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53456
商品編碼:29691776144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7-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問吧1

定價:24.00元

作者:楊慶茹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10105345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81kg

編輯推薦


有關中國文化的101個趣味問題。

內容提要


傳統文化對廣大現代人來說既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隨著傳統文化的日趨升溫,大眾對一些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話題産生瞭興趣。如:關公怎麼從戰神成瞭財神?俗語“女大十八變”中,“十八”是指年齡還是指變化之數?為什麼稱帝王君臨天下稱為“南麵”呢一柱香的時間有多長?……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都隱藏著豐富而有趣的內容。本書采用“提問、迴答並鏈接拓展”的形式,精選瞭傳統文化中的101個趣味小問題,以輕鬆活潑而又嚴謹準確的語言娓娓道來。各篇相對獨立,信手翻來就會有所心得,是一本值得一讀的休閑文化讀物。
 本書采用“提問、迴答並鏈接拓展”的形式,精選瞭傳統文化中的101個趣味小問題,以輕鬆活潑而又嚴謹準確的語言娓娓道來。各篇相對獨立,信手翻來就會有所心得,是一本值得一讀的休閑文化讀物。

目錄


1 為什麼常常稱創始人為“鼻祖”?這跟鼻子有關係嗎?
2 為什麼罵人時一般說“不要臉”而不說“不要麵”?古代有“臉”與“麵”是指人體的同一個部位嗎?
3 和尚剃光頭與印度的氣候有關嗎?
4 勾手指錶示對自己說的話負責,那麼勾手指是怎麼來的?
5 手的二個指頭為什麼叫“食指”?
6 把一條腿擱在另一條腿上為什麼叫翹“二郎腿”?
7 “足下”在古代是下對上或同輩之間的尊稱嗎?
8 “打韆”就是請安的意思,這是什麼樣的禮節?
9 為什麼古代大臣稱皇帝為“陛下”呢?
10 為什麼唐代之間的皇帝我們用謚號稱,唐宋的皇帝卻用廟號稱,而清朝則是用年號稱呢?
11 為什麼科學考試中的三名被稱為“探花”呢?
12 “大夫”本來是個官職名,怎麼後來指醫生?醫生這個說法又是什麼開始的呢?
13 為什麼將齣傢的僧人、道士稱為“方外人士”呢
14 古代為什麼稱媒人為“冰人”、“伐柯人”?
15 為什麼用“桃李”來指代學生?
16 為什麼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
17 公主的丈夫稱為“駙馬”,駙馬是稱號還是官職?
18 為什麼做官的女婿被稱為“金龜婿”?
19 古人用“東床”來稱呼女婿,這是否僅僅與“東南西北”的方嚮有關嗎?
20 嶽父為何被稱作泰山?
21 古代中國隻允許丈夫休妻嗎?有沒有可以離婚的?
22 “義結金蘭”與“蘭花”有關嗎?
23 銅錢常被稱為“孔方兄”,難道是因為與錢“稱兄道弟”有什麼好處嗎?
24 我們為什麼說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
25 為什麼稱帝王君臨天下為“南麵”呢?那麼“北麵”又有什麼特指呢?
……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星辰的低語》 在這個廣袤無垠的宇宙深處,存在著一個鮮為人知的角落,那裏,古老的星辰並非隻是冰冷的燃燒體,而是承載著無數文明的記憶與低語。我們的故事,便從這裏悄然展開。 主人公艾莉亞,一個年輕的天體物理學傢,從小就對宇宙充滿瞭近乎癡迷的嚮往。她並非來自顯赫的傢族,也非天賦異稟的神童,但她擁有著一顆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和一種對未知事物強烈的探索欲。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她發現瞭一組來自遙遠星係的異常信號。這些信號並非隨機的脈衝,而是呈現齣一種復雜的、有規律的模式,仿佛是某種古老智慧的呼喚,跨越瞭難以想象的時空距離,抵達瞭她的耳畔。 起初,科學界對她的發現持懷疑態度,認為這不過是儀器故障或是某種未知的自然現象。然而,艾莉亞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不懈地研究這些信號。她夜以繼日地解析著每一個數據點,試圖從中 decipher 齣隱藏的含義。她翻閱瞭無數古籍,研究瞭各種理論模型,甚至在夢中,她似乎也聽到瞭那些星辰的迴響,感受到瞭它們曾經輝煌的生命。 隨著研究的深入,艾莉亞逐漸意識到,這些信號並非簡單的通訊,而是某種形式的“信息錨點”,它們記錄著一個已經消逝的星際文明的興衰史。這個文明,我們姑且稱之為“黎明文明”,曾是宇宙中璀璨的一顆明星。他們擁有著遠超我們想象的科技,能夠操縱引力,穿梭於星係之間,甚至窺探到瞭生命的本源。然而,正如宇宙中許多輝煌文明的宿命一樣,黎明文明也遭遇瞭不可避免的衰落。是什麼導緻瞭他們的覆滅?是內部的紛爭,還是外部的威脅?是宇宙本身的規律,還是他們自身無法剋服的局限? 艾莉亞的探索,逐漸將她引嚮瞭關於宇宙生命起源、文明演化以及時間與空間本質的更深層次思考。她發現,黎明文明留下的信息,並非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一種警示,也是一種傳承。在他們的文明走嚮終結之時,他們將自己的智慧、經驗和對宇宙的理解,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編碼,並將其散播到宇宙的各個角落,希望能夠被未來的文明所發現,從而避免重蹈覆轍。 為瞭進一步理解這些信息,艾莉亞需要找到一個能夠解讀這些“信息錨點”的關鍵。她的研究將她帶到瞭一位隱居的老學者——卡爾。卡爾曾是一位聲名顯赫的宇宙學傢,但在一次失敗的探索實驗後,他選擇瞭遠離塵囂,隱居在地球上一個偏遠的觀測站。他擁有著艾莉亞所缺乏的經驗和智慧,也對宇宙有著一種近乎哲學的高度理解。 艾莉亞冒著被誤解的風險,帶著她的發現找到瞭卡爾。起初,卡爾對這個年輕的、激進的發現者持保留態度,他見過太多因為對宇宙的過分想象而産生的幻覺。但艾莉亞的真誠、她的數據以及她眼神中燃燒的探索之火,最終打動瞭他。卡爾迴憶起自己年輕時的夢想,那些曾經試圖觸碰宇宙最深處秘密的衝動,讓他重新燃起瞭希望。 在卡爾的幫助下,艾莉亞開始深入研究黎明文明留下的編碼信息。他們發現,這些信息並非簡單的語言,而是融入瞭數學、物理以及一種全新的、尚未被人類理解的“信息維度”。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反復解讀,他們逐步構建起黎明文明的完整畫捲:他們如何從宇宙的塵埃中崛起,如何建立起宏偉的星際帝國,又如何在科技的巔峰時刻,開始麵對存在的危機。 他們發現,黎明文明的衰落,並非源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而是一種“熵增”的緩慢侵蝕。當一個文明過於依賴其已有的知識和科技,而停止瞭對自身和宇宙的根本性反思時,它的創造力和活力就會逐漸枯竭。當他們的科技能夠輕易地滿足一切需求時,他們反而失去瞭前進的動力,陷入瞭享樂和內耗的泥沼。最終,當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已經為時已晚。 更令人震驚的是,艾莉亞和卡爾在信息的深處,還發現瞭關於宇宙本身的一些驚人秘密。黎明文明通過對宇宙的深入觀察,提齣瞭一個顛覆性的理論:宇宙並非是一個靜態的存在,而是在不斷地“自我學習”和“自我演化”。星辰的誕生與死亡,星係的碰撞與融閤,甚至我們所理解的物理定律,都可能是在宇宙演化過程中不斷調整和優化的結果。而那些“信息錨點”,正是黎明文明試圖留下的,關於宇宙這種“學習機製”的證據和綫索。 然而,隨著對信息理解的加深,艾莉亞和卡爾也麵臨著巨大的倫理睏境。黎明文明留下的信息中,也包含著他們試圖對抗熵增,尋找宇宙生命永恒之法的嘗試。其中一些方法,雖然充滿瞭誘惑,但卻可能帶來無法預測的後果,甚至可能威脅到宇宙本身的穩定。艾莉亞必須決定,是全盤接受黎明文明的遺産,還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走一條屬於人類自己的道路。 故事的高潮,在於艾莉亞和卡爾在理解瞭黎明文明留下的信息後,在地球上的一次關鍵性的觀測。他們利用黎明文明提供的部分數據和理論,成功地對一個遙遠的星係進行瞭精確的觀測,並從中捕捉到瞭更為清晰的“星辰低語”。這一次,他們聽到的不再是衰落的挽歌,而是一種新的生命信號,一種正在宇宙深處蓬勃發展的、更加年輕的文明的信號。 這個發現,讓艾莉亞和卡爾明白,生命在宇宙中是如此頑強,即使曾經輝煌的文明消逝,新的生命形式也總會孕育而生。他們也認識到,人類的文明,也正處於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是選擇繼續沉溺於短暫的安逸,還是勇敢地麵對未知,承擔起探索宇宙、理解生命、甚至參與宇宙演化的責任? 《星辰的低語》並非一個簡單的科幻故事,它更是一次關於人類對自身、對宇宙、對生命意義的深刻追問。它探討瞭科技發展的邊界,文明興衰的規律,以及在廣袤宇宙中,人類應有的位置和未來。艾莉亞的旅程,象徵著人類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而那些來自遙遠星辰的低語,則提醒著我們,生命並非孤單,而是宇宙宏大樂章中的一部分。 故事的結尾,艾莉亞並沒有找到最終的答案,因為宇宙的奧秘無窮無盡。但她已經從一個對星辰充滿好奇的年輕學者,成長為一個肩負著探索使命的先驅。她將繼續傾聽星辰的低語,試圖破譯宇宙更深層次的秘密,並為人類文明的未來,點亮一盞指引方嚮的明燈。而我們,也在這趟星際旅程中,與她一同感受宇宙的浩瀚,生命的渺小與偉大,以及那永恒的,對未知的渴望。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嚮來對那些能夠觸動內心深處的情感描寫情有獨鍾,而這本書,即使我還沒能一窺其全貌,但從封麵和書名所傳遞齣的某種意境,我就預感它會是那樣一本能夠引發共鳴的作品。我喜歡那些在平淡生活中挖掘齣不平凡的故事,或者在看似尋常的人物身上,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掙紮與閃光點。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閱讀的“浸入感”,仿佛我就是故事中的一員,與主角一同經曆喜怒哀樂,一同麵對挑戰與抉擇。很多時候,一本好書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它能在你迷茫時為你指引方嚮,在你失落時給你溫暖慰藉,甚至在你感到孤單時,讓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書架上那樣一本值得反復翻閱,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的“老朋友”。

評分

在我看來,一本能夠經久不衰的書,往往是因為它觸及瞭人性中最根本的某些東西,或者它所探討的主題具有普遍意義。“問吧1”這個書名,雖然簡潔,卻似乎蘊含著一種哲學性的思考。我猜想,它可能涉及到瞭關於選擇、關於成長、關於自我認知等一些永恒的話題。我喜歡那些能夠引發讀者反思的書籍,它們不僅僅是故事的講述者,更是思想的啓迪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深處的某些想法,讓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像一扇窗,讓我窺探到更廣闊的世界,理解那些我從未經曆過的生活。

評分

作為一個追求閱讀多樣性的讀者,我總是樂於嘗試不同風格和題材的作品。而“問吧1”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可能突破瞭我以往的閱讀習慣,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驚喜。我欣賞那些敢於打破常規,挑戰讀者認知界限的創作。或許它會以一種全新的敘事方式,或者是一種我從未接觸過的視角來講述故事。我喜歡那些能夠拓寬我的視野,讓我看到不同世界,理解不同人生態度的作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次“洗禮”,讓我對世界,對生活,甚至對“自己”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我相信,一本真正的好書,總能在不經意間改變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瞭我,那種略帶復古又充滿神秘感的插畫風格,讓我一眼就愛上瞭它。書名“問吧1”更是簡潔有力,但又留下瞭無限的想象空間。我拿到書的時候,首先就被紙張的質感所打動,不是那種光滑得有些廉價的銅版紙,而是帶有淡淡紋理的啞光紙,捧在手裏有種沉甸甸的實在感,仿佛裏麵蘊含著沉重的秘密。翻開第一頁,並沒有直接進入故事,而是映入眼簾的是一段手寫的引言,字跡娟秀卻帶著一股堅毅,內容雖是片段,卻已經將我拉入瞭一個未知的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究竟會帶給我怎樣的故事,那些隱藏在封麵和書名背後的謎團,又將如何一一解開。從這個開篇我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細節上的用心,這讓我對即將展開的閱讀之旅充滿瞭期待,相信這絕對不是一本隨隨便便就能讀完的書,它或許需要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去感受字裏行間的情感和思想。

評分

我對這類帶有懸念感和探索性質的書籍有著天然的好奇心。“問吧1”這個名字,總讓我聯想到那些需要解答的謎題,或是需要探尋的真相。我喜歡那種在閱讀過程中,一邊猜測,一邊尋找綫索,最終豁然開朗的體驗。這種智力上的挑戰和情感上的投入,是其他娛樂方式難以比擬的。我喜歡作者設置的那些巧妙的伏筆,以及隱藏在字句中的暗示,它們就像散落在道路上的碎片,需要讀者自己去收集、拼接,最終拼湊齣完整的圖景。這種互動的閱讀方式,讓讀者不再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成為瞭故事的參與者和共同創造者。我渴望在這本書中找到那種“燒腦”的樂趣,以及解開謎題後的成就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