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知日 一起看大河劇吧!
定價:49.80元
作者:茶烏龍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0867621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小到情與愛,大至義與忠,大河劇所提倡的精神,是堅持,是熱血,是勇氣,是使命感與擔當意識,是全心全意付齣而不自知不自得。這當然是劇情的需要,但對於很多觀眾而言,在生活的不同階段,他們也被劇中的人物所激勵著。無論笑與淚,生活總要嚮前。
不如,約個周末,一起看大河劇吧!
內容提要
專門關注日係內容的超人氣品牌「知日 ZHIJAPAN」推齣《知日》特集第43彈《知日一起看大河劇吧!》特集!
日本的大河劇自1963年誕生之初,便著眼於以“人”的角度來展現廣闊的曆史。
*大河劇的由來,曆年大河劇一覽,大河劇的主人公,帶你瞭解大河劇講述的“人”與曆史;
*NHK大河劇的製作團隊與協作過程,為你揭秘大河劇從選題、編劇到播齣、宣傳的全過程;
*軍事考證、曆史考證、服裝考證……考證的立足點,就是為大傢打開曆史興趣的大門;
*音樂人服部隆之:古典音樂是一切音樂創作的基礎;專門關注日係內容的超人氣品牌「知日 ZHIJAPAN」推齣《知日》特集第43彈《知日一起看大河劇吧!》特集!
日本的大河劇自1963年誕生之初,便著眼於以“人”的角度來展現廣闊的曆史。
*大河劇的由來,曆年大河劇一覽,大河劇的主人公,帶你瞭解大河劇講述的“人”與曆史;
*NHK大河劇的製作團隊與協作過程,為你揭秘大河劇從選題、編劇到播齣、宣傳的全過程;
*軍事考證、曆史考證、服裝考證……考證的立足點,就是為大傢打開曆史興趣的大門;
*音樂人服部隆之:古典音樂是一切音樂創作的基礎;
*《真田丸》《篤姬》《新選組!》《阪上之雲》《葵德川三代》……一起探索名作的魅力;
*題字、美食、讀書文化、繪捲、紀行、主題館,一覽那些不可錯過的大河劇風景。
將曆史與劇結閤,“有用又有趣”,這便是大河劇極受歡迎的迷人特質。一本《一起看大河劇吧!》,帶你走進大河劇的颱前幕後,感受日本曆史與日本人文精神的內核。
目錄
特集一起看大河劇吧!
曆年大河劇一覽
大河劇中的主人公
一起看大河劇吧!
泱泱大河,裏外人生
從0到100:大河劇的製作就是團隊協作史
為大傢打開曆史興趣的大門,就是考證的立足點
鎧甲:武將們的金鍾罩
NHK交響樂團:音樂是透明的劇情
服部隆之:古典音樂是一切音樂創作的基礎
大河劇的題字:“不嚴肅”的書道藝術
日漸“晨間劇化”:變革中的大河劇
從奸臣到忠臣:大河劇中的“石田三成”
阪上之雲:為日本近代化而奉獻一生的熱血男兒們
忠誠VS生存:戰國中上層武士價值觀
關原之戰:日本戰國史上長的一天
漫談大河劇之英雄與美食
女子世代的爭議與魅力
經典颱詞×大河劇
讀書風景×大河劇
紀行×大河劇
屏風與繪捲×大河劇
主題館×大河劇
字研:大奧/大名/サカヤキ/藩
【彆冊日和手帖】柏林騎行者的後花園
【regualrs】
photographer 西郡友典:純粹的靈魂,自由的照片
book 矢茹多聞的書籍設計 2.5次元的遊戲
manga 岡崎京子 《River's edge》
magazine 不一樣的美食雜誌——《RiCE》
俳句峨眉月當空,朦朦朧朧一片白,滿地蕎麥花
作者介紹
撰稿人
靜電場朔
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自由插畫師、設計師、模特,大宇宙釀studio 創始人。Cubecat 塊貓原創形象作者。在東京《東京流行通訊》中連載“東京視野”專欄,並長期為各類時尚雜誌供稿。
蕭西之水
1989 年生,北京人,新銳日本史作傢,指文軍鑒工作室副主編。熱愛日式吐槽,緻力於還原不同時代日本人的實際價值觀,代錶作有《誰說日本沒有戰國》《第〇次世界大戰》。撰稿人
靜電場朔
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自由插畫師、設計師、模特,大宇宙釀studio 創始人。Cubecat 塊貓原創形象作者。在東京《東京流行通訊》中連載“東京視野”專欄,並長期為各類時尚雜誌供稿。
蕭西之水
1989 年生,北京人,新銳日本史作傢,指文軍鑒工作室副主編。熱愛日式吐槽,緻力於還原不同時代日本人的實際價值觀,代錶作有《誰說日本沒有戰國》《第〇次世界大戰》。
硃武平
旅日學者,譯者,言語學博士,2011 ~ 2015 年旅居馬來西亞,從事文化交流及教學工作,現為日本國立韆葉大學客座講師。
鬼君
新聞傳播專業齣身,戲麯、詩詞、影視愛好者,現負笈海外;為“戲知”公眾號主編,“尤尼控領域”曆史影視闆塊負責人。
黑駿馬
1981 年生,上海人,外企文案、自由撰稿人。日劇愛好者,對大河劇略有研究,平時愛寫劇評,品味細膩而真摯的日式情感。
蘇枕書
客居京都,喜愛養花種菜,著有《京都古書店風景》《有鹿來》等作品。
李雨潭
現居東京,職業心理谘詢師、催眠師、生命狀態優化師、日本文學譯者。近年來緻力於尋找日本美學文化與心理學的交集,在荔枝電颱開設心理學頻道“東瀛有禮”。
regulars 撰稿人
李長聲
旅日作傢、日本齣版文化史研究專傢。曾任日本文學雜誌副主編,著有《哈,日本》《日下書》《枕日閑談》《紙上聲》等。
彼得貓(彭永堅)
從佛山、東京、廣州到上海,一直生活在外,洞察力屬於AB 型。《周末畫報》全國創意總監,南方電影論壇、廣州書墟發起人,於2009年創辦“彼得貓古本店”。
受訪人
丸島和洋
1977 年生於大阪,曆史學傢,日本國文學研究資料館研究部特任助教,研究領域為戰國大名論,著有《戰國大名武田氏的權力構造》等。2016 年擔任大河劇《真田丸》的時證專傢,並在每集播放後,通過Twitter 為觀眾做《真田丸》的相關曆史解說。
服部隆之
生於1965 年,日本作麯傢、編麯傢,畢業於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和聲科,1988 年學成歸國,從《夢起之時》開始活躍於日本樂壇,曾擔任森高韆裏、恰剋與飛鳥、中森明菜等知名歌手的編麯。擔任瞭《代錶取締役刑事》《華麗一族》《李香蘭》《誘拐》《收音機時間》等幾十部電視劇、電影、舞颱劇的音樂創作,其中《不平凡的勇氣》和《HERO》的配樂分彆拿下日劇學院奬*配樂奬,也奠定瞭他在日本樂壇的地位。他擔綱製作主題麯的《半澤直樹》更是以高42.2% 的收視率和29.07% 的平均收視率,成為平成年代以來單集收視高的電視劇,配樂被認為是該劇廣受好評的重要因素之一。祖父為曾擔任日本音樂傢協會會長的服部良一,父親為日本音樂人服部剋久,17 歲的女兒服部百音也在日本音樂界嶄露
頭角。
西郡友典
齣生於福島縣。大學畢業後,在東京作為音樂人活動。因受到荒木經惟照片的衝擊,開始拍攝照片。曾獲得第23 屆佳能“寫真新世紀”攝影大賽奬(荒木經惟選)。
特彆鳴謝
名古屋市秀吉清正紀念館、阪上之雲博物館、鬆山市立子規紀念博物館、服部隆之、丸島和洋、熊榖晃、西郡友典、三榖幸喜、田淵久美子、宮藤官九郎、宮崎葵
文摘
序言
這本《知日》的最新特輯,光是書名《一起看大河劇吧! 茶烏龍》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作為一個從小就對日本文化,尤其是曆史題材的作品情有獨鍾的讀者,大河劇一直是我心中那個充滿魅力和曆史厚重感的載體。這次《知日》以“大河劇”為切入點,讓我感覺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日本曆史長廊的窗戶。我期待的不僅僅是關於大河劇本身製作的幕後故事,更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深入瞭解那些被搬上熒幕的曆史人物和事件,感受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日本的曆史悠久且復雜,能夠被拍成一部部蕩氣迴腸的大河劇,本身就凝聚瞭無數的智慧和心血。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解讀那些經典的大河劇,它們又如何摺射齣日本社會的變遷和國民的情感。而“茶烏龍”這個意想不到的組閤,更是讓我對這本書的獨特性充滿期待,或許它會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驚喜,比如,大河劇和日常的茶歇時間,在某種奇妙的聯係中,呈現齣一種彆樣的文化風景?這種跨界和融閤,正是《知日》一直以來給我帶來的獨特體驗,總能從看似平凡的日常中挖掘齣不平凡的文化韻味。
評分我對《知日》係列一直抱著很高的期待,它總能精準地捕捉到當下日本文化的某個有趣切麵,並將其以一種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呈現齣來。這一次的《一起看大河劇吧! 茶烏龍》,更是觸及瞭我內心深處對曆史和故事的迷戀。大河劇,作為日本電視史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是曆史劇,更是一種文化符號,承載著日本人對民族記憶、英雄主義以及時代變遷的集體情感。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瞭解到不同時代的大河劇所反映齣的社會思潮和價值觀的演變。比如,那些講述戰國亂世的劇集,與講述明治維新或昭和時代的劇集,在敘事方式和人物塑造上會有何不同?它們又如何與當時的日本社會産生共鳴?“茶烏龍”這個副標題,讓我覺得這本書不隻是嚴肅的曆史解讀,可能還包含著一些輕鬆、日常的元素,比如,在觀看大河劇時,我們可以搭配什麼樣的茶點?或者,一些曆史人物在他們的時代,又有著怎樣的飲茶習慣?這種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微小的生活細節結閤的方式,往往能産生齣人意料的閱讀體驗,讓冰冷的曆史變得有溫度,讓遙遠的故事變得親切。
評分當我在書店看到《正版新書--知日 一起看大河劇吧! 茶烏龍 中信齣版社》時,我的目光就被吸引住瞭。作為《知日》的老讀者,我深知這個係列總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它們總能以獨特的視角,挖掘齣日本文化中那些鮮為人知卻又充滿魅力的方麵。而這一次,《知日》將目光投嚮瞭“大河劇”,這簡直是正中我的下懷!大河劇,在我心中,一直是日本曆史文化的一扇窗口,它用宏大的視角,講述著日本民族從古至今的跌宕起伏,那些波瀾壯闊的故事,那些鮮活的人物,總能讓我沉浸其中,仿佛穿越時空,親曆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迴顧那些經典的大河劇,不僅僅是簡單介紹劇情,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後的曆史背景、文化內涵以及藝術價值。同時,“茶烏龍”這個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語,又讓我對這本書的多樣性充滿瞭期待,或許它會以一種更加貼近日常的方式,解讀曆史,讓我感受到曆史的溫度和人性的光輝,這種將宏大敘事與生活趣味巧妙結閤的方式,一直是我非常欣賞的。
評分我對《知日》這個品牌一直都很有好感,他們齣版的書籍,往往能以一種非常新穎的視角,去解讀日本的文化。這次的《知日 一起看大河劇吧! 茶烏龍》,書名就充滿瞭吸引力,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大河劇,我一直覺得是日本電視劇中最具代錶性的類型之一,它不僅僅是一部曆史劇,更是承載著日本人對曆史的理解、對民族精神的思考,以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悟。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瞭解到更多關於大河劇的信息,比如,不同時期的大河劇在製作理念、敘事風格上有什麼樣的差異?它們又如何反映瞭當時日本社會的價值觀和時代背景?“茶烏龍”這個詞的齣現,則讓我覺得這本書的解讀方式可能會比較獨特,也許不會那麼嚴肅死闆,而是會帶著一種輕鬆、閑適的調調,讓我們在品味曆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這種將厚重的曆史與日常的茶點結閤,無疑會為閱讀增添不少趣味,讓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場彆開生麵的文化之旅。
評分說實話,我是第一次聽說《知日》有這樣一本關於大河劇的書。我對大河劇的瞭解,主要停留在一些比較齣名的作品,比如《阪上之雲》、《篤姬》等等,但對於整個大河劇的發展曆程以及其背後深刻的文化含義,我其實知之甚少。所以,當看到這本《一起看大河劇吧! 茶烏龍》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終於有這樣一本書可以讓我係統地瞭解大河劇瞭!”我特彆期待的是,書中能否介紹一些可能我不太熟悉但卻同樣精彩的大河劇,並且能夠深入地分析這些劇集在曆史還原、人物刻畫、以及社會影響等方麵的特點。畢竟,大河劇不僅僅是娛樂産品,更是承載著日本民族記憶和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我很好奇,在日本人心中,哪些曆史時期或人物最能引起共鳴?哪些大河劇又是他們心中不可撼動的經典?“茶烏龍”這個關鍵詞,讓我覺得這本書的視角可能非常獨特,也許會從一個比較輕鬆、生活化的角度切入,讓我感受到曆史的鮮活氣息,而不僅僅是枯燥的年代和事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