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文化百题/汉译俄罗斯学术丛书
定价:39.50元
作者:(俄罗斯)德拉奇 ,王亚民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2-01
ISBN:97878058767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汉译俄罗斯学术丛书》其中之一款。具有实用性、学术性和通俗易懂的品格。更为重有的是原著作人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与丰厚的学术低蕴,为我们从人类发展的纵向与横向上“快捷”地陈列了一幅多元的人类文化发展的图景,对于有心研究、关注文化学,特别是有心了解俄罗斯文化新近状况发展的读者,无疑是开了一扇别开生面的文化窗口。
《世界文化百题》首先从需要了解的文化理论、流派、体系等基本问题入手,以具体问题为知识点,逐一阐述。其中如对文化的“通常概念和理论概念的区别”,就是文化学需要弄清的难点和疑点。接下来对“文化本体论” 的阐述也突出的是重点问题。之后的几章则是对世界文化的实证的具体的介绍。
目录
前言
一、文化学的理论、流派和体系
1 文化学的特点
2 文化的主要涵义
3 文化观念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4 古典文化哲学的特征
5 向现代文化学理论过渡的完成
6 文化人类研究在文化学发展中的作用
7 现代人类学的主要流派
8 施本格勒对文化学发展的影响
9 关于阿尔弗勒德·维贝尔文化学理论的评价
10 关于马克斯·维贝尔文化学理率的评价
11 胡塞尔文化哲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12 关于雅斯贝斯文化理论的评价
13 荣格主要的文化学思想
14 文化的结构主义研究
15 文化的后结构主义研究
16 施韦译文化学理论的基础
17 文化的主要形式
18 文化的本质
19 文化的功能
20 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区别
21 个性在文化中所占的地位
22 文化中的进步因素
二、文化本体论
23 文化的通常概念和理论概念的区别
24 个性文化、群体文化和人类文化等概念的合理性
25 自然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26 文化在生活范围中的形式特点
27 在俄语中,词形相近的“文化”和“祭司”之间在内容上的联系
28 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及野蛮、无礼行为和反文化现象的存在
29 交际、对话对发挥文化的功能的意义
30 文化中的传统和创新、准则和工具及其相互联系
31 文化语言
32 文化和社会的一致与区别及其相互渗透的机制
……
三、古典世界文化
四、中世纪、文艺复兴和新时期的欧洲文化
五、现代世界文化
六、俄罗斯文化理论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汉译俄罗斯学术丛书”中的这部关于世界文化的著作,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认知之窗。在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叙事的严谨性与思想的深度。作者并非简单地呈现各民族的历史故事,而是通过对文化现象的深层剖析,揭示了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社会结构、信仰体系和权力运作。书中对不同文明在历史进程中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乃至如何产生冲突与同化的论述,都显得尤为深刻。例如,对于某个古代文明的技术创新如何被另一个文明吸收并加以发展,以及这种文化交流背后所牵扯的经济、政治因素,作者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我尤其惊叹于作者能够将如此宏大的历史图景,通过精准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展现出来,既有宏观的视野,又不乏微观的细节支撑。这种学术的严谨性,让我对书中的每一处论断都深信不疑,也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世界文化发展的复杂性。
评分读完一本关于世界文化史的书,常常会有一种信息爆炸的无力感,生怕遗漏了什么重要的细节。然而,这本“汉译俄罗斯学术丛书”中的一本,给我带来的却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不同文化的发展脉络,而是以一种极其精炼却又充满洞察力的方式,勾勒出不同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相互碰撞、融合、演变的核心驱动力。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舵手,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迷雾,精准地抓住那些决定文化走向的关键节点。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文化现象的深度剖析,它们往往是理解更宏大文化转变的钥匙。例如,书中对某个时期某个民族饮食习惯的细微变化,竟然能与政治格局的变迁、技术革新的传播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这让我大开眼界。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避免了枯燥的理论说教,让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而富有逻辑。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仿佛在和一位博学的智者进行一场精彩绝伦的对话,不断被启发,不断被引导去思考。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我并没有预设它会给我带来多少新的知识,只是出于对“汉译俄罗斯学术丛书”的好奇。然而,阅读的过程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世界文化的变迁,不是从某个单一文化中心的视角出发,而是从一种更为宏大、更为客观的立场去观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不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和机遇时,所展现出的细腻笔触。书中对一些边缘文化如何挣扎求存,又如何独特地绽放光彩的描述,让我深受触动。它让我明白,所谓的“文化”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无数微小的个体、事件、思想汇聚而成,充满了生命力与韧性。阅读这本书,就像是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知识漫游,让我对人类文明的丰富多彩有了更深的敬畏之情,也对我们自身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了我。深邃的蓝色背景,仿佛浩瀚的宇宙,点缀着一些抽象的几何图形,又像是古老的星图。书名“世界文化百题”和“汉译俄罗斯学术丛书”几个字,以一种沉稳而又不失力量的字体呈现,透露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但又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我尤其喜欢书名下方那幅描绘不同地域文化符号的插画,色彩丰富,线条流畅,虽然只是点缀,却巧妙地暗示了本书内容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拿到手里,书的纸张质感也很好,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廉价纸,而是略带厚重感,翻阅时有一种踏实的感觉。我个人偏爱有一定分量和质感的图书,因为它们往往代表着出版者在内容和呈现上的认真态度。这本书的整体包装,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本内容扎实、经过精心打磨的学术译著。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仅凭这封面和装帧,我就已经能想象到书中蕴含的丰富知识和深刻见解了,它就像一个精心准备的宝藏,等待着我去挖掘。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冲击,在于它挑战了我过往对“世界文化”的认知框架。我曾以为,了解世界文化无非就是记住不同国家的风俗人情、历史事件。但这本书,尤其是其“汉译俄罗斯学术丛书”的背景,让我意识到,文化本身是一个极其动态且相互关联的系统。书中对不同文化圈层在形成、发展、以及最终走向融合或对抗的过程进行了极其精妙的阐释。我非常佩服作者在梳理如此庞杂的文化体系时所展现出的独特视角,它不是线性叙事,而是如同织网一般,将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读到某些关于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与共鸣的章节时,我感到无比的触动,因为这不仅仅是历史的叙述,更是对当下全球化时代文化碰撞的深刻反思。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如何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声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