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诗说二十四节气
定价:37.00元
作者:菩提子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13703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诗词与节气巧妙结合,既有诗词之美,又有知识雅趣。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文学名家吟咏过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词,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等,本书从诗词的角度将二十四节气巧妙连缀,将二十四节气知识和有关民俗巧妙融于其中,好读雅致,既有诗词之美,又有知识和趣味。尤其适合青少年了解民俗文化和诗词文化。
◎春晨夏夜,让这本书陪你看秋去冬来。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四章二十四节,对应四时二十四节气,每节分为两个部分:候应与习俗。为了较好地体现二十四节气的古典韵味,特别选取了与每个节气相关的古诗词,间以相关典故拉杂成文,使读者既能全面了解节气知识,更能得到古典诗词文化的熏陶。
目录
作者介绍
菩提子,知网主编、豆瓣作者,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擅写历史随笔,作品散见于《百家讲坛》杂志。已出版《皇后那拉氏》和历史随笔《被疾病改写的中国史》。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吸引我,一种古朴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扑面而来。封面上可能描绘着某个特定的节气景象,比如春分的细雨初歇,万物萌动,或是秋分的层林尽染,金色铺满大地。书名“诗说二十四节气”几个字,用一种遒劲有力的书法字体呈现,既有文化底蕴,又暗示了内容将以诗歌的形式来解读节气。我一直觉得,节气是中国人生活节奏最真实的写照,它们不仅仅是时间的划分,更是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读着这本书,我仿佛能看到古人是如何根据节气的变化来安排农事、调整作息,感受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节气的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本承载着深厚文化情感的艺术品。我期待它能带我走进诗的意境,感受节气背后蕴含的东方哲学和生活美学,去体会那份“天人合一”的宁静与美好。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我会被书中精美的插画所吸引,那些插画仿佛能够说话,将每一个节气的神韵完美地呈现出来,比如夏日荷塘的清幽,或是冬日梅花的傲骨。而那些诗句,更是将节气的意境烘托到了极致,我仿佛能听到风吹过麦浪的声音,闻到雨后泥土的清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十分考究,既有古风的韵味,又不失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意味深长。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及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的古老智慧。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节气,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一股淡淡的纸张墨香扑鼻而来,瞬间拉近了与古老智慧的距离。它并非那种枯燥乏味的大部头,而是以一种轻盈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将晦涩的节气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感觉作者在每一段节气介绍时,都注入了极大的心力,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我可能会在阅读中,想象着某个节气时,漫步在古老的乡村小道上,耳畔是潺潺的流水声,眼前是次第开放的花朵,或是随风摇曳的稻穗。书中可能引用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将诗句与节气的特质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我仿佛置身于诗情画意的画卷之中。这种阅读体验,远非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一种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找回那份久违的淳朴与自然。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选择用冰冷的科学数据或官方解释来阐述节气,而是选择了一条充满人文关怀的道路。我能感受到作者对每一个节气都怀有深厚的感情,如同对待一位故友。比如,在讲述“立春”时,可能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新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而在描述“霜降”时,则流露出一种对秋去冬来的淡淡忧伤,以及对生命轮回的感悟。书中提到的那些诗句,不仅仅是点缀,更是对节气意境的升华,将抽象的自然现象具象化,让我的情感得以共鸣。我曾在阅读“谷雨”时,想象着农夫辛勤耕耘的身影,感受着土地的芬芳和丰收的希望;而在“大雪”时,则仿佛看到了孩童们在雪地里嬉戏的场景,感受那份纯真的快乐。这本书,让我仿佛在与一位饱含深情的智者对话,他用诗歌的语言,为我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节气画卷。
评分我之前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课本上的简单介绍,或是日常生活中的粗浅印象。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明白,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故事”。我可能会在一页关于“小满”的描写中,读到它并非“大满”,而是恰到好处的充盈,这其中蕴含着一种东方人对“适度”的追求;而在读到“冬至”时,可能还会联想到那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但作者却引导我看到,冬至也是孕育希望的开始。书中通过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不同节气下,人们的生活习俗、饮食起居,甚至是情感的变化。这种细腻的笔触,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经历了古人的生活。它不只是知识的普及,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