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宽带光接入网络构建与实施
:39.00元
售价:26.5元,便宜12.5元,折扣67
作者: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115260338
字数:286000
页码:18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宽带光接入网络的构建与实施,包括光接入网络总体技术、光接入网络线路技术、光接入网络线路施工和验收、光接入网络设备技术、光接入网络设备施工和验收、光接入网络业务开通和测试、宽带接入网络关键建设原则实施。
本书可供研究和从事宽带光接入网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一个长期从事网络规划和优化的角度来看,《宽带光接入网络构建与实施》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思维模型。它不只是关于如何“搭起来”一个网络,更重要的是如何“规划”出一个能够持续演进的网络。书中对未来带宽需求预测和网络容量规划的方法论阐述得尤为精妙,帮助我们在初期设计阶段就避免了过度投资或未来快速饱和的窘境。它强调了网络的可编程性和灵活性,这对于应对5G回传和未来物联网接入等新型业务需求至关重要。书中对不同业务(如FTTH、FTTB、FTTO)在接入层如何进行QoS保障和带宽隔离的策略设计,非常具有参考性。这种前瞻性的规划思想,辅以扎实的工程实施细节,使得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操价值之间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它不是一本可以快速翻完的书,更像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并在实际工作中随时查阅的案头良伴。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是太硬核了,光是看着“宽带光接入网络构建与实施”这几个字,就让人感觉这是一本技术含量极高的专业教材或者工程师手册。我期待它能在深入浅出地讲解光接入技术原理的同时,提供大量实战性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毕竟,理论知识再扎实,也得能落地。我特别关注它在设备选型、网络拓扑设计以及故障排查这些环节的论述是否详尽。比如,在PON技术的不同代际演进中,如GPON到XG-PON的平滑升级路径,书中是否有清晰的步骤图和性能对比数据?再者,在“构建”层面,它会不会涉及光缆敷设的规范、光纤熔接的技术要点以及OTDR测试的最佳实践?如果是实施层面,那么对于现网常见的问题,例如光功率不达标、丢包率过高等情况,书中提供的诊断工具和解决流程是否足够实用和全面?如果它能像一本高质量的工程师工具箱一样,提供各种参数配置的模板和常见错误代码的解读,那对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维护和优化接入网的同行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我希望它不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能成为一本“翻开就能用”的实战宝典。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它对“实施”细节的把握上。很多技术书籍在描述完原理后就戛然而止,留给工程师的是一堆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但这本书似乎把我们一线人员的痛点都考虑进去了。例如,在光接入设备的安装调试环节,书中关于机柜的散热设计、电源冗余配置以及机房环境要求的描述,非常贴合实际工程标准。更让我感到受用的是,它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讲解了面向用户的“最后一公里”接入质量保障。这不仅仅是光功率的测量,更涉及到用户侧的ONU/ONT配置、Wi-Fi性能优化,甚至是如何与用户的家庭网络环境进行兼容性测试。书中对这些“软实施”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作者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如果这本书能附带一些标准化的验收表格和常见干扰源的分析报告,那绝对是锦上添花,让这份“实施指南”的实用性再提升一个档次。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特别是它在网络安全和运维自动化方面的论述,展现了作者紧跟行业前沿的视野。在构建阶段,如何确保接入网络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接入和数据泄露,书中提供的安全加固策略非常系统化,涵盖了从物理层到逻辑层的多重防御机制。而在“实施”与“运维”的交汇点上,我特别欣赏它对自动化运维工具和平台的介绍。如何利用集中化的管理系统对海量接入设备进行批量配置、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这正是当前运营商面临的巨大挑战。书中对各种主流的网管平台接口和数据采集规范的描述,为我们进行二次开发和系统集成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如果说它有什么不足,或许是对于某些特定厂商的私有协议或定制化功能讲解略显保守,但总体而言,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面向未来可扩展的网络构建基础理论框架。
评分拿到这本《宽带光接入网络构建与实施》后,我首先被它严谨的结构和详尽的图表所吸引。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堆砌,但令人惊喜的是,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将复杂的网络架构拆解成读者易于理解的模块。特别是关于城域网和接入网的边界划分以及如何实现业务的灵活承载部分,讲解得非常到位。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网络虚拟化技术(如SDN/NFV)在光接入层面的应用探讨,这部分内容在市面上同类书籍中相对较少,显得很有前瞻性。书中对不同接入技术——比如EPON、GPON、P2P光纤——的性能瓶颈和适用场景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帮助我明确了在不同业务需求下应该优先考虑哪种方案。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进行网络升级改造的项目经理来说,书中关于项目管理流程、资源协调以及安全规范的描述,也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框架。总而言之,它提供了一种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操作的全景视图,让人对整个光接入系统的运作机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