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路与磁路/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定价:29.80元
作者:林春英,高安芹写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2-01
ISBN:97875083507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正弦稳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双口网络;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复频域分析;磁路和铁心线圈。
本书的特点概念清晰,重点突出,循序渐进,易学易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便于读者自学,书中各节都有启发性的思考与练习题,各章末均有主要内容小结,全书有丰富的例题与习题,书末附有习题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类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报考取电工类各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教材,还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1.3 电路中的无源元件
1.4 电路中的有源元件
1.5 基尔霍夫定律
本章主要内容小结
习题
第二章 电阻电路分析
2.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2 电阻的Y形连接与△形连接及其等效变换
2.3 电源的等效变换
2.4 KCL与KVL方程的独立性
2.5 支路电流法
2.6 回路电流法
2.7 结点电压法
2.8 叠加定理与替代定理
2.9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2.10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
本章主要内容小结
习题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量
3.2 正弦量的相量及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3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3.4 阻抗与导纳
3.5 阻抗(导纳)的串联与并联
3.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3.7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3.8 串联电路的谐振
3.9 并联电路的谐振
本章主要内容小结
习题
第四章 互感电路分析
4.1 互感
4.2 含互感电路的分析计算
4.3 变压器电路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小结
习题
第五章 三相电路
5.1 对称三相正弦量
5.2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负载的连接
5.3 三相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5.4 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5.5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5.6 三相电路的功率
5.7 对称分量法
5.8 安全用电常识
本章主要内容小结
习题
第六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6.1 非正弦周期量
6.2 周期函数的傅立叶级数
6.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6.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中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6.5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谐波分析
6.6 电力系统谐波的危害与治理
本章主要内容小结
习题
第七章 二端口网络
7.1 概述
7.2 二端口网络的阻抗参数和导纳参数
7.3 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参数
7.4 互易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7.5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本章主要内容小结
习题
第八章 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
第九章 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复频域分析
第十章 磁路和铁心线圈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以前对“磁路”这个概念一直有点畏惧,觉得它太抽象,难以捉摸。但自从用了这本《电路与磁路》之后,这种感觉完全消失了。作者在阐述磁场与电流关系时,所采用的类比手法简直是神来之笔。他们巧妙地将磁路的分析与我们熟悉的电路定律进行类比,比如磁动势之于电动势,磁阻之于电阻,这种映射关系使得原本抽象的磁学概念瞬间变得“有血有肉”,易于理解和计算。例如,在处理变压器原理时,书中通过对磁通量变化和感应电压的细致描绘,让“法拉第定律”不再是冷冰冰的公式,而是鲜活的物理现象。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乏亲切感,读起来非常顺畅,很少出现需要反复查阅其他资料才能理解的“卡壳”情况。对于想深入理解电磁基础理论,并应用于实际中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我认为在于它对现代电子技术背景的关照。我们知道,现在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小型化、集成化,对电磁兼容性和瞬态响应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本教材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在讨论高频电路和瞬态分析时,它没有固步自封于传统的稳态分析。书中对过渡过程的描述,结合了微分方程的求解,但处理得非常务实,避免了过多的数学深挖而导致偏离物理实质。它更侧重于教会你如何快速判断系统的响应特性,比如时间常数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来优化性能。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储能元件(电感和电容)在动态过程中的作用的讨论,那些关于能量交换和耗散的分析,对于理解开关电源等现代电路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总而言之,它是一本既能打好传统电学基础,又能面向未来技术挑战的优秀教材。
评分对于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学习者来说,一本好的教材必须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和验证途径。这本《电路与磁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除了理论讲解的扎实,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工程应用探讨”部分,简直是点睛之笔。这些探讨不仅仅是简单的应用举例,而是深入到设计中的取舍和优化过程。比如,在分析电感线圈设计时,它会讨论导线电阻、集肤效应和分布电容对整体性能的影响,这些都是教科书上容易被忽略但实际工程中又必须考虑的因素。此外,书中的一些概念推导,也引导我们去思考不同近似条件下的适用范围,培养了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模式,而不是盲目地套用公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学会了如何计算电流和磁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像一个工程师那样去思考一个电路系统的整体行为和限制条件,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学习成果。
评分这本书,我得说,真是个宝藏!我最近在找一本能够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起来的教材,这本《电路与磁路》算是完全超出我的预期了。首先,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欧姆定律开始,循序渐进地深入到复杂的交流电路分析,中间穿插了大量贴近实际工程应用的例子。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磁路部分时的那种细腻和耐心,很多我以前怎么都想不通的感应电动势、互感这些概念,读完之后豁然开朗。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公式堆砌,而是真正从物理本质上去引导你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简直太重要了。书中的插图和示意图设计得也非常精良,每一个关键点都有对应的图示,让你在脑海中能够构建出立体的物理模型。而且,配套的习题设计得非常有层次感,从基础巩固到综合应用,每做完一组练习,都感觉自己的功力又深了一层。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们这些工科学生量身定做的“武功秘籍”,让你在面对实际电路问题时,不再是束手无策。
评分拿到这本教材,我首先被它的装帧和排版吸引住了。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设计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认真做出来的精品。内容上,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它没有像某些经典教材那样把概念讲得过于晦涩难懂,而是采用了更贴近现代教学理念的方式——即学即用。特别是它在讲解非正弦周期性电流时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应用,处理得非常漂亮,不仅给出了严格的数学推导,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要在工程中这样做,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提升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磁路的部分,它不仅仅停留在理想磁路的层面,还引入了磁滞、漏磁等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的非线性因素,这对于未来想从事电机或电磁设备设计的人来说,绝对是提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感觉这不只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手把手地指导你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