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数字电子技术(第二版)
:36.00元
售价:26.3元,便宜9.7元,折扣73
作者:宋学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03018925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新定价链接:数字电子技术(第二版)宋学君主编的《数字电子技术(第2版)》是在**版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和课程改革体会,重新编写而成的。内容包括:逻辑代数基础、集成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和模数转换。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宋学君主编的《数字电子技术(第2版)》是参照各类大专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逻辑代数基础、集成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和模数转换。
《数字电子技术(第2版)》由浅入深,精选内容,合理地控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加强了对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介绍和应用。章末附有小结、思考题与习题,书后有习题解答。
本书适合作为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及业余培训等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机械、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自学参考。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章逻辑代数基础
1.1数字电路概述
1.2进制与码制
1.3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1.4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和规则
1.5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6卡诺图及卡诺图化简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集成逻辑门电路
2.1数字集成电路概述
2.2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
2.3分立元件的基本门电路
2.4TTL集成门电路
2.5TTL门电路的其他形式
2.6CMOS门电路
2.7集成门电路的使用及连接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组合逻辑电路
3.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3.2全加器
3.3编码器
3.4译码器
3.5数据比较器
3.6数据选择器
3.7奇偶校验器
3.8采用中规模集成电路的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
3.9组合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触发器
4.1概述
4.2基本的RS触发器
4.3同步RS触发器
4.4主从触发器
4.5边沿触发器
4.6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表示方式及功能转换
4.7集成触发器及主要参数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时序逻辑电路
5.1时序逻辑电路概述
5.2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5.3计数器
5.4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6.1单稳态触发器
6.2施密特触发器
6.3多谐振荡器
6.4555集成定时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7.1半导体存储器概述
7.2只读存储器ROM
7.3随机存储器RAM
7.4可编程逻辑器件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数模和模数转换
8.1数模转换器
8.2模数转换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部分习题解答
参考文献
我最近在重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手上的这本教材的叙述风格简直是独树一帜。它似乎避开了传统教材那种先下定义、后举例子的刻板模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问题驱动”的路径。开篇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随机变量定义,而是从一些日常生活中看似随机,实则隐藏着规律的现象入手,比如掷骰子的频率、传染病的扩散模型等。作者非常擅长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问题建立起牢固的桥梁,使得那些原本让人望而生畏的定理和公式,突然间变得有了“人情味”和实际意义。尤其是它对贝叶斯推断的阐释,没有用大段的数学推导来压制读者,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循序渐进地展示了如何根据新信息来修正我们原有的认知,这对于从事数据分析或者机器学习领域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的指导。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图示清晰明了,每一个推导过程都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绝不会让你感到信息过载。
评分这本关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书籍,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其跨学科的视野和极为审慎的论证态度。它不像一些倡导者那样采用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呼吁,而是像一位严谨的学者,将气候科学的最新发现、经济模型对减排成本的测算,以及国际政治博弈的复杂性,熔铸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分析。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讨论碳定价机制时的深度和广度,他不仅比较了碳税和碳交易的不同优劣,更深入剖析了在发展中国家推行这些政策时所面临的社会公平性挑战,甚至细致到能源转型对特定地区就业结构的影响。书中的数据图表制作精良,信息密度极高,但叙述语言保持着一种冷静的客观,引导读者自己去权衡不同政策路径的长期影响。它真正做到了将科学的确定性与政策的不确定性完美结合,对于政策制定者或希望深入了解全球治理挑战的研究者而言,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深度报告。
评分这本《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原书名可能与此不同,这里假设是某本计算机系统相关的书)的讲述方式真是令人耳目一新。作者没有陷入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系列非常贴近实际的例子,将底层硬件的运行机制、操作系统如何管理资源,以及程序是如何在内存中布局执行的这些看似高深的知识点,化解得如同讲故事一般引人入胜。我特别喜欢它对“抽象层次”的剖析,它清晰地展现了我们日常编程时所依赖的那些便捷的API背后,其实隐藏着多少精妙的工程设计和权衡。比如,它对处理器流水线和缓存一致性的讲解,不再是冷冰冰的公式,而是结合了具体的指令集架构,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为什么代码的编写顺序会直接影响到程序的运行效率。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只是一个只会调用库函数的“码农”,而是对整个计算体系的运作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敬畏和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你潜入数字世界的底层去一探究竟,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贯穿始终,非常值得那些希望从根本上提升自己软件设计能力的工程师们细细品味。
评分接触这本关于《高级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书籍,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对“性能优化”的执着。很多数据库方面的书籍往往在理论上做得扎实,但在实战中,如何处理TB级数据的高并发读写,或者如何设计出真正高效的索引结构,往往一带而过。然而,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几乎将一半的篇幅都倾注在了那些“工程细节”上。从事务的隔离级别在不同存储引擎下的具体实现差异,到查询优化器中成本模型的精确构建,无不展示出作者深厚的实战经验。书中对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的讲解,不再是教科书上简化的模型,而是深入到具体锁粒度和日志记录的层面,让人能清晰地看到不同设计哲学带来的性能权衡。对于我这样已经工作几年,但在处理复杂分布式事务时常感吃力的开发人员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难题的工具箱,每一个章节都能立即在工作中找到对应的应用场景,可以说是干货满满,毫不注水。
评分我最近翻阅的这本《现代光学导论》的编排逻辑,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物理教材的认知。以往读到的相关书籍总是从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开始,层层递进到波动方程,最后才勉强接触到光的干涉和衍射,过程冗长且容易让人在数学的迷宫中迷失方向。而这本教材则采用了“先现象,后理论”的叙事策略。它开篇就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全息影像和激光束的精美照片,瞬间抓住读者的好奇心,然后才反过来去探讨支撑这些现象所需的最小理论集合。作者对于理论的引入非常克制且精准,他只在必要时才引入必要的数学工具,并且用非常直观的类比来解释复杂的相位和偏振概念。特别是它在讲解傅里叶光学时,大量运用了二维信号处理的视角,这对我这个有信号处理背景的读者来说,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使得原本被认为非常高深的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之间的过渡变得自然而流畅,阅读体验极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