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际科学技术奖概况
定价:168.00元
作者:张先恩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0302531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203kg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7369项国际科学技术奖,这些奖项跨越了1 8世纪至今的历史长河.如同一部现代科学技术史诗般展现在我们面前。打开它,国际科学技术重要事件的代表人物历历在目.每一个获奖者都用自己的发现与发明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添加了一笔笔浓墨重彩。
在中国科技工作日益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的科研成果也需要纳入国际科学技术奖的评选过程。本书为中国科学家了解国际科学技术奖的概况以及奖项的评选程序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随着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中国的科学技术会迎来硕果殷实的黄金时节。到那时,国际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369个国际科学技术奖,其中包括诺贝尔奖等奖项,同时也包括国际重要组织设立的同际科学技术奖,如英国皂家学会系列国际科技奖、美罔科学促进会系列国际科学技术奖等。编者在大量搜集和考证有关同际科技奖励手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每一个奖项的奖项名称及起源、主办单位概况、奖金来源及额度、评奖程序、历年获奖人名单及同家分布等情况,以期把国际科学技术奖的新观念、新做法、新动向和新趋势介绍给同内。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参阅,也可供有关科技政策的决策部门和管理者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科技发展脉络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更看重的是故事性。一本优秀的技术类书籍,不应该只是干巴巴的数据堆砌。我希望作者能够在介绍奖项和成果的同时,穿插一些关于科学家们在攻克难关过程中所经历的挣扎、失败与最终灵光乍现的细节。毕竟,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伴随着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这些幕后的英雄故事,才是真正激励人心的力量。如果这本书能够捕捉到那些关键性的历史瞬间,比如某个理论的提出是如何颠覆了既有的认知,或者某个实验的成功是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那就太棒了。我猜测,作者在查阅大量原始资料时,一定收集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小插曲。我期待从中读出人类智慧的火花,感受到科学探索过程中那种纯粹的热情与执着,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结果的陈述上。
评分从出版社的选择来看,这家老牌的学术出版社通常意味着内容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是经过严格把关的。这对于一本旨在介绍权威奖项的参考书来说至关重要。我非常在意信息的可靠度,毕竟这些奖项代表着全球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任何偏差都会削弱其参考价值。我希望这本书在引用数据和历史事实时,能够做到精确无误,并且对那些复杂的科学原理,能用尽可能清晰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即便对于入门级的读者而言,也能把握住核心思想。对于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物理或生命科学领域的奖项,我尤其希望作者能够构建起一座有效的“桥梁”,让普通读者也能窥见其伟大之处,而不是望而却步。这本书如果能成功地在学术的严谨性和大众的可读性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那它无疑将成为一个优秀的选择。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的作者似乎在结构安排上颇为用心,从目录的初步浏览来看,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历年获奖者名单,而是更倾向于按照奖项的领域或者影响力进行系统性的划分。我个人非常欣赏这种宏观的梳理方式,因为它能帮助像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快速建立起一个关于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清晰框架。我特别期待看到关于某些特定新兴技术领域奖项的介绍,比如人工智能的某个分支,或者生物技术领域取得的突破。如果作者能够深入挖掘出这些奖项背后的评审标准和价值取向,那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将大大提升。我猜想,通过这本书,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际社会对“卓越贡献”的定义是如何演变的,这不仅关乎科学本身,更折射出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关注焦点和价值导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深度分析,而不仅仅是浅尝辄止的介绍,这样才能真正配得上“概况”二字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这本书的定位似乎是要成为一个全面的“索引”或“年鉴”,这让我联想到它在未来作为研究参考资料的潜力。我关注的是,它是否覆盖了足够广泛的时间跨度,以及是否兼顾了不同地域和文明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科技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单一纬度的,而是全球协作与竞争的结果。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聚焦于我们熟知的某些西方主流奖项,也能为那些可能被边缘化的、但同样重要的区域性或新兴领域的奖项留出篇幅,以展现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全球创新图景。如果作者能对这些奖项的设置背景、资金来源以及它们对后续科学发展产生的涟漪效应进行简要的背景分析,那这本书的格局就打开了,它将不再仅仅是获奖名单的汇编,而是一部关于“谁决定了我们看什么”的科技史侧写。这种批判性的视角,往往能让参考书读起来更有味道。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吸引人,封面采用了典雅的深蓝色调,搭配烫金的字体,透着一股严肃又不失大气的感觉。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内文,但光是看着书脊上“国际科学技术奖概况”这几个字,就能感受到它所承载的厚重感和权威性。这种设计风格,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科普读物,更像是一部值得珍藏的工具书或者参考手册。我猜想,作者在挑选这些奖项进行介绍时,一定花了不少心思去平衡历史的深度和现代的前沿性,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有条理的视角。从排版上看,字体清晰易读,行距和页边距的留白也处理得相当得当,这对于阅读大量专业信息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加分项,保证了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这本书的厚度也颇为可观,暗示着内容的详实程度,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挖掘出那些被主流媒体报道较少、但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成就和背后的杰出人物故事。这种实体书的质感,是电子阅读器无法完全替代的,握在手中的分量感,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