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及题解
:29.20元
售价:19.9元,便宜9.3元,折扣68
作者:陈后金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01
ISBN:97870402496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本书是陈后金教授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信号与系统》的配套教材。
本书围绕主教材的章节结构展开,每章由基本知识与重要公式、学习要求、重点和难点提示、思考题、习题解答5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突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习题解答给出了主教材中所有习题的详细解答,并对重点和难点习题附加了分析思路。书后给出了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的4套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其解答。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自动控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或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
陈后金,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名师,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教育部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信号与系统”负责人,全国电路、信号与系统和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信号与图像处理的理论及其应用等,在美国RICE大学和TEXAS大学研究信号处理多年。主讲本科生“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等必修课程,以及研究生“高等信号处理”和“数字图像处理”学位课程。主编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稿品教材等8本信号处理系列教材。近年来主持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发表了60多篇研究论文,获得了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教师。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现实世界应用的关注度。理论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学习起来就难免觉得空泛枯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大量的工程案例和实际场景的分析,让抽象的数学模型瞬间“活”了起来。比如,在讲解卷积积分时,书中不仅仅停留在公式推导,而是结合了滤波器的设计、通信系统的调制解调等具体应用实例,让读者明白这些数学操作在实际中究竟意味着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这门学科学习的热情,也让我对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充满了信心,因为它提供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框架。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作者在语言风格上的拿捏非常到位,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兼具了面向读者的亲和力。我阅读过一些其他同类书籍,它们往往过于晦涩难懂,充斥着大量生硬的术语堆砌,读起来非常吃力。而这本书的行文则显得沉稳而清晰,复杂的定义解释得深入浅出,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概念的读者,也能通过清晰的文字描述构建起初步的理解。作者善于使用恰当的比喻和类比来阐释那些最难理解的抽象概念,使得“系统响应”、“稳定性判据”这类听起来高深莫测的词汇,变得平易近见了许多。这种“高屋建瓴又不失温度”的叙述方式,使得长时间的阅读也不会让人感到疲劳。
评分关于辅助学习材料的组织,这本书的处理方式堪称典范。随书附带的各种参考资料和补充说明,被巧妙地安排在不打断主线阅读流程的位置,需要时可以轻松查阅,不需要时则能保证主书内容的连贯性。特别是对不同数学变换性质的对比总结,非常细致全面,一目了然,省去了我大量自己动手整理表格的时间。此外,书中的符号系统使用得极其一致和规范,这在工程学科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极大地减少了因符号混淆而导致的阅读错误。整体而言,这本学习材料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个高效的学习辅助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上就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从纸张的质感到字体的大小和间距,都透露着一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特别是那些关键的公式和图表,印刷得异常清晰锐利,即便是复杂的波形图也能一眼看清细节,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反复对照学习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教材在插图和示例的呈现上总是显得有些潦草,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每一张图都像是精心绘制的艺术品,色彩搭配和谐又不失专业性,有效地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书本的装订也很结实,即使经常翻阅和携带,也能保持书页的平整,不会轻易出现松散的情况,这点对于长期使用的学习工具来说至关重要。整体来看,这本书的实体质量完全配得上它所承载的知识深度,给人一种物超所值的踏实感。
评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作者在组织内容上的逻辑性简直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严谨。知识点的铺陈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一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体系。从最基础的傅里叶级数开始,作者就非常巧妙地引入了必要的数学工具,确保读者在接触更深层次的理论前,已经有了坚实的数学基础,避免了那种“学理论却跟不上推导”的窘境。更难得的是,章节之间的过渡非常自然流畅,每当一个新的复杂概念出现时,总能回溯到之前已经学过的简单原理,形成一种清晰的知识脉络网。这种结构设计极大地减轻了自学者的认知负担,让人在面对庞大的信号与系统知识体系时,不会感到迷失方向,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身边,步步为营地引导着前进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