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书--运维点滴 孟利青,常润梅 吉林大学出版社

正版新书--运维点滴 孟利青,常润梅 吉林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孟利青,常润梅 著
图书标签:
  • 运维
  • 系统运维
  • Linux
  • 网络
  • 服务器
  • 故障排查
  • 技术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孟利青
  • 常润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麦点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736818
商品编码:2970089309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运维点滴

定价:218.00元

作者:孟利青,常润梅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67736818

字数:

页码:7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运维点滴》主要介绍了ORACLE在实际生产中运维方法及问题处理案例。对ORACLE的数据管理原理通过实验模拟、理论分析加以介绍,从ORACLE产品安装、基础管理、SQL优化、体系架构、运维案例、问题处理等方面,全面阐述了ORACLE运维知识和运维方法。结合各行各业ORACLE使用的实践,介绍了ORACLERAC的安装,界面化管理ORACLE的CRIDCONTROL工具的安装及使用,RMAN备份恢复工具的使用,并结合了ORACLE认证考试内容。此外,《运维点滴》还罗列了包括ORACLE使用的1O、内存、CPU、网络等常见问题及ORACLF的自身缺陷等,附加了日常工作常用的巡检工具、常用定位问题脚本等。
  《运维点滴》可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学习ORACLE数据库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ORACLE运维、开发和使用的工程师的参考用书。

目录


基础篇
ORACLERAC数据库安装
1 虚拟机安装
2 创建虚拟设备
3 安装Linux系统
3.1 光盘挂载
3.2 安装操作系统
3.3 系统设置
4 安装设置Linux操作系统
4.1 增加网卡以及共享存储
4,2登录系统
4.3 网络配置
4.4 Linux安装OracleRAC补丁包
4.5 共享存储配置
4.6 修改主机名
4.7 修改/etc/hosts
4.8 偶数机配置
5 安装Oracle集群软件
5.1 建安装目录
5.2 上传软件
5.3 ssh配置
5.4 环境变量设置
5.5 xmanager设置
5.6 集群安装
6 数据库安装
6.1 软件安装
6.2 Netca网络配置
6.3 Dbca建数据存储Asm
6.4 安装数据库实例
6.5 实例启动
7 启动和停止RAC数据库
7.1 停止数据库
7.2 启动数据库
7.3 停止CRS
7.4 启动CRS
ORACLEGRIDCONTROL安装
1 GridControl功能
1.1 概述
1.2 GC功能实现
1.3 对数据库实例维护
1.4 使用GC创建表空间
2 数据库安装
2.1 单实例数据库软件安装
2.2 建库
2.3 监听配置
3 GCServer安装
3.1 系统修改
3.2 GC软件安装
3.3 GC安装完成
4 GCAgent安装
4.1 客户端修改dbsnmp用户状态及口令
4.2 修改server端hosts
4.3 获取agent安装文件
4.4 agent端配置jar文件执行路径
4.5 修改agent端dbsnmp用户状态及口令
4.6 安装agent端软件
5 GC使用
5.1 连接地址
5.2 添加被监控数据
5.3 相同方式RAC2安装GCagent
ORACLERMAN备份恢复
1 数据库备份概念
1.1 数据备份意义
1.2 数据库备份方式
1.3 备份策略
2 数据库备份的实施
2.1 冷备份实施
2.2 热备份实施
3 文件丢失后的数据库恢复
3.1 SPFILE丢失
3.2 控制文件丢失
3.3 Redologfile丢失
3.4 数据文件丢失
3.5 表空间丢失
4 数据库不完全恢复
4.1 基于S的恢复
4.2 基于日志序列的恢复
4.3 基于时间点的恢复
ORACLEDATAGUARD部署
1 ORACLEDATAGUARD概述
1.1 Oracle数据库故障切换与高可用特点
……
优化篇
运维篇

作者介绍


孟利青,工程师,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获ORACLE官方OCA、OCP、OCM系列认证。曾从事无线设备、软交换设备底层驱动、协议栈等编程工作。对大型数据中心IT架构、理论知识、运维方法较为熟悉。毕业论文被全国硕博文集收录。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数项。
  
  常润梅,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讲师。现为某大学计算机学科讲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著作一部,获得一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日两项,校级科研项F1两项通过省级计算机学科精品课程审批一项。

文摘


序言


基础篇
ORACLERAC数据库安装
1 虚拟机安装
2 创建虚拟设备
3 安装Linux系统
3.1 光盘挂载
3.2 安装操作系统
3.3 系统设置
4 安装设置Linux操作系统
4.1 增加网卡以及共享存储
4,2登录系统
4.3 网络配置
4.4 Linux安装OracleRAC补丁包
4.5 共享存储配置
4.6 修改主机名
4.7 修改/etc/hosts
4.8 偶数机配置
5 安装Oracle集群软件
5.1 建安装目录
5.2 上传软件
5.3 ssh配置
5.4 环境变量设置
5.5 xmanager设置
5.6 集群安装
6 数据库安装
6.1 软件安装
6.2 Netca网络配置
6.3 Dbca建数据存储Asm
6.4 安装数据库实例
6.5 实例启动
7 启动和停止RAC数据库
7.1 停止数据库
7.2 启动数据库
7.3 停止CRS
7.4 启动CRS
ORACLEGRIDCONTROL安装
1 GridControl功能
1.1 概述
1.2 GC功能实现
1.3 对数据库实例维护
1.4 使用GC创建表空间
2 数据库安装
2.1 单实例数据库软件安装
2.2 建库
2.3 监听配置
3 GCServer安装
3.1 系统修改
3.2 GC软件安装
3.3 GC安装完成
4 GCAgent安装
4.1 客户端修改dbsnmp用户状态及口令
4.2 修改server端hosts
4.3 获取agent安装文件
4.4 agent端配置jar文件执行路径
4.5 修改agent端dbsnmp用户状态及口令
4.6 安装agent端软件
5 GC使用
5.1 连接地址
5.2 添加被监控数据
5.3 相同方式RAC2安装GCagent
ORACLERMAN备份恢复
1 数据库备份概念
1.1 数据备份意义
1.2 数据库备份方式
1.3 备份策略
2 数据库备份的实施
2.1 冷备份实施
2.2 热备份实施
3 文件丢失后的数据库恢复
3.1 SPFILE丢失
3.2 控制文件丢失
3.3 Redologfile丢失
3.4 数据文件丢失
3.5 表空间丢失
4 数据库不完全恢复
4.1 基于S的恢复
4.2 基于日志序列的恢复
4.3 基于时间点的恢复
ORACLEDATAGUARD部署
1 ORACLEDATAGUARD概述
1.1 Oracle数据库故障切换与高可用特点
……
优化篇
运维篇


《云海漫步:运维工程师的实践经验与思考》 内容简介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今天,每一个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背后,都离不开一群默默付出的运维工程师。他们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守护者,是应对突发故障的排险者,更是不断优化效率、提升用户体验的设计者。本书并非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次真诚的经验分享,一次深入的实践感悟。作者团队汇聚了多年一线运维的资深工程师,他们将自己在大规模分布式系统、高可用架构、性能优化、安全防护、故障排查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以生动、详实、可操作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本书旨在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真实运维世界的大门,让你不仅仅了解“是什么”,更能理解“为什么”以及“怎么做”。我们不追求理论的深度,但追求实践的广度与落地的可行性。从基础的服务器部署与管理,到复杂的容器化编排,再到前沿的智能化运维探索,本书覆盖了运维工程师成长道路上的关键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章节亮点解析 第一部分:运维的基石——稳固的起点 “环境的温度计”:服务器部署与监控的艺术 从零开始构建稳健的服务环境: 详细阐述从硬件选型、操作系统安装、网络配置,到基础软件(如Web服务器、数据库、缓存)的部署流程。我们将分享如何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服务器架构,并强调标准化部署的重要性,以减少人为错误。 “眼睛”与“耳朵”:不可或缺的监控体系: 深入探讨构建全面、高效监控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我们将介绍业界主流的监控工具(如Prometheus, Zabbix, Nagios等)的选型、部署与配置,重点讲解如何采集关键性能指标(CPU、内存、磁盘IO、网络流量、应用响应时间等),如何设置合理的告警阈值,以及如何构建多层次的告警通知机制。本书还将分享一些“脏活累活”背后的技巧,例如如何针对特定业务场景定制监控项,以及如何利用监控数据进行容量规划。 “健康检查”的智慧: 除了传统的性能指标,我们还将深入讲解应用层面的健康检查方法,例如HTTP接口的探活、数据库连接的有效性检查等,以及如何将这些检查结果集成到整体监控体系中。 “代码的摇篮”:版本控制与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的实践 Git的精髓:从基础到高级应用: 深入剖析Git的核心概念,包括分支管理策略(如Gitflow)、代码合并与冲突解决技巧。我们分享如何规范团队的代码提交流程,以及如何利用Git Hooks实现自动化检查。 CI/CD的流程再造: 详细讲解CI/CD流水线的构建过程,从代码提交触发构建,到自动化测试,再到环境部署。我们将介绍Jenkins, GitLab CI, GitHub Actions等主流CI/CD工具的实战案例,并重点分析如何优化构建速度、提升部署效率、降低上线风险。本书还将探讨灰度发布、金丝雀发布等高级部署策略,帮助读者实现平滑、安全的上线。 第二部分:系统的脉搏——性能与可靠性的守护 “高速公路”的建设:网络优化与负载均衡的奥秘 理解网络协议: 简要回顾TCP/IP协议栈的关键知识点,并结合实际场景,讲解如何分析网络延迟、丢包等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 负载均衡的艺术: 深入讲解不同负载均衡算法(如轮询、最少连接、IP哈希等)的适用场景,并对比介绍硬件负载均衡(如F5)与软件负载均衡(如Nginx, HAProxy)的优劣。我们将分享如何设计高可用负载均衡架构,以及如何通过负载均衡实现服务的平滑扩容与缩容。 CDN与就近访问: 探讨内容分发网络(CDN)在提升用户访问速度、降低源站压力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与负载均衡配合使用。 “数据的生命线”:数据库运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数据库的选型与调优: 介绍MySQL, PostgreSQL, MongoDB等主流数据库的特点,并分享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进行数据库选型、表结构设计、索引优化、SQL语句调优的经验。 高可用与灾备: 重点讲解数据库的主从复制、读写分离、哨兵模式、集群方案等实现高可用和数据备份与恢复的策略。我们将分享实际的故障场景,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案快速恢复业务。 安全加固: 探讨数据库安全方面的重要措施,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防SQL注入等。 “弹性伸缩的秘密”:容器化与微服务时代的运维 Docker的魅力: 从Docker的基本概念、镜像构建、容器管理,到实际应用场景(如开发环境搭建、服务部署),详细讲解Docker的方方面面。 Kubernetes的指挥官: 深入剖析Kubernetes的核心组件(如Master, Node, Pod, Deployment, Service, Ingress等),并分享如何使用Kubernetes进行容器编排、服务发现、自动伸缩、滚动更新。本书还将介绍Helm在Kubernetes应用部署中的作用。 微服务架构下的运维挑战: 探讨微服务带来的服务治理、分布式追踪、配置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并介绍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智慧的升级——故障应对与安全防护 “与时间赛跑”:故障的定位、分析与应急响应 故障思维导图: 教授系统性地分析故障的思路,从现象入手,逐步缩小排查范围,避免盲目操作。 日志的“侦探作用”: 强调日志记录的重要性,分享如何设计有效的日志采集、存储、查询方案(如ELK Stack, Loki等),以及如何从海量日志中快速定位问题。 性能诊断工具箱: 介绍各种性能分析工具(如strace, lsof, tcpdump, perf等),并结合实例讲解如何利用它们分析CPU、内存、I/O、网络瓶颈。 制定应急预案: 分享如何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故障上报流程、回滚策略、故障复盘会议的重要性。 “坚实的盾牌”: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与演进 网络安全基础: 讲解防火墙、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WAF(Web应用防火墙)等基础安全设备的作用与配置。 主机安全加固: 探讨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账号权限管理、文件系统权限控制、安全审计等措施。 应用安全: 介绍常见的Web应用安全漏洞(如XSS, CSRF, SQL注入等),并分享如何通过代码审计、安全扫描、WAF防护等手段进行防范。 安全事件响应: 阐述安全事件发生时的应对流程,包括信息收集、威胁分析、隔离与清除、修复与加固。 “运维的未来”:自动化与智能化运维的探索 自动化运维的实践: 介绍Ansible, SaltStack, Chef, Puppet等自动化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以及如何利用脚本语言(如Python, Shell)实现日常运维任务的自动化。 智能监控与异常检测: 探讨如何利用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系统异常的提前预警和智能诊断。 DevOps理念的落地: 强调开发与运维的协同,以及如何通过流程和工具的改进,提升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效率和质量。 本书的独特性 真实案例驱动: 本书中的所有技术点和方法论,都源于作者团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的跌宕起伏,充满了真实的挑战与巧妙的解决方案。我们不会空谈理论,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带你深入理解运维工作的本质。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无论你是初入运维领域的萌新,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都能在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我们从基础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架构和前沿技术。 注重实操性: 书中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配置文件片段、命令用法,以及详细的操作步骤,确保读者能够快速上手,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工程师的“工具箱”: 本书不仅仅传授知识,更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工具箱”,帮助读者构建自己的运维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瞻性视野: 除了对现有成熟技术的深入讲解,本书也对云计算、容器化、微服务、智能化运维等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帮助读者把握行业脉搏。 目标读者 初级运维工程师: 帮助你快速掌握运维工作的核心技能,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 中高级运维工程师: 拓宽你的技术视野,深化你的专业理解,提供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系统架构师: 了解不同技术栈的运维挑战,为系统设计提供更全面的考量。 开发工程师: 深入理解自己代码在生产环境中的运行状态,促进与运维团队的良好协作。 对运维领域感兴趣的IT从业者: 快速了解运维工作的全貌,为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云海漫步:运维工程师的实践经验与思考》将是你通往卓越运维之路的得力伙伴。让我们一起在浩瀚的云海中,稳健前行,不断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这本书的目录,首先吸引我的是那种强烈的实战气息,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把开源工具的版本号写得比实际应用场景还重要。这本书的重点显然在于“运维”这两个字背后的哲学和方法论。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复杂系统治理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系统观”。很多初级运维人员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到一个告警就去修复一个指标,但系统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本书用多个篇幅阐述了如何建立一个健康、可观测的系统,强调了提前预防比事后救火重要十倍的理念。其中关于配置管理和变更控制的那几章,简直是血泪教训的总结。我记得我们团队曾经因为一次错误的配置下发导致了长达数小时的服务中断,当时那种手忙脚乱的境况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背后的风险点在哪里。这种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洞察力,是任何快速迭代的新技术都无法取代的宝贵财富。它让我开始思考,运维不仅仅是一份技术工作,更是一门关于风险控制和流程优化的管理艺术。

评分

我对这本书最欣赏的一点是,它成功地平衡了广度与深度。它既没有因为追求“点滴”的广泛性而流于表面,也没有因为深入探讨某个技术细节而变得过于小众。作者们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看似枯燥的基础设施维护工作描绘得引人入胜。例如,他们探讨的关于容量规划和资源弹性伸缩的部分,并非仅仅停留在云计算厂商提供的API调用层面,而是深入到业务增长模型与资源预留之间的微妙平衡艺术。这需要一种超越纯粹技术栈的商业敏感度。我注意到,书中很多案例引用的都是一些非常成熟、经过时间考验的技术栈,而不是追逐那些还未完全成熟的新贵技术。这保证了书中的知识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不是那种读完半年就可能过时的“快餐书”。吉林大学出版社的出版质量也值得称赞,装帧坚固,书页纸张厚实,即便是经常翻阅和在工位上随手记录批注,也显得非常耐用,体现了对知识载体的尊重。

评分

与其他偏重于工具操作手册的书籍相比,这本《运维点滴》在软技能和团队协作方面也给予了相当的篇幅,这一点让我感到惊喜。运维工作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它需要跨团队的沟通、与开发人员的密切配合,以及在压力下的情绪管理。书中关于“故障复盘会议”如何有效进行,如何避免互相指责,转而聚焦于流程改进的讨论,为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改进方向。我们过去开复盘会时,往往演变成技术辩论赛,最终不了了之。这本书清晰地指出了高效复盘的几个关键步骤,强调了“无指责文化”的重要性。这种对“人”的关注,体现了作者们对现代复杂系统运维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一个技术再好的团队,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最终也难以承受高强度的线上压力。阅读这些章节时,我仿佛听到了两位资深前辈在耳边谆谆教诲,那种带着温度的指导,远比冷冰冰的代码注释要有效得多。

评分

这本《运维点滴》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那种朴实无华却又直击要害的风格所吸引。市面上很多技术书籍动辄堆砌理论、高屋建瓴,读起来晦涩难懂,感觉自己像是漂浮在云端,抓不住实质。然而,孟利青和常润梅两位作者显然深谙一线运维人员的痛点。他们没有沉溺于那些光鲜亮丽的“黑科技”,而是将笔触聚焦在那些日常工作中反复遇到的、看似微小却又常常能致命的“点滴”之上。比如,书中对一些经典故障排查流程的梳理,那种“抽丝剥茧”的思维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线上一个服务性能突然下降,各种监控指标都指向了内存泄漏,但具体是哪个模块导致的却难以定位。当时我翻阅这本书时,正好看到他们描述的一个关于“缓存穿透与雪崩”的实战案例,那种循序渐进的排查思路,让我茅塞顿开,最终定位到了问题的根源。这种“授人以渔”的写作方式,远比直接给出某个命令或配置要宝贵得多。吉林大学出版社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图文配合得当,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细节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平实,甚至可以说是带着一种朴素的真诚,这在充斥着浮夸宣传的IT界显得尤为难得。它没有过多地去追逐最新的技术风口,比如最近大热的AIOps或者Serverless架构,而是沉下心来,打磨那些基础且永恒的运维基石。比如,关于日志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的那部分内容,我看完后立刻回去组织了我们团队的日志输出标准。在此之前,我们的日志分散在各个角落,格式不统一,遇到问题时大海捞针,效率低下。作者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混乱日志的危害,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优秀的日志系统,是构建可追溯性的“时间机器”。而且,书中很多章节的组织逻辑,都非常贴合一个项目从设计、上线、运行到退役的完整生命周期。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对系统全生命周期负责的工程师来说,提供了非常完整的框架支撑。我感觉作者们在写这本书时,是把自己过去多年的“踩坑”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这种坦诚的态度,让读者在学习技术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心态建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