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贾达)(二版)
定价:16.00元
作者:贾达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1220259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有逻辑代数基础、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数/模和模/数转换、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共九章。
本书有较为合理的理论深度,较宽的覆盖面,淡化功能的分析,强化功能的理解和应用。对集成电路,重点介绍符号、功能、应用,尽量不涉及内部电路的分析过程,对实际电路,阐述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重点是强化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的思路和措施,以提高学生对集成电路功能的理解和灵活应用集成电路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大、成教学院相关专业的教材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数字电子技术的参考书。
目录
章 逻辑代数基础
节 概述
第二节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第三节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第四节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
第五节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第六节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
第七节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
第八节 具有约束项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节 二极管的开关特性及二极管门电路
第二节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及反相器
第三节 TTL门电路
第四节 CMOS门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
节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第二节 常用组合电路
第三节 组合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四章 触发器
节 RS触发器
第二节 JK触发器
第三节 D触发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
节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 常用时序逻辑电路-
第三节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六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节 555定时器
第二节 555定时器的应用
第三节 CMOS多谐波发生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七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
节 D/A转换器(DAC)
第二节 A/D转换器(ADC)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八章 半导体存储器
节 只读存储器(ROM)
第二节 存储器(RAM)
第三节 存储器容量扩展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九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
节 可编程阵列逻辑(PAL)
第二节 通用阵列逻辑(GAL)
第三节 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ISP-PLD)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一 常用逻辑门电路新旧符号对照表
附录二 常用CMOS数字集成电路
附录三 常用TTL及74HC系列的CMOS数字集成电路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的某些章节,特别是关于数制转换和编码的部分,内容似乎被过度压缩了。作者似乎假设读者已经对二进制和十六进制的操作烂熟于心,所以对一些最基础的转换技巧一带而过,连基本的笔算方法都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例子。我记得当时我为了弄明白一个复杂的BCD码到七段显示的转换电路,在书里翻了半天,结果发现相关的图例模糊不清,而且推导过程极其跳跃。这种“你懂的”式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需要从零开始建立数字系统思维的读者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这本书偏偏在最关键的“地基”部分,显得根基不稳,或者说,作者对自己学生的知识起点估计得太高了。我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补习其他地方的“预备知识”,才能勉强跟上这本书的步伐,这完全违背了教材应该承担的引导作用。
评分从整体的知识覆盖面上来看,这本书显得相当陈旧,很多前沿或者说当前工业界普遍采用的标准和技术点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介绍。我理解这是一本基础教材,但即便是基础,也应该与时俱进到至少十年前的工业实践水平吧?书中对一些经典器件的介绍,比如某些特定型号的TTL或CMOS芯片系列,描述得非常详尽,但对于现在主流的FPGA或者更现代的微控制器接口基础知识,提及的篇幅少得可怜,仿佛时间停在了上个世纪末。当我在尝试将书本知识应用到一些现代化的数字系统中时,发现大量的基础概念都需要我自己去重新构建或者用新的知识体系去填补那些巨大的空白。这种知识结构的滞后性,让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修正”而不是“获取”的过程,效率自然大打折扣。对于一个希望打下坚实、面向未来基础的工程学生来说,阅读体验是相当令人沮丧的。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习题设置简直是反人类的设计,完全没有考虑到学习的渐进性。有些题目难度拔地而起,前一章还在讲最基本的逻辑门电路,下一章的课后习题就直接抛出了一个需要综合运用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才能勉强解出的复杂系统分析题,中间的过渡和铺垫完全缺失。我尝试按照书本的顺序做题,结果在第三章就卡住了,感觉自己像是在攀登一座没有台阶的悬崖。更让人抓狂的是,很多题目的答案或者说解题思路,在书后几乎是找不到的,即便是找到了一些参考答案,也往往是最终结果了事,中间的推导过程极其简略,完全无法看出它是如何从已知条件一步步走到最终结论的。这对于需要通过例题来固化知识点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我不得不频繁地去网上搜索其他高校的教辅资料,或者求助于论坛上的大神,才能勉强搞懂一些基本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表现,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实在是不够负责任。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实在是一言难尽,简直像是把好几本不同风格的教材硬生生地缝合在了一起。我记得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封面设计雷到了,那种过时的色彩搭配和略显粗糙的印刷质量,让我对里面的内容 сразу打了折扣。更别提内文了,图表的清晰度时好时坏,有时候一个关键的电路图,边缘模糊得让人怀疑人生,对着它研究半天,还得回头去翻阅其他更清晰的资料来辅助理解。有时候,公式的排版也显得很随意,上下标的位置有时候会让人产生阅读上的歧义,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布尔代数表达式或者时序逻辑的推导时,这种不严谨直接导致了学习效率的直线下降。而且,书中似乎对某些基础概念的讲解不够连贯,前后的逻辑跳跃性太大,感觉作者写到某一部分时,可能是参考了不同版本的资料,导致术语的使用偶尔会出现不统一的情况,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灾难,他们需要的是一套平滑、一致的学习路径,而不是这种东拼西凑的感觉。我花了大量时间去适应这种阅读上的不适,实在是很影响学习的心情和进度。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在叙述逻辑时,似乎过于沉浸于理论推导的美妙,而忽略了如何用最直观的方式将这些抽象概念灌输给初学者。举个例子,在讲解状态机的设计部分,理论的严谨性是无可挑剔的,但作者的表达方式非常晦涩,充斥着大量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嵌套结构,让我常常需要反复阅读同一段话,才能勉强捕捉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比如某个触发器的特性或者特定状态转移的条件。很多本应通过流程图或对比表格清晰展现的内容,却被作者硬生生地塞进了大段的文字描述中,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挫败感。如果不是我本身对逻辑思维有一定的基础,恐怕早就放弃了对这部分的深入理解。教材的最高境界是“清晰易懂”,这本书显然与这个标准相去甚远,更像是一份给同行看的学术论文摘要,而不是给学生准备的入门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