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梅杰著的《现代导航的演进--量子技术的兴 起》主要面向大专水平、具备物理和工程方面基础的 求知非专业人员。它以直观的方式,广泛介绍了地面 和空间导航演变的相关主题,且较少使用数学公式。
前两章介绍自然界中的导航和古代水手的导航,包括 腓尼基人、维京人、太平洋岛上居民所用的导航。第 3、4章介绍恒星导航、星座及星坐标等要素。第5~7 章介绍精密机械计时器,海洋中经度的测定和精密可 控石英时钟*近的发展。第8章总结介绍了量子概念 ,作为讨论微波和光与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准备知识 。有关原子钟的介绍相当详细,包括氢微波激射器、 铯束、铷电池,以及*新发展的铯喷泉和单离子频率 标准。随后介绍陀螺罗盘的章节引出了对萨格纳克激 光陀螺的讨论。从**3章开始介绍有关基于时间的导 航:先是基于地面网络的“罗兰C”和“奥米茄”, 随后是基于卫星的系统,包括轨道理论、早期的卫星 导航系统SECOR、TRANSIT等;*后推出了**导航卫 星系统——**定位系统(GPS),该系统是本时代 重大技术成就之一。对GPS分三大部分进行介绍:空 间、控制和用户部分。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实现超常的 协调性和精度,使整个系统正常运作。GPS尤其是差 分GPS的应用广泛,除了常见的空中导航、海洋导航 和导弹制导,GPS还应用于大地测量、重大工程建设 、矿业项目、农业、生态、紧急定位,*不用说高速 公路导航。**7章是太空导航的相关内容。**8章讨 论了导航的未来,届时原子干涉仪可作为陀螺罗盘使 用,铯喷泉作为原子时间标准,量子计算机用来*新 卫星星历。
第1章 自然界中的导航
1.1 动物导航
1.2 通过太阳确定方向
1.3 通过星星确定方向
1.4 磁场定向
1.5 风和气流
1.6 电场定向
1.7 信鸽
1.8 帝王蝶
1.9 长距离迁徙的鸟类
1.1 0太平洋鲑鱼
1.1 1人类的导航
参考文献
第2章 早期的导航
2.1 沙漠游牧民族
2.2 太平洋中的航海家
2.3 星象罗盘
2.4 腓尼基人
2.5 维京人
2.6 古代的仪器
2.6.1 日晷和夜行仪
2.6.2 磁罗盘
2.6.3 沙漏
2.6.4 拖板计程仪和拖曳式
计程仪
2.6.5 戴维斯象限仪
2.6.6 星盘
参考文献
第3章 天文学的历史背景
3.1 古代天文学
3.2 伊斯兰天文学
3.3 欧洲天文学家
3.4 艾萨克·牛顿
参考文献
第4章 现代天文学的要素
4.1 行星地球
4.2 月球和行星
4.3 内行星
4.4 外行星
4.5 恒星
4.6 星座
参考文献
第5章 海洋导航
5.1 地理坐标
5.2 天文坐标系
5.3 时间系统
5.4 导航三角形
5.5 截距法[3]
5.6 导航三角形的表格解[4]
5.7 月球距离法
这本书的结构组织得极其精妙,犹如一部层层递进的交响乐。开篇的铺垫扎实有力,稳步将读者引入主题,随后在深入到量子层面时,节奏感把握得恰到好处,避免了初学者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探讨技术发展路径时,所流露出的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他没有将新技术描绘得过于理想化,而是平衡地讨论了从理论到实用化所需要跨越的巨大鸿沟。这种现实主义的笔触,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既充满憧憬,又不失脚踏实地的严谨。它不仅解答了“我们如何导航”,更引导我们思考“我们未来将如何确定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对于所有对未来科技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这本书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阅读材料。
评分我一直觉得,优秀的科普著作应该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向导,能将读者带入一个既陌生又充满魅力的领域。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成功地架起了经典导航理论与革命性量子物理之间的桥梁。我欣赏作者那种将宏观趋势与微观原理紧密结合的叙事手法。读到关于时间同步和精度极限的讨论时,我简直能感受到工程师们在小数点后无数位上进行着不懈的斗争。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熏陶,它教会我们如何用更底层的视角去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技术。对于工程背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佳的跨领域参照,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硬核”,但绝对是物超所值。它不像市面上很多科普书那样为了迎合大众而牺牲专业性,而是实打实地构建了一个宏大的技术图谱。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抗干扰和自主导航的部分,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当前导航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脆弱性,并提出了基于新型物理原理的解决方案。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数据支持,让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触摸、可量化。虽然某些技术细节我可能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完全消化,但那种知识被构建起来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绝对是一本可以放在书架上,时不时拿出来研读的工具书,而不是一次性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快餐读物。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我本来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历史演进的通俗读物,没想到它居然深入探讨了现代导航系统的底层逻辑和未来图景。作者的叙述非常流畅,从早期的天文导航讲到无线电导航,每一步的过渡都衔接得天衣无缝。特别是对惯性导航系统的描述,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物理原理,被他用生动的比喻和实际的案例解释得清晰易懂。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精度和可靠性提升的分析,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是深入挖掘了背后的技术瓶颈和突破口。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GPS定位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单纯地依赖一个APP,而是对背后庞大的工程体系产生了敬畏之心。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预期,非常值得推荐给对工程技术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老练,逻辑严密,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学术盛宴。我被其中对未来导航技术的展望深深吸引住了,尤其是关于量子技术应用的章节,简直是科幻照进现实的教科书。作者似乎对前沿物理学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没有停留在概念的堆砌上,而是详尽地阐述了量子纠缠、量子密钥分发这些尖端技术如何能在下一代导航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书中对这些技术的潜在局限性也进行了客观的评估,显示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阅读过程中,我不得不经常停下来查阅一些背景知识,但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反而让知识的吸收更加扎实。对于那些希望了解科技前沿,尤其是跨学科融合领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佳的视角和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