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現代通信技術基礎
定價:28.00元
售價:19.0元,便宜9.0元,摺扣67
作者:章偉飛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1152364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本書從通信網絡的構成齣發,結閤人們對網絡認識的順序,對各種網絡技術進行瞭詳細的介紹,為讀者建立全程全網框架。同時,對當前的通信新技術也有介紹。主要內容包括:通信網絡概述、接入網、交換網、傳輸網、支撐網、網際通信過程、通信新技術、相應實訓項目等。全書以通信網絡技術原理、結構、組網以及應用實例等為主綫,深入淺齣,敘述簡明,並有豐富的圖例和數據,每章後還有總結、習題和縮略語歸納。在後一章還安排瞭實訓項目,理論聯係實際,讓讀者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
無論是通信專業還
章 通信網絡概述
1.1 通信發展概述
1.2 通信基本概念
1.3 全程全網概念
1.4 固定電話通信過程
1.5 移動電話通信過程
1.6 數據通信過程
本章小結
課後習題
通信縮略語英漢對照錶(一)
第2章 接入網技術
2.1 概述
2.2 銅綫接入網
2.3 光接入網
2.4 光縴同軸混閤網
2.5 寬帶無綫接入網
本章小結
課後習題
通信縮略語英漢對照錶(二)
第3章 交換技術
3.1 交換概述
3.2 程控交換原理
3.3 電路交換技術
3.4 分組交換技術
3.5 交換新技術
本章小結
課後習題
通信縮略語英漢對照錶(三)
第4章 傳輸技術
4.1 光縴通信
4.2 SDH傳輸技術
4.3 光波分復用技術
4.4 微波通信係統
4.5 衛星通信係統
本章小結
課後習題
通信縮略語英漢對照錶(四)
第5章 支撐網
5.1 信令網
5.2 同步網
5.3 電信管理網
本章小結
課後習題
通信縮略語英漢對照錶(五)
第6章 網際通信
第7章 通信新技術
第8章 實訓
附錄 常見標準化組織簡介
參考文獻
這本《[此處填寫圖書名稱,例如:量子力學導論]》簡直是為我們這些理論物理初學者量身定做的!作者在開篇部分就用極其直觀的比喻,把薛定諤方程這個令人生畏的數學工具,描繪成瞭一個關於“概率波動的優雅舞蹈”,讀起來完全沒有瞭初識時的那種高不可攀感。尤其欣賞的是它對“波函數坍縮”這個核心概念的闡述,沒有陷入晦澀的數學推導,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思想實驗,比如那個著名的貓的生死悖論,將量子世界那種反直覺的特性展現得淋灕盡緻。書中對自鏇、疊加態的介紹,也絕非簡單的概念堆砌,而是巧妙地融入瞭曆史背景,讓你理解科學傢們是如何一步步從經典物理的束縛中解放齣來,構建起這個全新世界的。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量子糾纏”那一章的敘述,作者用近乎詩意的語言描述瞭愛因斯坦口中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讓我對這種超越時空限製的聯係産生瞭深深的敬畏。總的來說,這本書成功地架設瞭一座堅固而美麗的橋梁,連接瞭枯燥的數學符號與深邃的物理直覺,是每一個想真正領會量子精髓的人的絕佳入門讀物。
評分我最近在研究的是關於[此處填寫圖書名稱,例如:高級數據庫管理係統]的實踐應用,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簡直是為工作中的工程師量身定製的“作戰手冊”。它最大的亮點在於,完全避開瞭那些大學教材裏為瞭追求完備性而堆砌的冗餘理論,而是直奔主題,直擊性能優化的核心痛點。比如,在談到索引結構優化時,作者沒有僅僅停留在B+樹的原理層麵,而是直接拿齣瞭幾種主流數據庫在處理高並發寫入和復雜查詢時的實際瓶頸,並配上瞭大量的SQL執行計劃分析截圖,這種“手把手”的實戰指導,比任何理論推導都來得實在。我嘗試著將書中關於“慢查詢日誌深度挖掘”那一節的技巧應用到我們當前的生産環境,僅僅通過調整幾個參數和重寫瞭一個核心的JOIN語句,係統的響應時間就有瞭立竿見影的改善。另外,書中對分布式事務處理的章節,對Paxos和Raft協議的闡述,也做到瞭在保證嚴謹性的前提下,突齣其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差異,非常具有可操作性。這本書,放在桌麵上,更像是一本隨時可以翻閱的故障排除指南,而不是束之高閣的學術專著。
評分對於[此處填寫圖書名稱,例如:現代神經生物學與意識探究]這部作品,我必須說,它提供瞭一種跨學科的思維框架,令人耳目一新。作者沒有僅僅停留在描述神經元的放電模式,而是將認知心理學、哲學思辨和最新的分子生物學發現巧妙地編織在一起,試圖去觸碰那個最宏大也最神秘的課題——意識的起源。書中對“全局工作空間理論”的批判性分析尤為精彩,作者沒有盲目接受主流觀點,而是提齣瞭基於整閤信息論(IIT)的另一種可能性,並用極具說服力的邏輯推導展示瞭其局限性。閱讀體驗非常引人入勝,與其說是在閱讀一本科學專著,不如說是在參與一場高級彆的智力辯論。它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儲備,因為對特定受體和信號通路的描述偶爾會略顯密集,但正是這份對細節的執著,纔使得最終關於“自我感知”的論述顯得如此堅實可靠。讀完後,我對人類大腦的復雜性和它所承載的無限可能性,産生瞭更深層次的敬畏與好奇。
評分讀完這本[此處填寫圖書名稱,例如:中世紀歐洲社會經濟史],我感到瞭一種強烈的衝擊——曆史並非教科書上那些簡化的朝代更迭,而是一張由無數微小細節編織而成的復雜巨網。作者的敘事視角非常獨特,他沒有將筆墨過多地集中在國王和戰爭上,而是花瞭大量篇幅去剖析普通農奴一年的收成、修道院的財政賬簿,甚至是中世紀手工業作坊裏的工會章程。這種“自下而上”的史學方法,讓我對那個時代有瞭極其鮮活的理解。比如,書中對“黑死病”的研究,不僅僅關注瞭人口銳減的數字,更細緻地描繪瞭瘟疫過後勞動力價值的飆升,以及這如何意外地加速瞭封建製度的瓦解,這其中的因果鏈條被梳理得清晰而有力。讀到關於城市市民階層的興起時,作者引用瞭大量地方性的契約和法庭記錄,那種語言的古樸和生活的真實感撲麵而來,仿佛能聞到中世紀集市上混雜著泥土、牲畜和香料的味道。這本書的學術深度毋庸置疑,但其流暢和富有畫麵感的文筆,使得它即便對於非專業讀者來說,也是一種享受。
評分這本書[此處填寫圖書名稱,例如:高級前端工程化實踐],徹底顛覆瞭我對前端開發流程的認知。如果說以前我以為工程化就是配置好Webpack,那麼這本書則展示瞭一個完整、自洽、幾乎可以自動運行的現代Web應用生命周期管理體係。作者對“模塊聯邦”(Module Federation)的介紹深入且具有前瞻性,不僅僅是講解瞭它的基本用法,更是深入探討瞭在微前端架構下,如何處理資源隔離和版本兼容性這些棘手的實際問題。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運行時性能監控”和“智能灰度發布”的章節,書中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指標體係,從首次內容繪製時間(FCP)到交互延遲(FID),指導開發者如何量化用戶體驗,而不是憑感覺優化。這些內容極具實戰價值,很多都是我在日常工作中摸索卻不得要領的地方。該書的語言風格簡潔、精準,充滿瞭技術人員特有的邏輯美感,代碼示例清晰明瞭,沒有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它更像是一本高級工程師之間互相傳授經驗的“武功秘籍”,而非麵嚮初學者的入門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