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现代通信技术基础
定价: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章伟飞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1152364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本书从通信网络的构成出发,结合人们对网络认识的顺序,对各种网络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读者建立全程全网框架。同时,对当前的通信新技术也有介绍。主要内容包括:通信网络概述、接入网、交换网、传输网、支撑网、网际通信过程、通信新技术、相应实训项目等。全书以通信网络技术原理、结构、组网以及应用实例等为主线,深入浅出,叙述简明,并有丰富的图例和数据,每章后还有总结、习题和缩略语归纳。在后一章还安排了实训项目,理论联系实际,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无论是通信专业还
章 通信网络概述
1.1 通信发展概述
1.2 通信基本概念
1.3 全程全网概念
1.4 固定电话通信过程
1.5 移动电话通信过程
1.6 数据通信过程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通信缩略语英汉对照表(一)
第2章 接入网技术
2.1 概述
2.2 铜线接入网
2.3 光接入网
2.4 光纤同轴混合网
2.5 宽带无线接入网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通信缩略语英汉对照表(二)
第3章 交换技术
3.1 交换概述
3.2 程控交换原理
3.3 电路交换技术
3.4 分组交换技术
3.5 交换新技术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通信缩略语英汉对照表(三)
第4章 传输技术
4.1 光纤通信
4.2 SDH传输技术
4.3 光波分复用技术
4.4 微波通信系统
4.5 卫星通信系统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通信缩略语英汉对照表(四)
第5章 支撑网
5.1 信令网
5.2 同步网
5.3 电信管理网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通信缩略语英汉对照表(五)
第6章 网际通信
第7章 通信新技术
第8章 实训
附录 常见标准化组织简介
参考文献
对于[此处填写图书名称,例如:现代神经生物学与意识探究]这部作品,我必须说,它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思维框架,令人耳目一新。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描述神经元的放电模式,而是将认知心理学、哲学思辨和最新的分子生物学发现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试图去触碰那个最宏大也最神秘的课题——意识的起源。书中对“全局工作空间理论”的批判性分析尤为精彩,作者没有盲目接受主流观点,而是提出了基于整合信息论(IIT)的另一种可能性,并用极具说服力的逻辑推导展示了其局限性。阅读体验非常引人入胜,与其说是在阅读一本科学专著,不如说是在参与一场高级别的智力辩论。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因为对特定受体和信号通路的描述偶尔会略显密集,但正是这份对细节的执着,才使得最终关于“自我感知”的论述显得如此坚实可靠。读完后,我对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和它所承载的无限可能性,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敬畏与好奇。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的是关于[此处填写图书名称,例如:高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为工作中的工程师量身定制的“作战手册”。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完全避开了那些大学教材里为了追求完备性而堆砌的冗余理论,而是直奔主题,直击性能优化的核心痛点。比如,在谈到索引结构优化时,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B+树的原理层面,而是直接拿出了几种主流数据库在处理高并发写入和复杂查询时的实际瓶颈,并配上了大量的SQL执行计划分析截图,这种“手把手”的实战指导,比任何理论推导都来得实在。我尝试着将书中关于“慢查询日志深度挖掘”那一节的技巧应用到我们当前的生产环境,仅仅通过调整几个参数和重写了一个核心的JOIN语句,系统的响应时间就有了立竿见影的改善。另外,书中对分布式事务处理的章节,对Paxos和Raft协议的阐述,也做到了在保证严谨性的前提下,突出其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差异,非常具有可操作性。这本书,放在桌面上,更像是一本随时可以翻阅的故障排除指南,而不是束之高阁的学术专著。
评分这本《[此处填写图书名称,例如:量子力学导论]》简直是为我们这些理论物理初学者量身定做的!作者在开篇部分就用极其直观的比喻,把薛定谔方程这个令人生畏的数学工具,描绘成了一个关于“概率波动的优雅舞蹈”,读起来完全没有了初识时的那种高不可攀感。尤其欣赏的是它对“波函数坍缩”这个核心概念的阐述,没有陷入晦涩的数学推导,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思想实验,比如那个著名的猫的生死悖论,将量子世界那种反直觉的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对自旋、叠加态的介绍,也绝非简单的概念堆砌,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历史背景,让你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从经典物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构建起这个全新世界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量子纠缠”那一章的叙述,作者用近乎诗意的语言描述了爱因斯坦口中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让我对这种超越时空限制的联系产生了深深的敬畏。总的来说,这本书成功地架设了一座坚固而美丽的桥梁,连接了枯燥的数学符号与深邃的物理直觉,是每一个想真正领会量子精髓的人的绝佳入门读物。
评分这本书[此处填写图书名称,例如:高级前端工程化实践],彻底颠覆了我对前端开发流程的认知。如果说以前我以为工程化就是配置好Webpack,那么这本书则展示了一个完整、自洽、几乎可以自动运行的现代Web应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作者对“模块联邦”(Module Federation)的介绍深入且具有前瞻性,不仅仅是讲解了它的基本用法,更是深入探讨了在微前端架构下,如何处理资源隔离和版本兼容性这些棘手的实际问题。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运行时性能监控”和“智能灰度发布”的章节,书中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从首次内容绘制时间(FCP)到交互延迟(FID),指导开发者如何量化用户体验,而不是凭感觉优化。这些内容极具实战价值,很多都是我在日常工作中摸索却不得要领的地方。该书的语言风格简洁、精准,充满了技术人员特有的逻辑美感,代码示例清晰明了,没有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它更像是一本高级工程师之间互相传授经验的“武功秘籍”,而非面向初学者的入门指南。
评分读完这本[此处填写图书名称,例如: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冲击——历史并非教科书上那些简化的朝代更迭,而是一张由无数微小细节编织而成的复杂巨网。作者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他没有将笔墨过多地集中在国王和战争上,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剖析普通农奴一年的收成、修道院的财政账簿,甚至是中世纪手工业作坊里的工会章程。这种“自下而上”的史学方法,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极其鲜活的理解。比如,书中对“黑死病”的研究,不仅仅关注了人口锐减的数字,更细致地描绘了瘟疫过后劳动力价值的飙升,以及这如何意外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这其中的因果链条被梳理得清晰而有力。读到关于城市市民阶层的兴起时,作者引用了大量地方性的契约和法庭记录,那种语言的古朴和生活的真实感扑面而来,仿佛能闻到中世纪集市上混杂着泥土、牲畜和香料的味道。这本书的学术深度毋庸置疑,但其流畅和富有画面感的文笔,使得它即便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