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移动定位与跟踪——从传统型技术到协作型技术
:69.00元
售价:46.9元,便宜22.1元,折扣67
作者:赵军辉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1180834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高新科技译丛》系列:·翻译团队阵容强大·业内知名专家评审·编审过程专业外语人员通读把关·获得总装备部“装备科技译著出版基金”资助·获得***、省部级、单位级引进版权奖《MATLAB模拟的电磁学时域有限差分法》《GPS接收机硬件实现方法》《复杂系统维修管理模型与方法》《卫星网络中的资源管理》《移动定位与跟踪——从传统型技术到协作型技术》《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基于标准CMOS工艺的低功耗射频电路设计》《数字通信系统预编码技术》
菲盖拉斯、法阿塔斯编著的《移动定位与跟踪:从传统型技术到协作型技术》介绍了移动定位与跟踪技术*进展。涉及了卫星定位系统和陆基定位系统的情况,涵盖了从室外环境到室内环境以及从广域网络到短距离网络的范围。讨论了与移动定位有关的所有主题:从定位的基础理论知识到到多种跟踪的移动校型的描述,从数据融合和滤波技术到误差抑制技术的详述(包括信号处理的方面)。为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中现有解决方案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桥梁。填补了定位与通信系统之间的缝隙,展示了通信系统中的特点如何应用于定位目的以及搜索到的定位信息如何提高无线网络的性能。
章 概述
1.1 定位的应用领域(第2章)
1.2 定位的无线通信基础(第3章)
1.3 定位的基本原理(第4章)
1.4 数据融合和过滤技术(第5章)
1.5 跟踪的基本原理(第6章)
1.6 误差抑制技术(第7章)
1.7 定位系统和技术(第8章)
1.8 协作移动定位(第9章)
第2章 定位的应用领域
第3章 无线通信定位的基本原理
第4章 定位的基本原理
第5章 数据融合和过滤技术
第6章 跟踪的基本原理
第7章 误差抑制技术
第8章 定位系统和技术
第9章 协作移动定位
参考文献
缩略语
符号说明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需要一定技术背景才能完全消化的,它对读者的预备知识有一定的要求,但回报是巨大的。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探讨“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定位”时的那种严谨态度。在介绍 NB-IoT 和 LoRa 时的功耗-精度平衡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案例。作者没有夸大任何一项技术的潜力,而是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和图表来支撑结论,告诉你“在什么场景下,你该选择什么代价去换取什么精度”。这种脚踏实地的写作风格,使得全书充满了工程师的务实精神。对我个人而言,过去在设计一个能源管理系统时,一直纠结于电池寿命和位置更新频率,这本书里的那张决策树图帮我彻底理清了思路,提供了非常直接的工程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时机简直是太棒了,正好赶上了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实时信息和精准位置服务需求的爆炸式增长。我拿着它,第一感觉就是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让人惊喜。它不仅仅停留在那种基础的 GPS 原理讲解上,而是非常深入地探讨了从早期的信号传输到如今复杂的网络融合定位技术栈。特别是关于室内定位和高精度定位(如 RTK)的那几个章节,作者似乎把过去十年该领域的所有关键突破都梳理了一遍,分析得非常透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时,总是会先用一个非常清晰的工程案例来支撑理论,这让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逻辑变得鲜活起来,不再是空中楼阁。对于那些希望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系统构建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技术路线图简直是无价之宝,它能帮助我们避免走很多弯路。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细节的深度上,更在于它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进入到后半部分,讨论的已经是那些处于研究前沿的课题,例如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来校正和融合来自不同异构传感器的信号漂移,以及在极端非视距(NLOS)环境下如何保持定位的鲁棒性。特别是关于“隐私保护下的协作定位”这一章,作者探讨了一些非常尖端的密码学和分布式计算方法,这让读者意识到,未来的定位服务不仅要精准,更要安全可信。这对于我们处理敏感的地理信息数据至关重要,它提醒我们,技术发展不能脱离伦理和法规的约束。这本书无疑是为行业领导者和顶尖研究人员准备的,它将讨论的层次拉得很高。
评分读完前几章后,我深刻体会到作者在构建“技术演进史”上的匠心。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浓缩的行业发展编年史。比如,它对早期基于蜂窝网络和 Wi-Fi 扫描的定位方法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分析,清晰地指出了每种方法的局限性,进而引出了对下一代技术的需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协作型定位”的阐述,它不再孤立地看待单个设备,而是将整个环境——包括路边的传感器、车辆之间的 V2X 通信乃至城市基础设施——都纳入了定位计算的范畴。这种宏观视角非常具有前瞻性,它超越了单一硬件的限制,强调了数据共享和生态构建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公司未来在智慧城市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至关重要,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思考框架。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设计也十分专业,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那些复杂的系统架构图和时序图绘制得非常清晰,即便是那些多层级的网络结构,通过合理的颜色区分和层级标注,也能一目了然。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作者在每一章的末尾都附上了“进一步阅读”的建议列表,这些列表中的文献都具有很高的引用价值,这为我后续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总而言之,这本书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基础理论与前沿工程实践,它既能满足一个想快速了解行业全貌的管理者,也能让一个专注于算法优化的博士生从中汲取养分,是定位技术领域一本不可多得的综合性参考巨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