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写生范扬2006-2009
定价:398.00元
售价:270.6元,便宜127.4元,折扣67
作者:范扬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102047966
字数:
页码:4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写生范扬2006-2009》收录了范扬的“巴山蜀水”、“湘黔暮春”、“五渡红叶”、“九华地藏”等多幅写生作品。
目录
壹 巴山蜀水
贰 太行壁立
叁 湘黔暮春
肆 武夷山色
伍 怀柔夕照
陆 五渡红叶
柒 又见皖南
捌 密云秋山
玖 九华地藏
拾 麦积天水
拾壹 塔洼人家
拾贰 乐山大佛
拾叁 泰山望日
后记
作者介绍
范扬,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文化部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和重大学术活动,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文摘
序言
这本《写生范扬2006-2009》就像是一本日记,用画笔记录着作者在某个特定时期的生活片段和情感投射。我最欣赏的是他作品中那种不加修饰的写意精神,一种直击事物本质的力量。尤其是一些人物写生,寥寥数笔,人物的神态便跃然纸上,眼神中的故事,肢体的姿态,无不透露着生活的气息,而非刻意的摆拍。我记得有一幅画,描绘的是一位正在劳作的老农,画面并不宏大,却有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范扬捕捉了老人专注的神情,他饱经风霜的面容,还有那双粗糙却有力的大手,仿佛能感受到农具在手中传递的温度和劳作的艰辛。这种对普通人的关注,对生活细节的捕捉,让我看到了画家内心深处的温情和对土地的热爱。他不是在描绘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在记录真实的生命,在赞美平凡的美丽。这种朴实无华的艺术态度,在当下喧嚣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也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艺术并非只存在于画廊和博物馆,它就根植于我们生活的土壤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评分《写生范扬2006-2009》这本书给予我的,是一种对传统笔墨精神的现代性回归的强烈感受。范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注入了时代的新鲜血液,使得他的作品既有古人的韵味,又不失当下的气息。我尤其被其中几幅山水写生所吸引,他笔下的山峦,不再是概念化的堆砌,而是带着鲜活的生命力。你看那远山的层次,那近水的脉络,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有水墨的虚实相生,又有写生对象带来的独特质感。我觉得他对于“气韵生动”的理解非常到位,他的山水不仅仅是景物,更是天地精神的载体。我仔细观察过他处理云雾的手法,那种飘渺而又真实的感觉,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那湿润的空气。这种对自然意境的把握,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经过深入体悟后,通过笔墨的洗炼而呈现出来的。读这本书,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中国式文人情怀,一种寄情山水的超然,一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热爱。这是一种非常宁静而又充实的阅读体验。
评分《写生范扬2006-2009》这本书,带给我的最直接感受,是一种扑面而来的真诚。范扬的写生,在我眼中,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行为,没有过多的雕琢,没有矫揉造作,只有一种对眼前景物最直接、最本真的回应。我被其中几幅速写式的作品所吸引,那是一种在极短时间内捕捉到的神韵。寥寥数笔,人物的动态,景物的轮廓,便跃然纸上,仿佛留住了那一刻的生动与活力。这种写生的速度感,让我联想到了画家的创作状态,是在一种高度专注和充满激情的时刻完成的。他的笔触充满了力量,有时候是粗犷有力的,有时候又是细腻婉转的,但都统一在对画面意境的追求中。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画家不懈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这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位艺术家在创作道路上,如何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世界,并最终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评分我拿到这本《写生范扬2006-2009》时,并没有预设太多期待,但翻阅之后,着实被其中蕴含的艺术能量所震撼。范扬的写生,在我看来,是一种与自然进行的“深度对话”。他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感受。我在其中看到他对于大千世界细微之处的敏感捕捉,比如一棵树的枝干形态,一朵花的盛开姿态,甚至是一块石头的纹理,都被他用独到的笔墨语言赋予了生命。他的作品中有一种挥洒自如的笔墨技巧,但又并非炫技,而是服务于画面整体的表达。这种技巧的背后,是对传统功底的深厚积淀,以及对写生对象深刻理解的体现。我尤其欣赏他对于色彩的运用,虽然是水墨写生,但色彩的融入却显得自然而和谐,没有丝毫突兀。这种色彩的运用,让画面更具表现力,也更贴近真实的生活场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成熟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技巧、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融为一体,最终呈现出如此动人心魄的作品。
评分翻开这本《写生范扬2006-2009》,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凝固的时间胶囊,里面承载着画家范扬在那几年间行走四方的足迹与心绪。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便是那种朴拙而生动的写生状态。每一幅画都仿佛带着现场的风,带着泥土的芬芳,甚至是当时作者内心的某种轻微颤动。我特别喜欢其中几幅描绘江南小镇的画面,白墙黛瓦在水墨的晕染下,有了灵动的水汽,仿佛能听到远处船夫的号子声,闻到青石板路上雨后的湿润气息。范扬对于光影的处理,尤其是在户外写生时,那种捕捉瞬间光线变化的能力,简直令人惊叹。他不是刻板地复制景物,而是用笔墨捕捉景物的灵魂,将客观的自然景象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形成了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的视觉表达。我能感受到他在画面中对肌理的探索,对笔触的运用,每一下落笔都带着思考,都像是与眼前景物进行的一场无声的对话。这种近乎冥想式的创作过程,透过画作传递出来,让观者也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去体会那份宁静与诗意。即便对绘画技法不是全然了解,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久违的纯粹和对自然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