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务英语的跨文化交际与应用 9787569216837

现代商务英语的跨文化交际与应用 978756921683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瑶 著
图书标签:
  • 商务英语
  • 跨文化交际
  • 英语教学
  • 应用英语
  • 外语教学
  • 沟通技巧
  • 国际商务
  • 职场英语
  • 高等教育
  • 专业英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216837
商品编码:29735776963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现代商务英语的跨文化交际与应用 作者 于瑶
定价 44.00元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9216837 出版日期 2018-05-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对商务英语的特点以及其与普通英语的区别进行了讨论和比较,着重于探讨媒体与全球化社会的互动关系,包括全球化媒体兴起沿革,媒体与全球化社会兴起的互证关系,全球化媒体和人类相互了解的关系,网际网路对全球化社会的冲击和全球化媒体所衍生的道德责任问题等几个主要的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

于瑶(1970.10.30):女,汉族,辽宁省铁岭市,硕士研究生,教授。

哈尔滨金融学院商务英语系副主任, 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应用语言学。从教二十余年来,出版教材五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多篇在北大、南大核心期刊发表。


   目录

目录

目录1

章文化与交际4

节 文化4

一、文化简述4

二、文化的特征6

三、文化的层次9

第二节 交际11

一、交际的基本概念11

二、交际的特点13

第三节 语言14

一、语言概述14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6

第二章跨文化交际概述18

节跨文化交际18

一、跨文化交际的起源与发展18

二、跨文化交际的定义19

三、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22

四、跨文化交际的表现形式23

第二节 环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26

一、圈内环境和圈外环境27

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物个性环境27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的失误35

一、言语交际失误36

二、非言语交际失误40

第三章现代跨文化交际理论41

节跨文化交际学及其理论41

一、跨文化交际学41

二、跨文化交际学的伦理原则44

三、跨文化交际学的伦理准则45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理论46

一、交际资源46

二、片段描述理论47

三、跨文化交际的构建法48

四、期待理论49

第四章 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51

节 商务礼仪概述51

一、商务礼仪的内涵51

二、礼仪及商务礼仪的内涵53

第二节 商务礼仪的构成要素55

一、商务礼仪的主体和对象55

二、商务礼仪的环境57

第三节 商务交往中礼仪57

一、称呼礼仪57

二、商务电话礼仪59

三、商务信函礼仪63

第五章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交际65

节语言要素与跨文化交际66

一、与文化直接相关的词汇66

二、词汇的语义67

第二节语法与跨文化交际70

一、现实交际中语法及其例子70

二、跨文化交际中语法类型的差异79

第三节语篇与跨文化交际80

一、语篇与思维模式80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篇差异81

第六章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84

节 跨文化交际与教学培养84

一、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84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84

第二节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86

一、在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86

二、在听说训练中渗透文化86

三、在阅读教学中感受文化87

四、在语法教学中了解文化87

五、使用实物与图片凸显文化88

六、利用对比教学突出文化88

七、通过角色扮演感悟文化89

第三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建议90

一、转变思维模式,了解文化背景90

二、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建立符合商务关系的行为规范91

三、合理运用非语言交际,语用迁移考虑文化因素91

四、包容不同的价值取向,尊重文化差异93

第七章 跨文化商品展会交际93

节 展会策划与礼仪93

一、会展业的前景93

二、商务展会上的礼仪94

第二节 展会名片及其交换文化95

一、名片的产生及发展95

二、名片在展会中的作用96

三、名片的交换及文化97

四、西方人的名片特色和交换礼仪100

第八章 跨文化商务谈判100

节现代商务谈判100

一、商务谈判概述100

二、立足于文化的商务谈判前准备103

第二节 中西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107

一、中西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107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体现107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109

第三节 跨文化差异的商务谈判策略110

一、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中文化因素110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策略112

第九章跨文化商品广告发布113

节 广告概述113

一、广告的定义113

二、广告行为114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广告的界定和特点114

一、广告的界定114

二、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特点115

第三节 中国跨文化广告发布的注意事项117

一、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观念117

二、认识中西文化间的差异117

三、尊重宗教信仰及文化禁忌117

四、迎合当地的价值观念118

五、尊重当地的政策法规119

六、尊重当地的语言习惯119

七、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119

八、努力挖掘文化间的共性120

九、采用文化优势融合原则120

第十章 跨文化商务合同订立121

节商务合同概述121

一、商务合同121

二、合同的内容121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合同124

一、合同与文化的差异性124

二、合同翻译与文化习俗125

三、合同的履行和文化差异126

第十一章 跨文化商务翻译127

节 商务英语翻译概述127

一、商务英语的特点128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标准128

第二节 跨文化商务英语翻译技巧130

一、提高文化差异的意识,巧妙的运用意译130

二、结合语句的语境,对一词多义的词汇进行准确的翻译131

三、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恰当使用习惯搭配132

四、谨慎选用极易混淆的词语,恰当翻译合同等法律性公文133

第十二章 跨文化商务英语交际的发展135

节 商务英语的发展及其现状135

一、商务英语的历史发展136

二、商务英语的种类136

三、商务英语的特点137

第二节 全球化使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发展成为必然139

一、全球化的意义与本质139

二、全球化的特征要求141

三、全世界层次区分142

第三节 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未来发展143

一、新社区意识的建立为基础143

二、全球化媒体的冲击为助力144

参考文献:146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跨越语言的桥梁:全球化时代下的商务沟通艺术》 本书简介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的今天,商务活动早已突破国界,成为一个高度互联互通的地球村。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中,仅仅掌握语言本身已不足以应对复杂的跨文化商务场景。更重要的是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跨文化交际的策略,从而实现成功的商务合作与目标。 《跨越语言的桥梁:全球化时代下的商务沟通艺术》正是一部聚焦于这一核心议题的力作。本书并非泛泛而谈的理论堆砌,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商务人士所面临的真实挑战与机遇,并系统性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作者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前沿的学术研究,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精深的跨文化商务沟通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洞悉文化之根,理解差异之源 本书的开篇,便致力于引导读者深入探究文化差异的本质及其对商务沟通的影响。我们深知,文化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它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及沟通习惯。因此,理解不同文化是如何形成和运作的,是进行有效跨文化沟通的基石。 文化模型与维度解析: 本书将详细介绍一系列经典的文化模型,例如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六个维度(权力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化/女性化、长期导向/短期导向、享乐/克制),克洛克霍恩(Kluckhohn)和斯特罗德贝克(Strodtbeck)的时间观、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通过这些理论框架,读者将能够系统性地理解不同文化在核心价值观上的差异,例如,在强调个人成就的国家,谈判中可能会更直接;而在强调集体和谐的国家,则可能更注重维护关系。 非语言沟通的艺术: 语言的字面意思只是沟通的一小部分,非语言信号——如肢体语言、眼神交流、面部表情、空间距离(Proxemics)、时间观念(Chronemics)、甚至着装风格——在跨文化交流中往往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其含义也可能截然不同。本书将深入探讨这些非语言信号在不同文化中的解读差异,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的眼神接触被视为真诚,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被解读为冒犯。我们将揭示手势、姿态、沉默、甚至“准时”概念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微妙含义,帮助读者避免因误读非语言信号而产生的误解。 语用与话语风格的差异: 即使使用相同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表达方式、语气的选择、委婉语的使用、以及直接与间接的沟通风格上也会存在显著差异。本书将详细阐述这些语用上的不同,例如,在请求或拒绝时,不同文化可能采用截然不同的表达策略。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商务人士在商务信函、邮件、演示文稿以及面对面交流中,更好地适应对方的沟通偏好,从而提高沟通效率和接受度。 第二部分:掌握沟通策略,赋能商务实践 在对文化差异有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本书将进一步聚焦于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实用策略与技巧。这些策略旨在帮助读者在真实的商务环境中,自信而有效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客户、合作伙伴进行交流。 建立与维护跨文化关系: 商务合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本书将探讨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中建立信任、培养合作精神,以及如何通过恰当的社交礼仪和有效的关系维护,为商务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将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交互动的适宜方式,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商务洽谈前进行一些非正式的社交活动是建立信任的必要环节。 谈判与协商的跨文化智慧: 商务谈判是跨文化交流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之一。本书将深入剖析不同文化在谈判风格、决策过程、利益诉求、以及议价策略上的差异,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跨文化谈判技巧。我们将讨论如何识别对方的谈判底线、如何巧妙地提出和回应要求、以及如何化解谈判中的文化冲突,最终实现双赢。 有效的商务会议与演示: 在全球化的商务环境中,跨文化会议和演示是常态。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准备和主持具有包容性的会议,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进行演示,以及如何处理会议中可能出现的跨文化误解。我们将探讨如何使演示内容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如何应对不同文化背景听众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会议总结和后续跟进。 商务写作与邮件沟通的艺术: 无论是起草商务合同,还是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清晰、准确且得体的书面沟通至关重要。本书将强调在跨文化商务写作中,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结构和语气,以避免误解和冒犯。我们将提供不同商务文体的范例,并解析不同文化对商务信函的期望,例如,在某些亚洲文化中,商务信函可能更注重谦逊和尊敬的措辞。 冲突管理与问题解决: 跨文化交流中,冲突的发生几乎不可避免。本书将为读者提供识别、分析和管理跨文化冲突的框架,以及运用建设性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将探讨如何理解冲突的根源,如何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缓和紧张关系,以及如何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将潜在的冲突转化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第三部分:应对挑战,拥抱机遇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着眼于如何应对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可能出现的挑战,并从中发掘新的机遇。 克服刻板印象与偏见: 刻板印象和偏见是跨文化交流的巨大障碍。本书将引导读者认识并挑战自身的刻板印象,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并学习如何与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进行建设性对话。我们将提供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超越表面,去理解个体的独特性,而非仅仅将其归类于某个文化群体。 文化智力(CQ)的培养: 文化智力(Cultural Intelligence, CQ)是指个体在跨文化环境中有效适应和工作的能力。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培养文化智力的方法,包括提高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知识、以及增强跨文化技能。我们将阐述如何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 适应与创新: 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化环境中,适应性与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本书将鼓励读者拥抱变化,从跨文化交流的经验中不断学习和调整,并利用文化多样性激发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我们将分享成功企业和个人在跨文化领域实现创新和发展的案例,以启发读者。 数字时代的跨文化沟通: 随着社交媒体、在线协作平台等数字工具的普及,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本书将探讨在数字时代,如何运用技术工具促进跨文化理解,以及如何应对在线交流中可能出现的文化挑战。 《跨越语言的桥梁:全球化时代下的商务沟通艺术》是一本面向所有渴望在全球商务舞台上取得成功的专业人士、管理者、学生以及任何对跨文化交流感兴趣的读者的必读之作。本书将为您提供前所未有的洞察力,以及一套切实可行的工具,帮助您自信地驾驭复杂的跨文化商务环境,构建牢固的全球合作关系,最终实现卓越的商务成就。它将是您在国际商务旅程中最值得信赖的向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既感到启发又觉得略有遗憾的书。它的优点在于,它成功地将“跨文化交际”这个略显抽象的概念,与“商务”这个现实的场景紧密结合起来。书中关于不同文化在尊重、信任、礼仪等方面的差异性分析,确实让我看到了很多之前未曾留意到的细节。比如,关于送礼的禁忌,关于餐桌礼仪,以及在商务宴请中如何把握分寸,这些内容都很有价值。然而,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在“应用”层面的具体性还有待加强。我读完之后,仍然觉得在很多实际操作中,我需要自己去摸索和试错。比如,书中提到了要“建立信任”,但如何才能在初次接触的跨文化商务伙伴之间有效地建立起这种信任,书中并没有给出非常清晰的步骤或方法。我更倾向于看到一些有血有肉的案例,详细描述成功或失败的跨文化商务交往过程,并从中提炼出可操作的经验。此外,书中对于“商务英语”的训练,感觉也比较零散。虽然提到了要使用恰当的语言,但具体的语言表达技巧,如如何用礼貌的语言拒绝对方的要求,或者如何巧妙地提出反对意见,这些方面的论述不够深入。总的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但离一本真正能帮助读者提高实操能力的“应用指南”,还有一段距离。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确实是带着极大的期望,希望它能成为我职场生涯中的一本“宝典”,解决我在与外国客户和同事打交道时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书的装帧设计还算简洁大方,纸质也还可以。初步翻阅,章节的设置看起来还算合理,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场景的应用,逻辑性应该是不错的。但是,在深入阅读之后,我发现书中对“商务英语”的侧重点似乎有些偏差。我期望看到的更多是关于如何用得体的、符合国际商务习惯的英语来表达观点、进行谈判、撰写邮件等。然而,我感觉书中更多地在强调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如何避免文化冲突。这固然重要,但对于“商务英语”这四个字,我的理解是它包含了语言的运用技巧、商务语境下的词汇选择、句式结构以及表达的得体性。这本书在这方面的篇幅相对较少,而且很多例子都比较通用,没有深入到某些特定行业或特定商务场合的语言习惯。例如,在描述如何进行商务演示时,书中提到要自信、清晰,但对于如何组织PPT内容、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复杂数据,以及如何根据听众的文化背景调整语速和语调等细节,就没有太多着墨。总而言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跨文化商务沟通指南”,而“商务英语”的实用技能方面,我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能完全满足我作为一名希望提升商务英语运用能力的读者的需求。

评分

我选择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涵盖了“现代商务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这两个对我而言非常重要的领域。书的整体风格比较学术化,理论阐述比较严谨,一些关于文化维度(如霍夫斯泰德的维度理论)的介绍,让我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有了更系统性的认识。这对于理解为什么不同文化中的人们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非常有帮助。然而,在实际的“应用”层面,我觉得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显得有些不够接地气。它更多地是在“讲道理”,解释“为什么会这样”,而对于“应该怎么做”,则涉及得比较少。我期望看到更多具体的、可复制的沟通策略和技巧,比如在起草一份跨文化商务邮件时,应该注意哪些语言和文化上的细节?在安排一次国际视频会议时,需要考虑哪些跨文化因素?书中的这些“how-to”部分,感觉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对于“商务英语”的侧重,我觉得不够突出。它似乎更多地将焦点放在了文化理解上,而忽略了在跨文化语境下,如何运用更精准、更得体的商务英语来表达自己。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文化差异有了更多的认识,但如何在实际的商务沟通中,用流利的、符合商务要求的英语来解决问题,我仍然感到有些迷茫。

评分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地读了一段时间,它给我的感受非常复杂,可以说是惊喜与困惑并存。一开始吸引我的是“跨文化交际”这个主题,我一直觉得在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沟通方式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商业领域,一个细微的文化误解就可能导致合作的破裂。这本书在理论层面上确实触及了一些核心概念,比如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差异,以及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应用层面,我感觉有些地方过于抽象,举例不够生动。比如,关于商务谈判的章节,虽然提到了要尊重对方文化,但具体的策略和注意事项,比如如何处理沉默,如何理解肢体语言的细微差别,描述得不够细致。我更希望看到一些更具象的案例分析,或者一些可以立即借鉴的“锦囊妙计”。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书里提到的理论如何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应用?是不是我理解错了某个概念?这种需要反复琢磨和与自身经验对照的过程,虽然有学习的乐趣,但也让我觉得效率不高,有时甚至会产生一点点挫败感。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引导我穿越跨文化交际的迷雾,而不是仅仅给我一些地图,让我自己去摸索。

评分

我一直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方式非常感兴趣,所以当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就觉得它非常符合我的兴趣。书中的一些理论部分,比如关于不同文化在时间观念、人际关系、决策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面子”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如何影响商务交往的讨论,这让我对一些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然而,在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时,我发现自己遇到了瓶颈。书中提供的案例大多比较宏观,或者停留在概念层面,缺乏具体的指导。例如,书中提到在与某个文化背景的客户沟通时,要注意尊重其“长辈”观念,但具体到如何称呼、如何安排座位、如何表达不同意见,却没有给出详细的建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更多“干货”,比如可以模仿的对话模板,或者在不同情境下的沟通策略清单。我希望能够通过阅读这本书,获得一些可以立即上手,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目前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者,而不是一个实操性的指导者。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