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漢語拼音詞匯(專名部分)
定價:90.00元
售價:61.2元,便宜28.8元,摺扣68
作者:董 琨 薑嵐 杜翔
齣版社:上海辭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3264328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漢語拼音詞匯》(專名部分)是配閤國傢語委《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具體實施的規範性文件,同時也是國際標準組織的規範性文件,由國傢語委、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魯東大學、商務印書館和上海辭書齣版社共同研發,是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綠皮書》係列中的一種,解決瞭漢語中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拼音的分詞連寫問題,對於漢語拼音教學、注音讀物、正字法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等,都有廣泛的使用價值。
內容提要
《漢語拼音詞匯》(專名部分)是《漢語拼音詞匯》的專名部分,收錄現代漢語中常用的專有名詞約3萬條。其漢語拼音拼寫,遵循國傢技術監督局2012年6月29日批準、發布,2012年10月1日實施的《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逐一列齣各自的漢語拼音拼寫形式,特彆是分詞連寫,給齣所有詞目的漢語拼音標準拼寫,是語言文字的國傢標準之一,供文化教育、編輯齣版、信息處理工作者及廣大讀者參考使用。
《漢語拼音詞匯》(專名部分)收錄的專有名詞,主要取自《現代漢語常用詞錶》(《現代漢語常用詞錶》課題組編,商務印書館2008年)、《辭海》(辭海編輯委員會編,上海辭書齣版社)、《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漢語新詞語》編年本(周薦、侯敏、楊爾泓主編,商務印書館)、《新詞語》(魯東大學文學院收集,Word普通版本)、《中醫藥學名詞》(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編,科學齣版社)。《漢語拼音詞匯》(專名部分)收錄的專有名詞包括地名、人名、作品名、報刊名、機構組織名、事件名、建築名、曆史古物名、節名、族名、奬項稱號名、宗教教派名、工程名等。全書按漢語拼音音序編排,正文前有詞目首字《音節錶》,正文後有《詞目首字筆畫索引》。目錄
作者介紹
主編董琨,《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課題組組長,現任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博士生導師。治學領域較為廣泛,在古代漢語、漢字和漢字史、辭書和辭書史、書法史、漢語教學等方麵都有研究成果。主要論著有《古代漢語漫談》、《漢字發展史話》、《商周古文字讀本》(閤著)、《中國漢字源流》、《漢語講義》(主編)、《古代漢語》教材(閤編)等;發錶的學術論文很多,研究問題涉及各個方麵。在辭書編寫方麵,參與瞭《現代漢語詞典》的修訂和《多功能通用成語詞典》的編纂工作。
薑嵐,魯東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工作者,山東省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組成員,省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培訓主講教師、視導員,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員,山東省語言學會會員,省級“十一五”強化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字學”骨乾成員。主要從事漢語研究,漢語方言,詞典編纂,中文信息處理等領域的研究。
杜翔,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緻力於漢語詞匯史、詞典學等的研究,參與瞭《現代漢語詞典》的修訂等。文摘
序言
從作者團隊(董琨、薑嵐、杜翔)的配置來看,這似乎是一個跨學科的閤作項目,或許包含瞭語言學、文獻學甚至地理學的專傢。專有名詞的規範化,往往涉及到多方麵的考量,比如曆史沿革、文化習慣,乃至國際慣例。我個人對於書中對那些“敏感”或“有爭議”的專有名詞的處理方式感到非常好奇。在拼音方案不斷演進、不同地區標準時有衝突的背景下,作者們是如何權衡取捨,最終確定一個“權威”的拼寫方式的?他們有沒有在書中附帶詳細的釋義或者腳注,解釋選擇某種方案的原因,比如是遵循瞭國傢標準、國際慣例,還是為瞭照顧發音的便利性?如果能看到這種嚴謹的論證過程,那麼即使讀者對某些具體的拼寫有不同意見,也會對其研究態度錶示由衷的敬佩。一本好的專名詞匯書,不應隻是簡單地羅列,更應該是一種規範的“宣言”,清晰地告知使用者“應該如此”。期待書中能體現齣這種堅定的、有理有據的規範力量。
評分初次接觸到這本書的排版風格,我感到瞭一種強烈的“實用主義”氣息,完全沒有過多花哨的裝飾,一切都以信息傳遞為最高準則。那些密密麻麻的詞條,如果真的是針對“專名部分”的梳理,那工程量絕對是驚人的。我猜想,作者們一定投入瞭巨大的精力去收集、核對那些那些鮮有收錄的、地方性的、或者更新換代的專有名詞。比如,那些新成立的科技園區、新晉升的官員譯名,或者一些已經被廢棄但仍存在於曆史文獻中的地名拼寫,這些往往是普通拼音詞典會忽略的盲區。我嘗試著在腦子裏設想瞭幾個比較棘手的例子,比如某個少數民族姓氏的復雜轉寫,或者某個古代官職的特定讀法,看看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種統一的、經過考證的方案。如果它能在這方麵做到詳盡無遺,那麼對於從事翻譯、新聞報道,乃至曆史研究的人士來說,這本書就不是一本可有可無的參考書,而是一件不可或缺的“武器”。閱讀的過程可能需要極大的耐心,因為這是一本需要“查閱”而非“通讀”的書籍,但這種紮實的積纍感,是其他輕量級工具書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有意思的,那種老式的印刷字體,配上略帶泛黃的紙張質感,讓人一下子就聯想到那些年代久遠的工具書。我本來是抱著學習的心態來翻閱的,畢竟“漢語拼音詞匯”這個名字聽起來就非常學術和嚴謹,尤其是後麵跟著的“專名部分”,讓人覺得這一定是對那些難以歸類的特定名稱進行係統梳理的力作。我特彆期待裏麵能對一些曆史地名、人名或者一些專業術語的拼寫規範給齣明確的指導,畢竟在實際的文本處理或者對外交流中,專有名詞的準確標注是至關重要的。想象一下,如果能找到一個權威的、涵蓋麵廣的參考手冊,遇到那些拗口或者多音字的專名時,心裏就會踏實許多,不用再反復在不同的標準之間徘徊求證。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的潛在價值是相當高的,它似乎承諾提供一個解決拼寫疑難雜癥的終極方案。封麵上的作者名字,董琨、薑嵐、杜翔,也給人一種多位專傢閤力攻堅的感覺,讓人對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他們能帶來一些獨到的見解和詳盡的收錄。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書名有點像學術論文的標題,充滿瞭專業領域的印記,這讓我不禁思考,它主要的受眾群體究竟是哪些人?是專業的語言學傢、古籍整理人員,還是那些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處理大量外宣材料的編輯?如果是後者,那麼這本書的檢索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瞭。我希望裏麵的索引部分設計得足夠人性化,能夠支持多種檢索方式,比如不僅僅是按拼音首字母排序,最好還能根據詞性、地域或者時間維度進行分類。想象一下,如果你急需查找一個特定的地名,如果隻能依賴單一的拼音查找,效率可能會大打摺扣,尤其是在專有名詞往往沒有固定規律可循的情況下。一個優秀的工具書,其核心價值就在於其“可用性”和“便捷性”。如果這本《漢語拼音詞匯(專名部分)》能夠在保持內容深度的同時,在結構上做到清晰明瞭,那麼它無疑就能跨越純粹的學術圈子,真正進入到行業實操層麵,成為一個高效的桌麵助手。這方麵的設計,往往決定瞭一本厚重工具書的最終命運。
評分這本書厚重的篇幅(雖然我沒看到實際厚度,但從書名可以推斷)本身就暗示瞭其內容的龐大和細緻。專有名詞的範疇極其廣闊,幾乎涵蓋瞭所有非通用詞匯。我非常關注書中對於那些外來專有名詞(比如人名、品牌名)的音譯處理原則。音譯的藝術性與準確性往往難以兼得,如何在保持原音大緻風貌的同時,確保其在漢語體係中是易讀、易記的,是一門大學問。如果書中針對特定語種(如俄語、德語、日語等)的專有名詞轉寫,能提供一套自洽的、可追溯的規則體係,那就太棒瞭。這不僅僅是拼音的問題,更是文化接觸和語言融閤的體現。我設想,翻開這本書,應該能像打開一個巨大的知識寶庫,裏麵儲存著無數個“標準答案”,從而有效減少我們在處理復雜文本時因不確定性而産生的焦慮感。這本書的存在,理應是中文信息規範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