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古代汉语词典:全新版 | 作者 | 曾林 |
| 定价 | 78.00元 | 出版社 | 四川辞书出版社 |
| ISBN | 9787557901516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大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词典从学生学习文言文和一般读者阅读古籍的需要出发,收录古汉语常见字7000多个(包括繁体字、异体字);此外还收录了古汉语常用复音词10000多条。本词典所选条目有的来自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有的来自其他常见古代典籍,例句精短,难懂的例句附有注解或串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词典释义简明,在单字义项前标注了词性,并结合教学实际,指出词类活用的情况;部分单字下还设有【注】和【辨】,对学习古汉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提示辨析。 |
| 作者简介 | |
| 曾林,高中特级语文教师。在担任高中语文老师前,还做过初中语文老师。熟悉教学大纲和文言文教学,熟悉考试要点和学生掌握的难点。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适合中学生使用;例证通俗,多来自中学课本;单字释义标注词性;对容易混淆的地方做出辨析。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这是我在使用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我向来对繁琐的部首检字法有些头疼,总是在部首的划分上犹豫不决。但这个版本似乎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现代读者的习惯,除了传统的部首查法,它还提供了拼音索引和笔画索引的辅助,甚至有些关键的异体字,也设置了反向检索的入口。这极大地提升了查找效率,让我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在词语本身的理解上,而不是耗费在工具的使用上。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古代的特殊语法结构和词缀的解释非常到位,很多时候,一个词的意义变迁,往往与语序或附加成分相关,这本书没有忽略这些“结构性”的变化,而是将其作为词条解释的一部分进行阐述,非常全面。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用过几本号称“权威”的古代汉语词典,但总觉得在收录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欠缺,特别是那些生僻字和异体字的解释,往往一笔带过,无法满足我做古籍校对的需求。然而,这一本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它的释义不仅涵盖了核心的、流传最广的含义,对于那些在特定朝代、特定文体中才出现的引申义和特殊用法,也做了详尽的考证和标注。我惊喜地发现,一些困扰我很久的疑难词汇,在这本词典里找到了清晰的脉络。编纂团队显然是下了大功夫进行文献比对,每一个解释后面都似乎能看到他们翻阅无数古籍的背影。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深入文本的学者或者深度爱好者来说,这种详尽到近乎偏执的考据精神,才是衡量一本词典价值的真正标尺。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是“为什么是这样”的解释,极大地拓宽了对古代语境的理解。
评分这本词典的排版实在太精妙了,每一个字的大小、行距,都经过了深思熟虑,阅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即便是需要长时间查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封面设计走的是一种沉稳的古典路线,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内容的厚重与专业性。尤其是内页的纸张选择,那种略带粗粝感但又不失光滑的质地,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纹理。我特别欣赏它对例句的处理方式,许多看似晦涩的词条,在配上精准且贴合时代背景的例句后,立刻变得鲜活起来,不再是孤立的文字符号,而是承载着古代生活气息的真实表达。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体现了编纂者对汉语言文字的深深敬意和极致的匠心。它在细节上展现出的那种对读者的体贴,是很多现代工具书所欠缺的,让人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近乎仪式般的满足感。
评分作为一名古典文学爱好者,我购买很多工具书往往是为了“收藏”而非“实用”,因为很多新版词典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反而丢失了原有的韵味。但这本词典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在保持了极高的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并没有让语言变得枯燥。它的语言风格在解释部分保持了标准的学术用语,但在一些引用的诗词或典故中,却能感受到一种温和而优雅的文气。这种平衡掌握得恰到好处。它让你感觉自己正在与一位博学多识的长者对话,他会耐心地为你拆解每一个古老的词语,既不卖弄学问,也绝不敷衍了事。这种阅读体验是令人愉悦且充满启发性的,它激发了我去查阅更多相关古籍的兴趣,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查完这个词就合上书本。
评分从我收藏的各种语言工具书来看,这本词典在版式布局上做到了极大的信息密度与清晰度之间的平衡。它在一个相对紧凑的篇幅内,塞入了惊人的信息量,但通过不同字体的运用——比如正文、异体字标注、引文、注释——实现了清晰的层级划分,使得读者可以快速定位自己需要的信息点,而不会被过多的文字淹没。特别是那些罕见词的释义,往往会引用多个文献出处来佐证其含义的演变,但这些引用的标注却处理得非常得体,既不显得突兀,也不会影响主干内容的流畅阅读。这种对视觉信息处理的重视,使得它在长时间的密集学习中,依然能够保持阅读的舒适度,这对于任何一本厚重参考书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它成功地跨越了这一难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