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家小书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
定价:29.80元
作者:苏培成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20013015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标点符号的使用
0标点符号总说
1句号(。)
2问号(?)
3叹号(!)
4逗号(,)
5顿号(、)
6分号(;)
7冒号(:)
8引号(“ ”)
9括号(( ))
10破折号(——)
11省略号(……)
12着重号(.)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大家小书》系列的书,单看名字就透着一股亲切劲儿,让人觉得这绝不是那种故作高深、让人望而却步的学术著作。我最近刚入手了一本,还没来得及细看,但光是放在书架上的感觉就很不错。它那种小巧玲珑的尺寸,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显然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平装本。装帧设计上,我觉得它挺有格调,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封面,而是用了比较沉稳的色调,给人一种“有料”的期待。我平时阅读习惯比较杂,从历史到科普都有涉猎,但总感觉有些书架上的“大部头”让人提不起精神。像这种“小书”系列,通常意味着内容是经过精心提炼的,能用最短的时间抓住核心要点,这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猜想,这个“大家”可能指的不仅仅是作者的学术地位,更可能指其思想的深刻性,用“小”的篇幅承载了“大”的智慧。我期待它能像一个老朋友娓娓道来,而不是一个说教者咄咄逼人。这本书的定价也比较合理,属于那种可以毫不犹豫地买回家,放心地分享给朋友的类型。希望它能像一块小小的磁铁,牢牢吸住读者的注意力,在浩瀚的书海中,提供一个可以安心休憩的知识港湾。
评分翻开书页,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质感,这对于阅读体验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留意了它使用的纸张类型,不是那种反光的亮纸,而是略带米黄色的哑光纸,久读不累眼。这小册子的排版也很有讲究,字距和行距的把握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展感,不会因为版面太紧凑而产生压迫感。我曾经读过一些排版很差的书,读几页下来眼睛就干涩酸痛,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我对这套书的定位非常好奇,它似乎想做一种知识的“快闪店”,在有限的空间里提供最高品质的知识体验。我个人对知识的普及类读物一直抱有很高的热情,因为好的科普或知识普及读物,能极大地拓宽普通人的认知边界。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那种低调的奢华感,让人联想到一些经典的外国口袋书系列,它们往往是陪伴读者度过漫长旅途或闲暇午后的最佳伴侣。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找一个安静的下午,泡上一杯茶,彻底沉浸在这本书带来的知识海洋里,感受作者如何用精炼的语言构建起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知识体系。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便携性简直是满分。那种可以轻松塞进西装口袋或者小挎包的尺寸,意味着我可以在通勤的地铁上、候诊的医院里,甚至是在排队买咖啡的间隙,都能随时随地拿出来阅读几页。这种“碎片化”阅读的需求,在当下社会几乎是刚需。很多时候,我们想阅读,但却被书本的体积和重量劝退了。一本轻便的“小书”,恰恰弥补了这种遗憾。它代表了一种“随时随地,知识不掉线”的生活态度。我更看重这种书籍带给我的那种无负担感,它不像厚重的专业教材那样令人望而生畏,而是像一个随时待命的知识伙伴。而且,这类精品小书往往在内容上更加聚焦,没有冗余的枝蔓,直击核心,这对于注重效率的读者来说,性价比极高。我甚至在考虑,是不是应该把全套的《大家小书》都收齐了,形成一个便携式的“袖珍图书馆”,随时为大脑充电。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尤其是封面的设计风格,给我一种复古又现代的奇妙融合感。它没有过度依赖那些时髦的、转瞬即逝的设计元素,而是选择了一种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简约美学。这种设计哲学,似乎在暗示着书中的内容也是如此——追求的是永恒的价值,而非短暂的潮流。我关注到,它的书脊设计通常也很有特色,当你把多本这个系列的书并排放置时,会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整体感,这对于有收集癖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好的书籍包装,是对作者心血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读者阅读体验的一种承诺。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往往映射出出版方对于书籍品质的极致追求。我希望这本书的内页印刷质量也能与之匹配,墨色清晰,不晕染,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时的清晰度和愉悦感。总而言之,这本小书从外到内散发着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气息,让人相信它内部蕴含的知识也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品。
评分说实话,我买书很多时候是冲着作者去的,苏培成这个名字在学术圈里是有一定分量的,尤其是在涉及到语言和文字规范的领域。因此,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有着更高的期待。我预感这本书不会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心灵鸡汤”式的读物,而是会带着一种严谨又不失趣味的笔调,深入浅出地探讨某个特定领域的精髓。我尤其欣赏那些能把复杂概念简单化的作者,他们不只是知识的拥有者,更是知识的翻译官。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远远超出了普通读物的范畴,而接近于一种工具书的艺术化呈现。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打破我原有的认知壁垒。比如,如果它谈论的是一个看似寻常的话题,我期待它能揭示出那些隐藏在日常表象之下的深刻规律。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往往最能体现作者的功力。我希望能从中汲取到一些可以直接应用到我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方法论,让阅读不仅仅是消遣,更是一种效率的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