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沉醉于欧洲之魅——一个作家的N次欧罗巴之旅
定价:30.00元
作者:叶永平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520205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34国的所看、所想、所感、所悟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使读者仿佛也跟着游了一回欧洲,配以图片的表达,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妙不可言。
目录
序一——再游欧洲
序二
沉醉于爱尔兰之魅
查理四世700年后的捷克
赞叹布达与佩斯交相辉映
古老又年轻的首都
感受里加湾的海风
塔林,波罗的海传奇
立陶宛,荣膺“欧洲必游”的背后
欧洲之心,天堂之境
“红白格子”的故乡
走进今日之黑山
没有瓦尔特的萨拉热窝
硝烟散去后的城市
在埃菲尔铁塔上远眺
在英伦大地上的遐想
从勃兰登堡门出发
像巧克力那样的瑞士甜蜜之行
沉浸于施特劳斯的音乐中
在诺贝尔的故乡
冰岛:有“冰”也有“火”
美丽的波罗的海女儿
穿越迷人的挪威
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朱自清笔下荷兰的今日之行
欧洲的阳台——卢森堡
漫步在布鲁塞尔
回味葡萄牙
感受高迪的城市——巴塞罗那
品味意大利
领略梵蒂冈的艺术
拾掇爱琴海畔的文明遗珠
摩纳哥之蓝色海岸线
袖珍小国与邮票大国
圣马力诺的古老钟声
去“免税天堂”安道尔“血拼”
再望明天——代后记作者介绍
叶永平,旅游散文作家,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散文选刊·下半月》2014年签约作家。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交通委员会原局调研员。2014年退休。已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出版作品集12部,照片700多张。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对文化符号特别敏感的读者,所以这本书最让我拍案叫绝的地方,在于作者对于不同文化精髓的提炼和解读。他似乎对每一个造访的城市都有着深入骨髓的了解,绝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打卡式记录。比如他写巴黎,不是简单地描述塞纳河的浪漫,而是深入探讨了那种法国式的“忧郁与精致”是如何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咖啡馆里的低语,到书店里纸张泛黄的味道,都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对美的执着追求。又比如他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某个小镇停留时,笔锋一转,开始探讨那种北欧人骨子里的克制与对自然的敬畏。这种跨越地域和文化的对比与融合,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广阔的视野。读到某些段落时,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细细回味作者的遣词造句,那种精准到位的比喻,常常能让我对某些我已经很熟悉的欧洲概念,产生全新的理解和认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文化地图,但地图上标注的不是景点,而是人文精神的坐标。
评分坦白说,我这次阅读体验是相当“奢侈”的,因为它要求读者付出时间去品味,而不是快速浏览。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高妙,时而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一段关于某个小镇的民间传说,让人心绪平静;时而又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信息量巨大,各种历史典故、艺术流派、哲学思想密集地涌来,让人应接不暇,需要时不时地放慢速度。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失落的瞬间”时的那种笔力。他写到自己在某次旅途中错过了一趟火车,结果因此偶然走进了一个原本不会涉足的、充满生活气息的集市,在那里观察到了一场家庭的争吵与和解。这种“意外之美”的捕捉,远比精心策划的行程要动人得多。他把旅行中的不确定性,转化为一种命运的馈赠,让这本书充满了戏剧张力,也让我这个“书房里的旅行者”感受到了那种在路上才有的,对生活本真的渴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引人注目,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旅行随笔集,毕竟“欧罗巴之旅”这个标题很直白,但翻开内页才发现,作者的笔触远不止于记录风景那么简单。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寻常的街角、博物馆里的展品,甚至是路边遇到的一个老者,都赋予了深刻的生命力和故事性。比如书中对罗马斗兽场那一段的描写,没有堆砌那些宏大的历史数据,而是聚焦于光影变幻中,那斑驳的石墙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千年的悲欢离合,那种沉浸感极强,让人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尘土和古老的气息。我特别喜欢作者那种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叙事方式,他似乎总能找到一个独特的切入点,让我们这些读者,不仅仅是“看”他的旅行,而是真切地“体验”他所感受到的欧洲的灵魂。这种细腻入微的观察和哲学思辨的结合,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一般的游记范畴,更像是一场与欧洲文明的深度对话。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给我留下的整体印象,那一定是“回味无穷”。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在于提供了多少实用的旅行攻略——事实上,它几乎没有——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理解文化的方法论。作者的文风非常具有个人色彩,他的思考逻辑仿佛带着一种古典的韵律感,即使是描述现代的都市景象,也总能找到历史的参照系。我发现自己看完一个章节后,总会习惯性地去查阅一些作者提及的艺术家或历史事件的背景资料,这种由书本引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才是真正优秀的旅行文学所具备的“附加值”。它成功地将阅读行为,从一种被动的接收信息,转化成了一种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欧洲的眼神都变得更加立体和复杂了,这本书无疑是一次成功的“精神漫游”。
评分这本书的“亲历感”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亲历感并非仅仅依赖于详尽的行程记录。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孤独”的坦诚。一个人的旅行,必然会面对各种需要自我消解的时刻,而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内心的波动,反而将它们作为观察世界的另一扇窗。在威尼斯那些空旷的小巷里,在清晨尚未苏醒的广场上,他记录下的那种与世界保持着微妙距离的疏离感,非常真实。这使得这本书没有落入那种浮夸的“人生赢家式”的游记窠臼。相反,它更像是一次灵魂的独白,通过与欧洲古老文明的碰撞,来反观自身的渺小与成长。这种坦诚,让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点,觉得作者就像一个老朋友,在向我倾诉他那些在外漂泊的心绪,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导游在做介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