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5图行天下:中国交通旅游地图册
定价:30.0元
作者:天域北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31618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图行天下:中国交通旅游地图册》有4幅序图、34幅省市交通图、104幅城市图,409个旅游景点图及介绍。您可以以此为参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出游路线:
1、序图 表示了中国政区、高速公路及国道、铁路水运、旅游,可宏观了解铁路公路旅游状况,可作为制定长途旅行规划的参考。
2、省区图 每个省一幅公路详图,表示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的走向及里程;新的国家高速公路网统一编号及命名;国道、省道编号;准确的旅游景区景点标位。
3、城市图 表示有主要街道、行车干道、快速路、高架路及名称,机关、学校、宾馆、医院、公园、地标建筑等。
4、景点图 各省主要景点的景点线路图、照片及文字介绍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业余的地理爱好者,我对地图的“附加信息”往往比主路网更感兴趣。这本书在交通地图的框架下,融入了不少旅游资源的点缀。例如,在一些著名古镇或历史遗迹附近,它会用小图标标注出来,并且往往会附带一个很小的说明文字,虽然篇幅有限,但聊胜于无,至少提供了一个“可以去探索”的线索。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于一些非标配的交通设施——比如渡口、重要的铁路编组站,甚至是几条重要的国防公路——都有清晰的标记,这体现了编制方在数据采集上的深度和广度。当然,说句实在话,2015年的数据在最新的城市新区和快速路网的更新上肯定有所欠缺,比如一些新建的环线,在这上面可能找不到,但这在纸质地图中是难以避免的通病。权衡之下,它在基础信息、历史路网和地形标注上的出色表现,足以弥补这一点小小的遗憾,更像是一本扎实的“交通地理教科书”。
评分这本图册的装帧设计也值得一提。它不是那种一折就坏的软皮本,而是采用了比较耐磨的封面材料,边角做了加固处理,非常适合经常需要在车内、户外摊开使用的场景。我经常开车去人烟稀少的地方做调研,地图必须得禁得起反复翻折和偶尔沾点灰尘的考验。这本图册的纸张厚度和韧性处理得恰到好处,在抗撕裂性上表现优秀。再说说色彩运用,它避免了过度花哨的装饰,选择了沉稳的底色搭配高对比度的线条,保证了在不同光照条件(比如清晨的逆光或者傍晚的余晖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可读性。我特意在白天和夜晚的LED灯光下测试了几次,发现即便是最细小的地名标注,只要灯光足够,依然能辨认。从实用性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设计者显然把“工具属性”放在了首位,这对于我们这些真正需要“使用”地图的人来说,是非常贴心的设计理念。
评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本优秀的交通地图册,核心价值在于其“可靠性”和“一致性”。我们总担心不同图源之间对同一地点的命名或坐标存在细微出入,造成路线选择上的困扰。这本图册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内部自洽的、统一的坐标系和命名系统。无论是省界、市界,还是河流的走向,所有的信息都是基于同一套制图标准建立起来的,这在进行大跨度的、跨区域的规划时尤其重要。它更像是一个“官方的参考版本”,而不是一个临时拼凑的电子数据导出物。当然,对于城市内部的精细导航,它肯定不如最新的App,但论及对一个省份乃至全国路网结构的系统性理解,它提供了深度和广度无可替代的价值。它让我能够跳出手机小屏幕的限制,重新建立起对中国陆地交通网络的宏观认知,这种知识上的补充,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给予的宝贵体验。
评分这本地图册,拿到手沉甸甸的,光是那厚实的包装就给人一种“专业”的预感。我主要是为了自驾游做准备,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路线规划,所以对地图的详尽程度要求很高。老实说,我对“2015”这个年份其实有点犹豫,毕竟技术迭代很快,但听说这套图是天域北斗出品,他们在那方面总有些独到之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了。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清晰度极高的印刷质量,色彩过渡自然,主要干道和次级公路的区分做得非常到位,即便是第一次看这个区域的人,也能迅速抓到主干网的脉络。我特别留意了那些高速公路的服务区信息,标注得非常细致,这对于长途驾驶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能提前规划休息点和加油点。此外,它对一些省级和县级公路的覆盖率也令人满意,不像有些地图册为了追求大尺幅而牺牲了细节,这本在细节和宏观视野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整体而言,作为一本以交通规划为核心的工具书,它的基础功能是扎实可靠的,至少在路线识别和基础信息获取方面,完全满足了我对“路网”的苛求。
评分我拿到这本《图行天下》的初衷,其实是想找一本能让我“脱离电子导航”的备用方案。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是手机导航依赖症,一旦进了没有信号的山区或者信号盲区,抓瞎是常有的事。这套图册的优势就在于它提供的“全景感”。电子导航是点对点的指令,而摊开一张大比例尺的地图,你才能真正理解一个区域的地理骨架,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山脉走向、河流分布和城镇的相对位置。我尤其欣赏它在地形地貌上的表现手法,等高线的处理非常科学,能让人一眼看出前方是坦途还是需要翻越垭口。虽然是2015年的版本,但对于中国广袤的内陆省份,其地质结构和主要交通廊道的变化速度相对较慢,所以很多基础信息依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我花了一个下午时间,对照着我计划要去的几个国家公园的周边,发现它对景区入口、管理站的标记都非常精确,这种确定感是冰冷的电子屏幕给不了的,让人心里踏实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