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海战事典007:德意航母
定价:49.80元
售价:32.4元,便宜17.4元,折扣65
作者:马静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168129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海战事典007:德意航母》参考了大量资料,梳理了在航空母舰技术尚未成熟的年代,德意进行了哪些想象和探索。被寄予重望的“齐柏林”飞艇、作为“德国*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的“奥索尼亚”号、命运数度在“王子”与“弃儿”间流转的“齐柏林伯爵”号,以及被誉为“罗马骄傲”的“天鹰”级舰队航母,它们的命运会否殊途同归?
内容提要
《海战事典007:德意航母》参考了大量资料,梳理了在航空母舰技术尚未成熟的年代,德意进行了哪些想象和探索。对“齐柏林”飞艇、“奥索尼亚”号、“齐柏林伯爵”号、德国的舰载机项目、“天鹰”级舰队航母进行了系统介绍。
目录
德国海军对航空母舰的早期探索
早期德国海军对航空技术的关注
从“齐柏林”飞艇到第二帝国皇家海军航空兵
第二帝国皇家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壮大
攻舰!真正的“海军行动”
“奥索尼亚”号航空母舰计划
故事并没有结束:蛰伏中的铺垫
水兵的坟墓没有鲜花:德国的“齐柏林伯爵”号航母
初的计划:仅仅是“应急”
对“航空母舰”的认真思考
东方的“取经”之行
A号舰与B号舰的建造
停建、续建、停建……
结构设计
一场麻烦的葬礼!
评价与思索
无根之翼:德国的舰载机项目
战斗机部分
轰炸机部分
勤务/多用途舰载机
喷气式纸面计划
意大利早期航母计划
国家意识上的“溃疡”
意大利航母的早期孕育
塔兰托与马达潘角海战的觉悟
功亏一篑:“天鹰”级舰队航母的命运
“罗马”号与“奥古斯都”号豪华邮轮
面目全非的重建
比想象中成熟的舰载机配置
有因有果
作者介绍
马静:任职于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从事专业科普工作多年。
董旻杰:网名本垒打,曾任“知兵堂”执行总编,著有《装甲英豪:二战德军装甲兵上将温克和他的部队》、《闪击西欧》、《沸腾的雪》等二战战史类作品。
指文号角工作室:由诸多*深作家领衔,除近现代各国制服徽章文化领域外,号角工作室还致力于海洋军事文化领域的研究及创作,聚集了大量海洋军事历史作家,策划有《英国战列舰全史》、《英国驱逐舰全史》、《美国驱逐舰全史》等系列丛书,已经上市的指文“世界舰艇”系列出版物受到了读者一致认可。
文摘
序言
最近在关注一些关于战后海军装备技术转移和经验总结的论文,这让我对早期航母时代的演变产生了更深的兴趣。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出了“航母”这个核心要素,这可太戳我了。航母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海上力量,其从诞生到成熟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戏剧性。我非常好奇,马静如何评价德国和意大利在航母发展上的“未竟事业”。德国的“齐格飞号”或“毕士马克级”的后续计划,以及意大利为应对英美航母打击而进行的防御性设计思路,这些边缘化的历史碎片,往往能揭示出更深层的战略困境。是技术路线的选择失误,还是资源分配的不可抗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在航母成为制海权核心的时代背景下,这两个欧洲强国却在这一领域显得步履蹒跚。这本书的价值,或许正在于填补这些历史断层的空白。
评分这本关于海战史的著作,尽管我手头暂时没有拿到实体书,但光是书名和作者的名字,就让我对其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我一直对二战时期那波澜壮阔的海上较量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对那些决定战局的关键性海战和技术革新着迷不已。我猜想,作者马静女士一定在其中对特定时期的海军发展,特别是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梳理。这本书想必不仅仅是简单罗列战役数据,更可能着眼于背后的战略考量、技术迭代的脉络,以及那些身处历史洪流中的人物命运。我尤其期待作者能否在分析德意两国海军战略的差异性时,提供一些不同于传统史观的独到见解。例如,德国潜艇战的“狼群战术”与意大利海军在大型水面舰艇运用上的保守倾向之间,究竟存在哪些深层次的文化和工业基础的差异。这本书的“007”系列编号,也暗示着它可能隶属于一个更宏大、更系统化的海军史研究体系,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这个系列的整体架构和作者的学术抱负。这无疑是一份对军事迷来说极具吸引力的阅读邀请。
评分翻阅一些军事论坛时,大家经常讨论不同国家海军的“军魂”和文化传承问题。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女性学者,这让我对她处理战争题材的角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历史写作,尤其是军事史,往往带有一种强烈的阳刚气质和机械崇拜。我期待马静女士能带来一种更具人文关怀和细腻观察的笔触。她是否会在描述那些决定命运的交火瞬间时,关注到决策背后的心理压力,或是水兵们在狭小空间内的日常生活?对于德意两国海军,其官兵的训练体系、等级观念以及对上级命令的执行力,都是影响战术效果的关键变量。如果作者能将这些“软性”因素融入到对海战的分析中,使得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战线图,而是充满挣扎与决断的人类群像,那么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大大提升。这种跨越技术与人性的综合解读,是我对任何历史佳作的最高期待。
评分我正在考虑入手一套关于二战海军史的深度研究,而这本被冠以“海战事典”之名的作品,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潜在候选者。从我对这类专业书籍的阅读经验来看,一部优秀的海战史著作,其价值绝不应止于对武器性能的参数堆砌,更核心的在于对战略意图的精准剖析。我设想,马静的这本书,或许会聚焦于那些被主流叙事忽略的战术层面的博弈。比如,在地中海争夺战中,英军如何通过情报优势和对意大利后勤补给线的精准打击,有效地削弱了轴心国的海上力量。再者,我想知道作者如何处理那些技术上的“黑科技”与实际战场的脱节现象——比如德国先进的潜艇设计理念,在实际部署和资源限制下面临的困境。一个好的历史叙述者,应该能将冰冷的技术数据,转化为富有张力和人性的故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有所建树,提供一种既有学术严谨性,又不失阅读趣味性的平衡体验。
评分坦白说,我对很多国内出版的“事典”类书籍的翻译质量和配图的准确性抱有一些保留意见。因此,对于《海战事典007》的出版,我非常关注其内容的严谨性和出版规范。如果这本书的引证体系能够扎实可靠,能够引用到一些尚未完全公开的德意档案资料,那无疑是给研究者带来了福音。此外,对于像航母这样的复杂装备,清晰、准确的剖面图和布局图是不可或缺的。我希望出版方在制图方面能够投入足够的资源,确保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那些复杂的舰船结构和火控系统布局。如果能附带一些关于特定海域(比如地中海的复杂地形对雷达和声呐的影响)的环境分析,那就更完美了。总而言之,我期待这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罗列”,而是一套经得起推敲、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专业性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