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東綫戰事:希特勒的東方滅絕戰
定價:68.00元
作者: 史蒂芬·G·弗裏茨、程逸鬆譯
齣版社:時代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3875334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扣人心弦的敘述與*研究成果的融閤
◆一部完整的蘇德戰爭史,澄清被誤解的曆史事件
◆作傢史蒂芬·G.弗裏茨心血之作,以獨特的視角全麵敘述瞭被學者們忽視的戰爭細節
內容提要
1941年6月22日,德國嚮蘇聯發起瞭人類戰爭史上規模*的地麵進攻。希特勒認為,這場戰爭對於德國的經濟和政治生命至關重要。這場戰爭的*初階段就是的代號為“巴巴羅薩”的戰役行動,希特勒試圖通過閃擊戰一舉消滅蘇聯,進而滿足奪取生存空間的欲望,並*終解決“猶太人問題”。這是一場毀滅性的殘酷戰爭,德國為此耗費瞭大量的物資,二戰期間德軍陣亡總數的75%就命喪於此。無情的戰爭也令數韆萬蘇聯傢庭傢破人亡,比起西綫戰場上和英美作戰的傷亡情況,東綫戰場的傷亡率之高,令人咂舌。
盡管東綫戰場的重要性無可匹敵,但是幾乎沒有什麼英語圖書探討過那些關鍵事件。《東綫戰事:希特勒的東方滅絕戰》通過全麵而且深入淺齣的敘述,將近期關於蘇德戰爭的史學研究成果蘊含在字裏行間。史蒂芬·G.弗裏茨從德國的視角分析瞭蘇德戰爭,談及瞭東綫戰爭的方方麵麵,探索瞭一係列話題,如軍事行動、經濟戰略、資源開發、種族政策等,正是這些相互交織在一起的主題促使德國發動瞭殘酷的侵略戰爭,並在戰爭中實施瞭滅絕戰。
目錄
章 睏境......................................... 001
第2章 決定......................................... 030
第3章 猛攻......................................... 077
第4章 龍捲風....................................... 134
第5章 懲罰......................................... 195
第6章 非贏即輸..................................... 234
第7章 全麵戰爭..................................... 297
第8章 焦土......................................... 354
第9章 瓦解......................................... 401
0章 末日.......................................... 437
總結.................................................. 472
附錄.................................................. 489
注釋.................................................. 495
緻謝 605
作者介紹
史蒂芬·G.弗裏茨,東田納西州立大學史學教授,著有《前綫士兵:二戰中的德軍士兵》《決戰:士兵、平民與第三帝國的滅亡》等作品。
文摘
序言
無
我很少讀到一本曆史著作能夠如此有效地將學術的嚴謹性與文學的感染力結閤得如此完美。作者的筆觸極其精準,用詞考究,但絕不晦澀難懂。每當描述到某次重大戰略失誤或突如其來的轉摺點時,那種文字的張力讓人屏息。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情報戰和宣傳戰的描述,展現齣這場衝突遠不止於坦剋和步槍的物理較量,更是一場信息與意誌的較量。那種在迷霧中尋找真相,或是被精心編織的謊言所誤導的描寫,極具現代感,即使放在當代任何一個衝突背景下審視,都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這本書成功地超越瞭單純的軍事記錄,上升到瞭對權力運作邏輯和人類極限的哲學探討層麵,讀完之後,久久不能平靜。
評分這本書的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它敢於深入挖掘那些隱藏在宏大敘事背後的細節和陰影。作者似乎對檔案的挖掘工作投入瞭巨大的精力,許多關於資源調配、技術瓶頸以及不同戰區之間協調失靈的描述,都顯得前所未有的詳實可信。我發現自己經常需要停下來,迴味那些關於特定戰術執行失敗原因的分析,它們往往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重結構性矛盾爆發的結果。這種層層剝繭的分析方法,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智力參與度。它不滿足於簡單地陳述“誰贏瞭誰輸瞭”,而是深入剖析瞭失敗者是如何一步步將自己推嚮絕境的,這種對過程的深刻剖析,是真正有價值的曆史研究的體現。讀完閤上書本時,我感覺自己對那個時代,以及戰爭本身的理解,得到瞭一個非常紮實的拓展和深化。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功力實在令人驚嘆,作者對於曆史細節的捕捉和對宏大戰爭圖景的描繪達到瞭一個非常高的水準。我讀到一些關於指揮層麵決策的描寫時,簡直像是親身站在瞭前綫,感受到瞭那種巨大的壓力和不斷變化著的戰場態勢。特彆是對後勤補給綫那種近乎病態的關注,體現瞭作者對戰爭復雜性的深刻理解,絕非那種隻關注大型會戰的淺顯曆史著作可以比擬的。那種對物資匱乏、道路泥濘、以及士兵在極端環境下的生理和心理狀態的細膩刻畫,讓整個故事鮮活瞭起來,而不是一堆乾巴巴的日期和地點羅列。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引入那些關鍵人物的傳記片段時所展現的技巧,這些片段並非簡單的插敘,而是有機地融入到整體的軍事進程中,使得冰冷的戰略分析增添瞭人性的溫度與掙紮。整體來看,這是一部閱讀體驗極其豐富的作品,它不僅講述瞭“發生瞭什麼”,更深入地剖析瞭“為什麼會這樣”以及“這對參與者意味著什麼”。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展現齣一種近乎古典悲劇的韻味,層次感非常分明,引人入勝。作者似乎深諳如何設置懸念和鋪墊,盡管我們都知道最終的曆史走嚮,但閱讀過程中依然會為某些關鍵時刻的抉擇感到緊張不已。我特彆留意到作者在處理信息流時所采取的策略——他巧妙地在全局視角和微觀敘事之間進行切換,就像一颱高精度的顯微鏡和一颱廣角衛星攝像機交替工作。這種切換使得讀者既能把握住整個戰綫的起伏,又能聚焦於某個小隊在特定時刻的孤注一擲。而且,書中對於不同派係、不同將領之間權力博弈的刻畫也十分到位,曆史的洪流之下,人性的弱點和野心是如何影響決策的,被描繪得淋灕盡緻。這本書的閱讀過程更像是在解開一個巨大的、充滿血腥味的謎團,每一次翻頁都帶著對接下來命運走嚮的探尋欲。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敘述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節奏把握堪稱大師級。它沒有拖遝,每一個章節都有其存在的明確意義,緊密地服務於整體的推進。我特彆喜歡作者在引入一些不太為人所熟知的側麵戰場或次要人物時所采取的平實而有力的口吻,這使得整個曆史畫捲更加豐滿、立體。它避免瞭將曆史人物臉譜化的傾嚮,即便是那些臭名昭著的角色,作者也試圖從他們的視角去解釋他們的動機,當然,這絕不意味著對錯誤的認可,而是一種對曆史復雜性的尊重。這本書讀起來就像是在聆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兵,帶著滄桑感和洞察力,嚮你娓娓道來那些年間發生的驚心動魄的故事,那種樸素而真摯的情感力量,非常打動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