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改变你的服装,改变你的生活
定价:45.00元
作者:乔治·布雷西亚 红霞,联合读创 出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502838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乔治·布雷西亚,美国潮流风格引导者,是无数好莱坞明星,百老汇明星的御用造型师,私人形象顾问。 2.美国NBC、CBS、ABC、FOX5等众多电视台邀请的时尚专家。DKNY、Tommy Hilfiger、POLO等全球知名品牌的设计顾问,积累二十年造型经验,告诉你,衣服应该这么穿。 3.改变你的服装,改变你的生活,从对待生活的态度开始,改变自己对待服装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态度,从新塑造一个美丽自信的自己。 4.不为现在的自己的穿衣,为你想成为的人而穿衣。
内容提要
改变人生从改变服装开始,改变服装却要从改变内心开始。
改变自己对服装的偏见,改变自己对美的看法,改变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增加自信,承认自己是美丽的。 这本书不让读者增加购物,不让读者紧跟潮流,读者只要发现自己的特点,做*美的自己就是成功。
抛弃不给你造成不自信的服装和心态,时尚,优雅就会从内至外的散发。
目录
前言: 好的装束可以改变你的生活- 8
Chapter 1
服装谜语——学会解读你的衣橱
穿衣风格会说话[15]
学会“解读”衣服的含义[17]
“它表明了什么?”[18]
盘点身材的优势和缺陷[20]
“告诉我一切”[23]
为渴望的生活而穿衣打扮[25]
为引人注意而穿衣,而且总是处于佳状态[26]
为了胜利而穿衣打扮[28]
做一件事的方式就是你做所有事的方式[30]
生活不是一连串的重要活动[31]
租来的乔治 [33]
Chapter 2
如何穿衣——日常穿衣的新方法
一套糟糕的打扮可以毁掉一整天[36]
衣服应该和谐统一[38]
和镜子做朋友[40]
花点时间来塑造形象[41]
衣服必须合身[42]
衣服必须突出穿着者[45]
倾听服装的声音[49]
纤瘦之谜[49]
为你希望留下的印象穿衣打扮,而不是为了某个场合[50]
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54]
配饰,配饰,配饰[56]
考虑妆容[59]
的发型[61]
日常生活反应了你的哪些信息[65]
去健身房如何穿衣打扮[67]
Chapter 3
清单——衣橱的22Chapter 4
色彩的力量——寻找适合你的颜色
我的色彩哲学[134]
真正适合你的色彩[136]
蜜色(温暖阳光的金黄色)[138]
鱼子酱色 (典型肤色浅黑的人)[139]
古铜色(栗色或者红色头发的人)[141]
银色 (灰金色以及白金色头发的人)[142]
使用鲜艳的颜色[143]
同一色系的色彩的力量[144]
黑色如何穿[145]
金属和矿物:你的首饰和化妆品[147]
运用起来[149]
控制信息[150]
色彩评定[152]
Chapter 5
衣橱大清理——驯服你的衣橱
衣橱大清理[[156]
解读你的衣服[157]
10 分的衣服[159]
如何判断10 分的衣服?[159]
衣橱的故事[[160]
保留,扔掉,可能保留[161]
7个习惯让衣橱变得高效[163]
借口,借口[166]
整理每堆衣服,处理那些“可能保留”的衣物[170]
生命阶段评估[171]
适当照料和补充衣橱[173]
你的衣橱反映出你的哪些信息?[175]
你的风格地图[177]
Chapter 6
新的开始——开始购物!
时尚清单[180]
使命宣言[181]
时尚禁忌[182]
勇于尝试[182]
你的预算[183]
在哪里购物,怎样购物[184]
主动寻求建议[185]
怎样挑选衣服[186]
试衣间达人[188]
购物的真理与艺术[191]
潮流问题[192]
网上挑选,线下购买[193]
你的时尚手册[194]
转型期的服装[197]
在时光的历程中,慢慢积累衣服[199]
Chapter 7
他的全新开始——给你男伴的时尚搭配指南!
一切取决于合身[202]
细节要正确[203]
衣橱大清理的重要性[204]
度周末的男性[205]
纪念物的诱惑[206]
为特殊场合而打扮[208]
鞋子问题[209]
修剪毛发的重要性[210]
Chapter 8
崭新的你——展现你所追求的变化
更上一层楼:如何成为一个购物达人[216]
你那永远变化的衣橱[219]
不要满足于任何低于10 分的装扮[220]
记得每天都要有意识地穿衣打扮[21]
学会享受[222]
致谢- 223
作者介绍
乔治·布雷西亚:美国形象顾问,也是乔治·B风格的。
他的客户有大牌艺人也有普罗大众,通过乔治的指导他们都改善了自己的形象,并从中获得信心。
乔治·布雷西亚曾与时尚拉夫·劳伦(polo品牌创始人)、唐娜·卡兰(DKNY品牌创始人)、汤米·希尔费格(Tommy Hilfiger品牌创始人)合作,创造了众多引发潮流的时尚服装;也曾与布卢明代尔百货公司、波道夫·古德曼以及洛德和泰勒的服装总监合作。
他也作为网络直播电视的时尚专家,参加了NBC的“今日秀”,CBS,ABC,福克斯5台,并且被邀请作为NY1电台托尼奖的官方红毯时尚评论家。
文摘
序言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论证方式极其擅长“偷换概念”。你以为它要谈论的是衣物的材质和剪裁,结果它立马将话题转向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周期和劳动力的异化。这种引导非常高明,让读者在不经意间,就从一个微观的个人选择,被拽入了一个宏大的社会批判的漩涡。书中关于“制服”的分析,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制服视为对个体性的压制,而是探讨了制服如何通过集体认同,反过来赋予个体一种超越自我的安全感和权力感。这种辩证的视角,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许多社会现象的刻板印象。它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如何“穿出个性”的建议,相反,它质疑了“个性”本身的构建基础是否牢不可破。这本书的语气是冷静、甚至略带嘲讽的,它似乎在对所有试图通过外表来“解决”内心问题的努力报以不屑一顾的态度。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品出其中滋味的著作,初读时你可能只看到了表面的锋芒,但深入下去,才能体会到其内在的重量。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充满挑战性的,但绝对不是枯燥的那种。我得承认,我刚开始的几次阅读都不得不频繁地查阅一些名词解释,因为它似乎默认读者已经对某些后现代主义思潮有所了解。它的叙事结构非常跳跃,像是意识流的片段组合,一会儿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礼仪讲到当代社交媒体上的“人设崩塌”,逻辑链条需要读者自己去费力连接。我特别欣赏作者处理“身份流动性”这一主题的方式。她没有简单地把“改变”定义为“变好”或“变坏”,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持续的、永不停止的动态过程。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论点是关于“衣橱的记忆”——我们对旧衣服的依恋,其实是对那些旧版本自己的怀旧,是一种对时间不可逆转性的抗议。这本书的观点很尖锐,毫不留情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形象管理”是如何成为一种新的、更隐蔽的枷锁。它没有给我任何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反倒是让我对任何声称能“一键重置人生”的口号产生了本能的警惕。对于那些寻求快速指导手册的人来说,这本书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失望和困惑,但对于热衷于深度思辨的读者来说,它无疑是一场智力上的盛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饱和度很高的色彩搭配,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目光。我原本以为这可能是一本关于时尚搭配技巧的实用手册,毕竟书名听起来就带着一种“焕新”的意味。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我立刻意识到我的预判完全错了。它更像是一部深入剖析个人心理与外在表达之间复杂关系的哲学散文集。作者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探讨了人们如何通过日常选择——不仅仅是衣服,还包括我们选择早餐的种类、通勤的路线,甚至是与人交流时的语气——来构建和巩固自我认知。书中有一章专门讲了“无声的语言”,它没有给我任何关于今年流行趋势的建议,反而让我开始反思,我今天早上选择的那件灰色的毛衣,是不是在无意识中向世界传递了一种“请勿打扰”的信号。这种对日常琐碎行为背后动机的挖掘,让我感到既震撼又有点不适应,因为它迫使我直面自己那些潜藏的、不愿承认的习惯性防御机制。它不是教你穿什么,而是让你思考“为什么你穿这个”。书中的案例分析大多取材于古典文学和现代社会学观察,语言风格偏向于学术的严谨性,但又不失一种诗意的抒情,读起来需要全神贯注,像是在解一道层层递进的谜题。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灾难,但又带着一种奇特的艺术性,我必须得提到这一点。它的字体时而选用极其纤细的衬线体,压迫感极强,时而又突然插入大段的、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粗体印刷,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我感觉作者和编辑似乎在用这种视觉上的不适感,来模拟书中探讨的那种认知失调状态。我原本期待能看到一些精美的图片或者设计图,毕竟主题围绕“服装”,结果里面插的几张图,居然是抽象的几何图形和一些看不懂的数学公式。这让我完全偏离了对“外观”的想象,转而开始关注作者试图用这些符号传达的深层结构。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跨学科知识,从荣格的原型理论到结构主义的符号学分析,内容密度高到令人发指。读完一章,我常常需要放下书本,走到窗边静静地站立十分钟,消化那些爆炸性的信息。它不是一本用来放松阅读的书,更像是一次严肃的学术对话,需要你带着笔记本和批判性的思维去迎接它每一个观点的挑战。
评分从纯粹的文学欣赏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充满了强烈的个人印记,甚至有些偏执。作者似乎对每一个形容词都有着近乎洁癖的要求,力求用最精确、但也往往是最晦涩的词汇来描绘那种介于“存在”与“幻象”之间的微妙状态。我感觉自己像是在阅读一篇超长的、没有固定情节的小说,所有的“角色”都是抽象的概念,比如“被凝视的自我”、“被遗忘的身体部位”等等。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自我表达”边界的想象,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对“可见性”的追求,往往源于对“不可见”的恐惧。它没有教我如何整理衣柜,但我读完后,却对自己衣柜里那些挂着的、不常穿的衣服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疏离感,仿佛它们是另一个时空里留下的遗物。这本书的后记部分尤其精彩,作者用一种近乎忏悔的口吻,总结了研究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即对日常简单快乐的逐渐抽离。总而言之,这是一次智力上的探险,而非一次轻松的购物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