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教養力:教出內心堅強、頭腦聰明的孩子之實踐技巧》
作者:石田勝紀 譯者:蘇聖翔
出版社:台灣東販 出版日期:2018/05/28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4756797
規格:平裝 / 192頁 / 14.7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內容簡介
作者花了30年時間導出的絕對精髓大公開
育兒與教育的煩惱
就此煙消雲散!
「東洋經濟ONLINE」單頁點閱率超過3000萬的超人氣連載收錄成冊!
還有收錄特別撰寫內容!
不斷進步的孩子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
是特別有自制力嗎?
還是擁有非常強的學習動力呢?
他們的日常生活又與其他孩子有什麼不一樣?
其實:
◎父母的措詞決定了孩子的成績
◎優秀孩子的父母很少「誇獎」與「發怒」
◎能夠成長的孩子,他的父母每天都充滿「好奇心」……
成長的原理=瞭解「學習的法則」──身、心、頭腦的3大支柱實踐後便會不斷進步!訓練「頭腦」?打造「會思考」的頭腦!
一舉拿下三大關鍵教養力:
◎「學習的法則」
◎「掌握取得有益資訊的管道」
◎「參加能讓彼此進步的團體」
提供給在育兒與教育上盡心盡力的父母字字珠璣的真誠建議!
本書在Part 1解說「學習的法則」,針對作者提出的教育方針架構進行說明;Part 2是與家長的Q&A,而這些內容全都以Part 1為基礎,這裡所精選出來的Q&A完全根據家長的實際提問內容所撰寫而成的。
Part 2之後的Q&A的特點在於,不只「應該如何」而已,而是連父母及孩童「應該怎麼做」都具體地陳述。例如,不止是提到「沉迷遊戲並不好」,而是連「如何讓玩遊戲與學習鬆緊適度」的方法也寫出來。
因此,從你讀完內容的那天起,就能立刻實踐這些方法,輕鬆無負擔!
作者簡介
石田勝紀(ISHIDA Katsunori)
20歲創業,創設補習班「綠進學院」。
34歲擔任擁有120年歷史的東京傳統大型私立中學的常務理事,進行經營改革與教育改革。
42歲為了從基本學習「教育學」,進入東京大學研究所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
目前透過執筆(東洋經濟ONLINE連載、著作)、演講、媽咪咖啡館,從事教育活動。
著有《讓孩子變主動的「魔法手帳術」:更積極、懂規劃!媽媽不當碎念王》(三采)、《30日間で身につく「地頭」が育つ5つの習慣》(KADOKAWA)等作品。
目錄
前言、來自全國的提問內容都有個共通點!……002
Part 1、家庭可以教育出不斷進步的孩子……009
可惜的孩子共通的習慣……010
成長的原理=瞭解「學習的法則」……016
從東大生得知的共通特徵……024
同時學會20世紀型能力與21世紀型能力……030
Part 2、讓孩子獨立的方法……33
序論教育出主動思考、自動自發地行動的孩子……034
優秀孩子「設立目標的方式」不一樣……036
全力達成目標的孩子的祕訣……044
不只讀書,也要找出孩子的「專長」!……054
給不願讀書的孩子「1本筆記本」!……064
Part 3、讓孩子內心變堅強的方法……073
序論內心的「習性」對於提高成績有巨大的影響……074
成績「普通」是孩子自己的選擇……076
教導成績不好的孩子「絕對積極」的力量……086
父母的措詞決定了孩子的成績……094
教出能將失敗轉變為成功的孩子……102
Part 4、讓孩子「頭腦」變聰明的方法……111
序論頭腦聰明的孩子具備掌握本質的頭腦……112
打造受惠一生的「掌握本質的頭腦」……114
克服「英語很難」只需3個步驟……122
算數不拿手的孩子犯了「3個錯誤」……130
「國語科」表現好會影響所有科目……138
Part 5、育兒與教育常見的問題……145
序論先嘗試,效果好就繼續,行不通就立即中止……146
有唸書卻沒成效的「3個傾向」……150
優秀孩子的父母很少「誇獎」與「發怒」!……158
這些話會刺傷反問「讀書有什麼意義?」的孩子……166
孩子的專注力是如此產生的!……172
能夠成長的孩子,他的父母每天都充滿「好奇心」……180
結語 教出遠遠超過偏差值這項基準的
不斷進步的孩子!……188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带着一种非常克制但又饱含力量的叙事感。它很少使用夸张的形容词,而是用精确、冷静的分析来描绘教育现场的真实图景。我个人对书中关于“代际创伤”如何影响教养方式的讨论印象最为深刻。作者坦诚地分析了我们这一代父母自身的成长经历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反应模式,并提供了一套“修复性教养”的实践路径。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教育观,它要求父母先疗愈自己,才能真正有效地引导孩子。阅读过程中,我数次被自己的某些自动化反应触动,并开始反思那些我习以为常的教育模式是否真的有效。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远比学习几招“话术”来得根本。全书读完后,我没有感到被“教育”的压力,反而升起一种被“赋能”的踏实感。它更像是一本与经验丰富、见识卓绝的导师进行的深度对话记录,让人受益匪浅,值得反复翻阅,每次都会有新的体悟。
评分坦率地说,我是一个对市面上那些过度美化育儿生活的书籍抱有警惕态度的读者。然而,这本书的真诚度让我感到震撼。它毫不避讳地指出了现代家庭教育中的诸多陷阱,特别是关于“完美父母”的执念。作者的文字极具穿透力,他没有给我们提供一张通往“完美孩子”的捷径地图,而是提供了一套“面对不完美自我与不完美孩子”的工具箱。让我觉得特别受用的是,书中对“兴趣培养”的阐述。很多人都急于让孩子找到“天赋”,但这本书却倡导一种“广撒网、深体验”的探索过程,并强调父母在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观察者”而非“规划者”的角色。这种低干预、高支持的理念,极大地缓解了我因为“怕孩子掉队”而产生的焦虑。我开始放下手机,更多地去观察孩子在自由玩耍时展现出的细微变化,并且惊喜地发现,孩子在不受干扰时展现出的专注力,远超我用任何“学习方法”能达到的效果。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放手”,这比学会任何技巧都更难能可贵。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充满了视觉冲击力,那种深邃的蓝与沉稳的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教育的复杂与深度。我第一次翻开它时,就被作者那种沉稳而又不失热情的笔触所吸引。他似乎能洞察到每个家长内心深处的焦虑,却又总能以一种极其理性的方式,将那些看似无解的教养难题一一剖析。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探讨的“内在力量”构建。他没有落入那种空洞的鸡汤叙事,而是用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日常的互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驱动力。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仿佛参加了一场深度咨询,那些曾经困扰我的“孩子为什么听不进去话?”“如何平衡自由与规则?”等问题,都有了清晰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书中引用的心理学理论并非生硬的学术堆砌,而是被巧妙地融入到具体的场景中,让理论变得触手可及。这种将宏大理念落实到微小细节的叙事手法,极大地增强了阅读体验,让我对接下来的实践充满了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们如何“管教”孩子,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们反思自己作为父母的“存在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精妙,它不像传统教材那样线性推进,而是采取了一种螺旋上升的模式。你可以在任何一个章节中找到与前文呼应的观点,形成一个紧密的知识网络。我尤其钟爱作者在探讨“批判性思维”时所采用的辩证法。他并没有鼓吹孩子必须事事顶嘴或与权威对抗,而是教导孩子如何在尊重既有框架的前提下,提出有建设性的质疑。这种高阶思维的培养,我认为是这本书区别于其他畅销育儿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我发现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句子,甚至会拿出一本笔记本做大量的批注和延伸思考。这说明作者的文字是有重量的,它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植入。对于那些追求教育深度、渴望超越应试范畴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视角是极其稀缺和宝贵的。它要求读者付出专注力,但给予的回报是思维格局的拓宽。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自我觉察的旅程。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标准的育儿手册,手把手教我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叛逆,或是如何辅导作业不发火。但它远超我的预期。作者苏圣翔(如果我没记错名字的话)的叙事风格,带着一种近乎哲学家的沉静,他总是能将一个简单的教育场景,提升到关于“人如何成为完整的人”的层面去讨论。比如,关于“规矩”的部分,他没有简单地强调“必须服从”,而是深入探讨了规矩背后的“价值传递”和“内心秩序”的建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对“情绪管理”那一章的论述,他提出了一种“情绪的共振与边界”的观点,这完全颠覆了我过去认为的“压制负面情绪”的旧有观念。看完这一章,我立刻尝试用书中的方法与孩子沟通了一次,效果立竿见影,我们之间的对话质量明显提高了一个档次。这本书的排版和纸质也十分考究,捧在手里有种厚重感,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值得珍藏和反复研读的著作,绝非快餐式的育儿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