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即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读《论语》必兼读注。历代诸儒注释不绝,最著者有三书。一、何晏《集解》,网罗汉儒旧义。又有皇侃《义疏》,广辑自魏迄梁诸家。两书相配,可谓《》论语古著之渊薮。二、朱熹《集注》,宋儒理学家言,大体具是。三、刘宝楠《论语正义》,为清代考据家言一结集。……本书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
##论语强调学,无论仁义礼智信都来源于学,而学则为致用,学以致用是根本,强调君子不器,即全面发展,但也强调必须有器,即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你必须学有所长。所以,学是一切之基础,这一点也是恒古不变之真理,同时孔子也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被人用烂的话,我们依然可以看出,我们的传统不是阻碍创新的事物,而正是我们传统的基础经典所批判的东西才是阻碍我们向现代文明发展和创新的阻碍。此外,在从政、人际等方面孔子也有深刻阐述。可以说读完论语对我是一种洗礼,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经典的机会,受益匪浅,许多话不仅不空,反倒可以身体力行,要先行而后从其言,如果里面的话都做到了,这个人必然是个问心无愧的真君子,一个道德完人以及事业有成。
评分##傅杰评为朱子以后第一,李零却认为考据少议论多,参考价值不大。他说钱穆一涉及孔子往往迂腐,很多笔墨都花在琢磨圣人心法上。他的《丧家狗》是要去圣的,自然反感这一套。他引牛泽群批评钱穆说“不提时人一字,则更不引一语”,一个是高度毕竟不同,其他人可能达不到,一个是钱著此书在美国,看不到啊。我觉得钱穆琢磨的很好,尤其他自己就是靠自学上来的,这一点与孔子一样,论语论学既多且精,他是有切身体会的。朱子也是如此。这与纯粹的研究确实不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开本很别扭,因此不推荐这个版本。钱穆先生对《论语》敬意满满,太满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