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伦·L.卡尔,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劳伦斯大学教授。
张红军,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专业硕士,武汉大学美学专业博士,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
原学梅,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
在对虚无主义不断变化的面孔做了一番回顾后,卡尔讨论了尼采的诊断,即虚无主义是现代性的主要危机,然后比较了早期卡尔·巴特和理查德·罗蒂对虚无主义的反应。对一些人来说,虚无主义已经失去了它的危机内涵,蜕变成人类生活中一个不那么令人讨厌的角色。这种转变最终绝对化了共同体的偏好,反映了一种不断增长的无能——无能于批评和改变现存思想的结构。作者认为,对虚无主义的非批判性接受,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这会使后现代主义反讽性地结束于它的对立面——教条主义。
##对”虚无主义“的分类很有启发性。 在神学和哲学领域讨论的很多,偏向了认识论和真理论。 其实我只是想知道在伦理方面、生活方面的虚无主义的表现而已。
评分 评分##sad……我一定是在假装看书,要不就是书本来就是两句话,而假装自己是一本书。
评分 评分 评分##从尼采开始的各种虚无主义做了分析梳理,知识,理解,知觉,思想,真理,信仰做了清晰定义,而艺术能从虚无主义的疾病中康复获得创造新世界的能力。
评分 评分 评分##东方文明长久以来就充斥着虚无的概念。西方哲人对虚无的厘定,从概念到价值批判、文化、宗教、哲学基础的反思,一定意义上是否就滑向【反虚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