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萨尔·巴列霍(César Vallejo, 1892-1938)
秘鲁作家,有印第安血统,生于北部安第斯山区的圣地亚哥·德·丘科,卒于豪雨中的巴黎。他的诗既狂野原始,又温柔美丽;既真挚可感,又具有浓烈的超现实主义色彩。一生诗作约250首,是拉美诗歌最伟大的先驱之一。
译者:
陈黎
台湾师大英语系毕业。著有诗集,散文集,音乐评介集等20余种。曾获台湾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推荐奖、叙事诗首奖、新诗首奖,联合报文学奖新诗首奖,台湾文学奖新诗金典奖,梁实秋文学奖翻译奖等。
张芬龄
台湾师大英语系毕业。著有《现代诗启示录》,与陈黎合译有诗集20余种。曾获林荣三文学奖散文奖、小品文奖,并多次获梁实秋文学奖翻译奖。
苦难根茎上结出的奇异果实 孤独灵魂一生的漂泊与挣扎
陈黎、张芬龄译诗生涯最早致力和最钟爱的拉美现代诗人
《白石上的黑石》选辑秘鲁诗人巴列霍代表作品70首,中译诗选工程前后跨越近40年。诗人的前卫技巧突破了传统语言,在扭曲的意象、断裂的造句后面隐含着热烈而真挚的情感,作品生动刻画了人类在面对死亡及无理性之社会生活时的荒谬处境。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整体来说黄灿然译得更好,好在节奏,句式的安排,但是陈译在细节上打磨得更好了。“事实上我们不是为了下降而提高吗?”巴列霍在形式上还是一直在变化的,而内核却始终维持着激烈的质问和托举的动作。感到黄灿然本人的诗歌向他学习了不少,但又保持其对质朴的追求。不同的内核。 读完《白石上的黑石》,我最强烈的印象是:苦难和美。巴列霍用流血的力度将痛感从字句中挤出来,这使得他的作品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诗。他在诗歌形式上的创新不可忽视,然而底层的驱动力仍是一种本质的痛苦——既没有根源,也没有出口。巴列霍并不热衷于寻求解脱(也许在无...
评分 评分##!
评分##巴列霍的诗无疑是顶级的,可惜对翻译的要求太高了……这本译得也是时好时坏,多个译本对比着读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