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弗里斯(Peer Vries),阿姆斯特丹社会史国际研究所荣誉研究员。曾任维也纳大学全球经济史教授。出版过多部著作,包括《摆脱贫困》《从北京回望曼切斯特》等。
该书从全新的角度讨论了世界经济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历史上的欧亚经济大分流。作者开篇率先梳理了历史学家的各种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并不同意东西方相似论,或亚洲优越论。对于近些年来引起众人颇多关注的加州学派,作者也持不同意见。在加州学派看来,西方率先开启现代经济增长进程是因为欧洲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资源,放宽了资源约束。相反,作者以17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和中国为例,从政府收支、财政和货币体系、官僚体制、军事与经济政策、国家的形成与建设等角度,通过翔实的数据分析认为,清朝时期中国羸弱的国家能力和低效的财政货币制度及官僚体制等导致国家无力支持经济发展,这才是清朝无法开启现代经济增长历程、东西方经济大分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书对我们理解全球经济史,尤其是东西方大分流提供了重要启发。
##按需。“该书从全新的角度讨论了世界经济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历史上的欧亚经济大分流。作者开篇率先梳理了历史学家的各种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评分##此书对国内研究的成果掌握良好。尽管并未多引史料,却基本反映了当代研究的进展。 左右开弓,却不成功。一方面批判「大分流」,一方面指责自由市场论者。但是且不论他时而英国时而欧洲,又忽视大分流派常常仅仅把江南而非中国作为比较的一方,他对英国国家的强调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因为即便他证明了英国税负更加重,可是对纳税者来说却不是如此;为何英国纳...
评分 评分 评分##这个结论,是不是让我感觉,又回到了清政府能力弱的结论上了?以及,不会中文不是汉学家为啥要挑战这样一本书呢?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书全面批驳了王国斌对于清代国家能力,尤其是财政能力的过分赞美。在弗里斯看来,国家在经济史研究中的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相较于英国,清代国家的行为能力很差,以效率低下和缺乏创新为主要特点,基本没有为现代经济增长提供帮助。中国既有的税收政策,加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存在的“土地家长主义”政策,并没有像英国那样引发同样的发展。正是因为国家能力存在巨大差异,才导致中英两国的经济发展出现大分流。在作者看来,重商主义和财政军事国家,或者更确切的说财政海军国家,虽然并没有导致英国现代经济的增长,但考虑到英国起飞的具体情况,可以将其视为第一个现代工业化经济体出现的必要条件。略显遗憾的是,本书基本都是使用的二手材料,对于清代经济数据存在大量误读,极大地削弱了该书结论的可信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