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富强

追寻富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斯蒂芬·哈尔西 赵莹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8-4-1 精装 9787508683751

具体描述

斯蒂芬·哈尔西,美国迈阿密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芝加哥大学博士,曾留学台湾大学和北京大学。他的学术专长是中国近代史,也研究环境史、经济史、比较殖民主义和全球史。

16世纪后,欧洲列强倚仗航海大发现,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先进科技,在世界各地扩张。20世纪初,欧洲殖民的触手遍及全球各处,1914年,全球84.4%的土地都在欧洲人的统治之下。庞大如莫卧儿帝国,广袤如非洲,都未能逃脱被殖民的命运,殖民势力间的争夺和英国的援助也没能让奥斯曼帝国保住领土。

在欧洲殖民的狂风暴雨中,中国却仍然屹立,保有了最基本的独立。如果经济体量和列强争夺都不能让一国免遭殖民,那么,是什么让中国在19世纪走上了不同于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在哈尔西看来,是那个灰暗时代中人们对治国之道的探寻,是中国面对威胁时求富求强、捍卫主权的创造力。

哈尔西从财政、贸易、海关、通信、航运等相关史料和地方志中看到,在1850—1949年间,中国经过有意模仿和不断尝试,逐渐转型为军事-财政国家,那是财富、官僚体制和枪炮的崭新结合。官员们增加税收,扩大政府规模,建立起能够举全国之力的官僚体系,用西方的军事技术装备起新型军队,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中捍卫主权。这些探寻仅让中国在那个屈辱的世纪里保有了最低限度的独立,却为后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名人推荐

★《追寻富强》这一杰作从新的角度考察了19世纪中期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人们通常认为面对西方列强,当时的中国只能消极地做出回应,但哈尔西采用包括地方志在内的新材料,指出这一观点其实相当片面。他认为,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对国际局势有深刻的了解,正因如此,他们发起了政治和行政改革,积极应对新的局面。

——入江昭

哈佛大学历史学系荣休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作者

★哈尔西在这本书里做了个大胆的论断:19世纪时,中国就已转型为堪与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相提并论的军事-财政国家。近年来,许多美国学者都把中国放在欧洲对亚洲、非洲殖民的脉络中考察,但近代中国并未完全沦为殖民地,哈尔西看到了其中的政治意义,对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解释。

——王国斌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系杰出教授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作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是否删减了?平铺直叙的罗列了一堆历史事实,加上白开水般的总结。没怎么讨论中国与其他几个帝国的比较,也基本没有讨论中国国家建设的比较热门的几个论题。参考文献还比较有点意思。

评分

##对中国近代史评价特别正面的尝试,可惜在分析转型的时候还是把意图说得太“追求现代”了。最后的结论让我感觉这里的国家建构又跟state capacity近似了,那近代中国的state capacity还是不行啊……比较有趣的是讨论民国对清代的接续,以及强大传统体质对各种冲击的缓冲。

评分

##看了开头和结尾。在国家形成理论的应用方面,提出了1850年以来中国就开始了财政—军事国家的建构,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建国后逐步发展和完善。和许田波的观点有所不同。其次,比较注重经济史的分析。总体来看,还是可以的。虽然在应用西方的模型和理论过程中,在对中国情况的描述和分析总会遇到各类问题,从而引起各类人员的反对,但是还是比较完善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值得赞许。

评分

##军事—财政国家是一个很有启发的视角,但在地方志中发现中还是粗略地描述了中国,其描述重点仍在晚清,而不是所谓的现代中国。而就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而言,这一点似乎已经够用,但就中国而言,现代国家在这里不如直接谈起源的问题。军事—财政国家的对应物是否是文化—政治国家?如果是这样,在现代国家构建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文化—政治国家向军事—财政国家转型的过程呢?

评分

评分

##乏善可陈。

评分

##理论过于简单,分析深度欠缺,对于史料的运用略有些偏颇,显得很肤浅、表面化。

评分

##军事—财政国家是一个很有启发的视角,但在地方志中发现中还是粗略地描述了中国,其描述重点仍在晚清,而不是所谓的现代中国。而就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而言,这一点似乎已经够用,但就中国而言,现代国家在这里不如直接谈起源的问题。军事—财政国家的对应物是否是文化—政治国家?如果是这样,在现代国家构建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文化—政治国家向军事—财政国家转型的过程呢?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