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修订版)

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关晓红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7-11 精装 9787520109956

具体描述

关晓红,汉族,广东开平人,1957年出生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广东文史馆馆员。从事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与文化研究。曾获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颁发的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六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近年曾主持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主体项目“清史·学政表”、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子课题等多个国家科研项目,应邀到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等机构做访问学者。目前研究领域为近代政治制度、近代教育与文化、晚清史等。

目录

科举停废是近代社会重要的变动之一,作者在充分挖掘史料特别是使用大量媒体史料的基础上,将科举停废与晚清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考察,细细探究,纠正了过去认识的一些偏差误解,使读者对科举停废与近代社会关系的认识更加清晰,研究证实制度变动并非孤立, 必须将立停科举的过程,与清末民初社会的整体变动联系考察,才能正本清源。

作者简介

用户评价

评分

##亮点在于:科举停废后的安置措施以及整合期的乱像,西人治事中学治人的观念依存。

评分

评分

##科举改革之议清初已有,科举废除是老树不能接新枝的结果。科举废除推动学堂和留学大兴,推动工商学兵队伍壮大。废科举的善后工作并未做好。科举之废引发了道德危机。补:许纪霖认为,科举废除导致四民社会解体之后,除入工商学兵外,士人形成“土豪”“游士”两个群体,左右了后二十年的历史进程。王奇生认为,废科举给选官制度带来的震荡,持续到国民党统治时期。

评分

##史料异常丰富,功夫异常扎实。

评分

##这个好!相比之前的研究,做法更细更实在,题目也挺有意思的。

评分

##功力深厚,令人敬佩

评分

主要论证了三个方面:科举停废的过程➕清政府的善后政策➕对士子、政府、社会、文化精神的影响。第二部分比较有趣。1⃣️“立停科举”不等于“废除科举”2⃣️为了安抚士人清政府构想并实施了很多政策(透露出一股笨拙却真诚的努力精神……?)3⃣️科举制最大的余毒在于颠倒了考试、学习的本末地位,在社会上形成了为学皆以入仕、不做官即可不学的氛围,教育作为培养现代公民的手段作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4⃣️停废科举最大的危害是断绝了知识和道德的内在联系 人人竞相追逐“有用”知识的结果必然造成道德的荒漠(谁说桑兵两口子写的书都不好懂的……明明关老师的就好懂很多啊?

评分

##首先,社科文献出版社的书真贵!其次,只是略读了一遍,有诸多不明之处,印象最深的是“补天不成,只好拆庙”的说法,晚清的改革由保守到激进,大势逐渐脱出清廷的控制,清朝的自救回天乏术;最后,该书资料丰富,论证严密,值得模仿学习!——2018.8.19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