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知名财经作家,常年从事中国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著有《大败局I》和《大败局II》、《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腾讯传》等广具影响力的财经类经典畅销书。著作两次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2014年开设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超过300万,付费音频会员服务“每天听见吴晓波”,有超过43万付费用户。
吴晓波是巴九灵新媒体、蓝狮子财经出版的创始人。
《跌荡一百年》是继《激荡三十年》之后,吴晓波溯流而上,再写中国企业100年。了解中国百年崛起,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史诗般作品。
上卷叙述1870—1937年的中国企业变革。作者希望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产物,还是应该放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中进行审视?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寻找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作者从一个特殊角度记录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生动故事,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英雄主义的魅力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作者试图在这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寻中国商业人物和企业的成长基因、精神素质以及发展脉搏。在悠长的历史宽度中如何审视中国的商业发展?在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刚翻完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梳理了从 1870 年到 1970 年的中国近代商业进化史。 百年以来,历史的内在逻辑并没有被改朝换代所打断,从李鸿章和盛宣怀,到宋子文和孔祥熙,再到后来的国家治理者,那么多情节相似的故事如同翻拍电视剧般一再上演,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演员,百年不变的剧本,那剧本里的台词竟像基因里的遗传信息一样在一代一代人身上复制和轮回。 在现代国家中,行业创造的特权导致的总成本是巨大的。而且,如果我们追溯历史,会发现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政府都拥有庞大的特权行业,这也是那时进步如此之慢的重要原因。 越看历史越发现,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和兴起,是巧合和某种意外么。
评分 评分##连续把上下看完,简直有点入迷的节奏! 很多触动,读史反思现在让自己保持清醒!特别看完 中国 后,一个很强烈的的震撼就是目前广大农村生活真的比不上1972年中国的城市,但从物质 衣食住行 医疗教育等软硬件都没法比,更别谈精神层面了! 其实,想想从小到大童年记忆,学习回...
评分##2019.5.14 记住了一些伟大的民族实业家的名字:卢作孚、张謇、荣德生、荣宗敬、范旭东、陈嘉庚、侯德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辈之楷模。
评分 评分##本书还是不错的,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近一百年中国的发展变迁。作为中国人,看到这样的书,一般会激动不已的,因为书中有一些激昂的文字和爱国情怀,甚至包括一些对“国贼”的鞭挞。 但是有个问题是,在作者这些激昂的文字背后,读者需要自己独立地思考。为什么这样说呢...
评分##张謇,近代民营实业救国第一人,近代南通的缔造者,胸襟抱负,人品才识,钦佩之至。 张謇多有名言留世。他尝言:“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却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斯人的眼光与胸怀,实为百代仅见...
评分##如果说上部是仁人志士悲壮的探索,带有“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般的浪漫主义英雄色彩,下部则是彻头彻尾的以“革命”的名义的悲剧和闹剧。你以为宋子文从哥大归来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大腹便便的油腻官员,验证了那句“一个拥有绝对公权力却怀藏私心的名牌大学经济学博士对一国经济是最大的祸害”,殊不知没有文化的青年们发起疯来更是毁灭性的灾难。
评分##20210829,可能断断续续看了有三四个月吧,印象最深的是晚清的进步人士 民国的企业家 大跃进导致的大ji荒 文ge中的冤屈者。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要努力学习,不要人云亦云。感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